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诞生的伟大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回望那段中华民族长达十四年被侵略、被压迫的岁月,是杨靖宇“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气节”,是张自忠“力战而死无愧民族”,是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也是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 视死如归”、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和千千万万人民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家园,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必须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

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孙逸仙:“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外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中华民族概念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的召唤下,进一步凝聚起来,朴素爱国主义,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三军用命,百姓效死,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在人民战争滚滚洪流,取得反法西斯的伟大胜利。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行动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担应有责任、奉献聪明才智。

弘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奉献精神。全面抗战爆发前,中日之间的差距除了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是中国的4.4倍,日本海、空军军力则分别是中国的13倍和8倍的国力差距,还有军事体制的差距中国军队是旧式军阀军队,战斗力差、军事素质差、纪律,如此悬殊的国力军力差距,不仅是日本敢于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资本,也让很多人对中国抗战的前景产生了疑问。“抗战简直是发疯”“三个月灭亡中国”舆论喧嚣,但中国军队就是在缺衣少食、缺枪少弹的情况下,“扛起土枪土炮,挥动大刀长矛”,以血肉相搏树起坚决抵抗侵略的旗帜,不论是在抗战的哪一个阶段,不论是敌后战场还是正面战场,广大爱国军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活剧,因为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当前,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没有外敌入侵,无需时刻面临生死抉择的考验。但我们仍然需要这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精神,能够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新时代已在眼前,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责任,历史传承的精神,激励我们书写自己的篇章,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精神引领。新时代伟大斗争是党领导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历史进军,斗争的艰巨程度世所罕见,但越是困难多、风险大,我们越需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汇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顽强斗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砥砺前行。(雷雨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6530.html
上一篇搜神档案:大汉王朝四百年,赤厄三七有预言,五德轮回国运断
下一篇“老曹讲古”㉓|连州菜心的故事

为您推荐

抗日战争中,日寇为什么一直没有攻占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抗日战争中,日寇为什么一直没有攻占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日本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宣布投降,侵华战争持续了14年时间。到了侵华战争后期,日寇共侵占了我国21个省、5个直辖市,共计600多万平方公里,到处烧杀抢掠,罄竹难书。不过,日寇还有一些省份没有侵占过,比如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西藏,以及后来并入四川的西康省。可能有人会问:日寇对这几个省没有发起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