首页 > 历史 > 雍正为何让自己的弟弟允礼做乾隆的顾命大臣,而不怕他篡位

雍正为何让自己的弟弟允礼做乾隆的顾命大臣,而不怕他篡位

允礼是康熙的第十七子,雍正的弟弟。雍正六年的时候,被封为果亲王。我们知道雍正在登基后,将参与九子夺嫡的兄弟们都圈禁了。

然而雍正在病重期间,任命了包括允礼在内的七位顾命大臣,那么雍正为什么敢任用允礼呢?其原因有三点。

1、没有参加九子夺嫡

雍正登基后,敢重用允礼,主要是因为允礼没有参与九子夺嫡。九子夺嫡时,允礼年龄非常小,不具备夺嫡的资格和能力。

因此允礼在雍正继位的道路上没有形成威胁和阻碍,这样一来,等到雍正登基后,雍正就想起了允礼,毕竟雍正要用人,当然要用一个不反对他的人。

2、有学识

允礼虽然没有参与九子夺嫡,但是雍正用人也得用有学识的人,而允礼正好是一个有学识的人。

允礼从小就学满文和汉文,后来又从师沈德潜,因此他的文学水平也很高,而且还研究藏传佛经。

允礼不仅文化修养水平很高,而且还很有见识。允礼九岁就随康熙巡游,所以他对外界的事物也有很多了解,因此他开阔了眼界,所以雍正让他辅政,能全面有效地帮助乾隆。

3、有治理朝廷的经验

允礼不仅有学识,而且他还有治理朝廷的经验。雍正即位后,就让允礼管理了民族事务,接着又让他管理了军事方面的事务,几年后,允礼又接管了工部,户部,宗人府的事务。

我们可以看到,允礼在雍正时期,涉及了诸多方面的工作,因此他对朝廷的事情了解得很多,处理事情的经验也很丰富。

乾隆登基后,是非常需要像允礼这样的人来帮助他的,所以雍正任命允礼为顾命大臣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允礼能成为顾命大臣,与他的品德和学识是分不开的。如果允礼无德无才,雍正也不敢让他管理朝政,那么他也就不会有治理朝政的经验,也就不可能成为顾命大臣。

所以一个人能不能被重用与德才是有直接关系的。

参考文献: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

(作者:肖邦、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1572.html
上一篇此战役被誉为曼施坦因的“封神”之战“哈尔科夫反击战”
下一篇最近与日本有关的热点,不禁让人觉得数典忘祖的当代籍谈太多了

为您推荐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低情商员工碰上自大的老板,下场会很惨,乾隆弄死尹嘉铨就是例子

低情商员工碰上自大的老板,下场会很惨,乾隆弄死尹嘉铨就是例子

清代宫廷乾隆朝的尹嘉铨曾有本朝无名臣亦无奸臣的评价,换言之就是乾隆朝政治平庸无建树,这深深刺激了自命十全、德超三皇、功盖五帝的乾隆,乾隆遂以小事为借口重点打击尹家。尹嘉铨案表面上看就是一个低情商的员工碰到一个刚愎自用的领导而引发的悲剧,实则背后还有乾隆的政治安全。一、尹嘉铨的生平尹嘉铨,1711年出生于
兔年说兔:刘秀、乾隆都属兔,中国历史上属兔的帝王还有谁?

兔年说兔:刘秀、乾隆都属兔,中国历史上属兔的帝王还有谁?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马上要到兔年了,我刚好跟大家聊聊在中国历史上属兔的帝王都有谁?从秦始皇称帝开始至清末代帝王溥仪,官方公认的历朝历代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在这近五百位帝王之中,属兔的帝王有35位,其中有史以来第一个属兔的皇帝就是东汉的开国帝王光武帝刘秀。刘秀是西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文|竹英天下长河大结局了,康熙终于成为了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三藩平,黄河清,台湾收。当然这部剧最大的核心还是黄河,千百年来黄河的大难在康熙这里终于得到了最大的改进,这也是康熙这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他这一生的夙愿,但是这辉煌的背后是多少白骨换来的盛世。改革从来都是见血的动荡,而治理黄河的背后更是牵涉了
换个视角重看《雍正王朝》(1)

换个视角重看《雍正王朝》(1)

这些天,有网友给我提出了建议:      鉴于我迄今为止已经写了很多和《雍正王朝》有关的文章,而且深挖了不少剧中的内容和细节,何不按照电视剧既有的剧情,再结合这些细节,重新把这部电视剧再进行一个全方.
《雍正王朝》VS《狂飙》:雍正和高启强的相似之处(纯属玩笑贴)

《雍正王朝》VS《狂飙》:雍正和高启强的相似之处(纯属玩笑贴)

这些天,电视剧《狂飙》正在热播,几乎是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这是继《人民的名义》以来,又一部可以引起所有人广泛共鸣的电视剧。就连向来不怎么看电视剧的笔者,也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不断在追剧。众所周知,笔者创作了很多和电视剧《雍正王朝》有关的文章,对《雍正王朝》的电视剧情早已烂熟于心。今天,偶然的机会,发
雍正的奏折为何最有趣?暖到心窝,骂道骨头,评语至今堪称字字珠玑

雍正的奏折为何最有趣?暖到心窝,骂道骨头,评语至今堪称字字珠玑

文|赵梦得康熙登基后,非常重视其父顺治留下的密奏制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人不能欺朕,亦不敢欺朕”。此后他规范了在密奏时的一些程序和规范:“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小心!”这就是是重要的话说四遍了。影视画面现存康熙朝的密奏三千余件,由百余人所写,虽然较顺治时期大有增加,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半晌,他缓缓回头,眼神望向镜头。缓慢拉长的镜头,配上急促呼号的音乐,像是一种拷问,很难不让人去思考,那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要读懂这个眼神,先要从头理顺,康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百姓】很多人不
他是雍正即位最大的威胁,被软禁十数年,但始终未发动兵变逼宫

他是雍正即位最大的威胁,被软禁十数年,但始终未发动兵变逼宫

雍正关于雍正篡改圣旨登基的故事,已经在很多小说和影视剧中上演,而其实这种传言早在雍正年间便已传播于民间社会。就当时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几个阿哥来看,人们很少认为康熙皇帝会传位于所谓的“贤王”八阿哥,反而都认为康熙会传位于十四阿哥胤禵,因此才出现了雍正篡改圣旨,将传位十四阿哥中的“十”字改为“于”,进而成
乾隆每年都会赏赐大臣猪肉,为何他们谢恩出来后都把肉给纪晓岚?

乾隆每年都会赏赐大臣猪肉,为何他们谢恩出来后都把肉给纪晓岚?

清朝在乾隆中后期逐渐走向了“乾隆盛世”的辉煌,乾隆皇帝也是在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乾隆每年祭祀天地的典礼时都会准备出很多猪肉,在祭祀之后这些煮熟的猪肉如果不吃就浪费了,乾隆为了向天下人展现自己的勤俭风范,他在祭祀典礼结束之后,会亲自带头吃这些猪肉,当然,乾隆一个人肯定吃不完这些猪肉,因
乾隆活了89岁,盼望着六世同堂,他最小的孙子活到了民国了吗?

乾隆活了89岁,盼望着六世同堂,他最小的孙子活到了民国了吗?

没有,差了33年呢!不过,乾隆儿子的孙子,不仅活到了民国,而且民国的建立,清朝的灭亡,乾隆的重孙“居功至伟”!他去世那年正是清朝复辟,但他也没赶上复辟的那几天!乾隆的曾祖九阿哥福临(顺治帝),不是皇太极最小的儿子,皇太极一共11个儿子,最小的是博穆博果尔。乾隆的爷爷三阿哥玄烨(康熙帝)也不是福临最小的儿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个重头戏,便是胤禛奉康熙之命,追比国库欠款。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八阿哥管理下的国库,已经造成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亏空,而且拖欠人员形形色色,既有王公贵族、也有文武大臣,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追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胤禛原计划希望十三阿哥能够和他一起参与办理此项重任,却被康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