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韩信“暗度陈仓”,是媲美邓艾、曼施坦因的惊世创举与豪赌!

韩信“暗度陈仓”,是媲美邓艾、曼施坦因的惊世创举与豪赌!

​​

【还定三秦之战2:“暗度陈仓”的真正精髓】

关于“还定三秦”之战及前后历史,我的综合观点是:

1、刘邦进入汉中所走的是子午道,但“烧绝栈道”主要是指褒斜道,刘邦、张良选择这么做主要是担心被章邯等人进攻。

2、当时陈仓道并不为世人所熟知、通行使用,是赵衍提出了这条路线,然后被刘邦和韩信所采用,所谓“暗度陈仓”,实质是类似邓艾“偷渡阴平”、曼施坦因“穿越阿登森林”计划的惊世创举与豪赌,这一点前人从未指出过;

3、“明修栈道”是元朝戏曲编剧的艺术创作,不可当真;

4、“还定三秦之战”是韩信的开山之作,在这一战中,他展现出了极为高超、复杂的“大兵团作战”指挥艺术,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典型体现,让人看的眼花缭乱,以至于后世绝大多数“观众”压根就没看懂。

本文重点阐述观点2。

​关于汉军“还定三秦”、进入关中的第一站,即秦岭北边的战略要地陈仓,有一个极富争议的史料——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

相类的还有《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雍军塞渭上,上计欲还,衍言从它道,道通。”应该是照抄《史记》,区别在于把“雍军塞陈”改成“雍军塞渭上”。

我以前说过,那些越知名的战争,后世的理解越能“云里雾里”、距离历史真相越远,客观原因就在于,史书的有些记载,实在是太容易让后人误会、掉进坑里了。

而上述史料,就是误解“还定三秦”之战最典型的“坑”。

按照现代人的正常理解,它的意思是:章邯军队堵住了陈仓,刘邦看目标达不到,就有了撤军的想法,但赵衍知道还有其他的路线,提了出来,刘邦加以采用,大军通过了,这才拿下陈仓。

结合“还定三秦”的战争,这个史料显然是在说明陈仓被拿下的过程并不顺利,从而质疑“暗度陈仓”的策略并未成功。

但是,这个理解,大错特错!严重跑偏!离题千里!

这里面主要涉及到古人和今人的叙述习惯、思维以及逻辑等层面的巨大差异,导致今人都已经很难轻易搞懂古人到底是啥意思。

所谓“上计欲还”,“还”应该是指回到关中,即和“还定三秦”、“从故道还”等用法一脉相承,而并不是指从陈仓撤军回汉中!

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

章邯安排军队在陈仓驻扎,(谒者)赵衍将这个消息汇报给刘邦,汇报过程中意外得知刘邦有“还定三秦”的想法,他就提出有一条大众都没听说过的通道,可以从汉中通往陈仓,稍后经过实地考察,这条通道果然可以走通。

也就是说,这个事情其实是发生在“还定三秦”之战的战前,而不是战中。

历史的真相其实是——

刘邦当时计划“还定三秦”(即“上计欲还”),但因为褒斜道已被“烧绝栈道”,从汉中到关中没有了便捷通道。

可就是那么巧合或者说幸运吧,刘邦手下的一个谒者赵衍居然知道,实际上还有另外一条大众都没听说过的通道,可以从汉中快速到达关中(相比子午道和祁山道),他向刘邦提了出来(即“衍言从他道”),稍后经过实地考察,这条通道居然真的可以走通!(即“道通”)

赵衍提出的这条通道,实际上显然就是“陈仓道”!

正是因为知道了这条“陈仓道”,刘邦尤其是韩信,才决定从陈仓道秘密进军,首先进攻陈仓的章邯军队,拿下陈仓!

因为这句“操蛋话”实在不易理解,确实迷惑乃至“忽悠”了无数后人,那应该怎么评价司马迁这里的记述呢?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须昌:以谒者,汉王元年,初起汉中,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

按现代的表述习惯简单修改下作对比: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须昌:以谒者,汉王元年,初起汉中,上计欲还,衍谒上,言从他道,道通,破雍军陈。】(这样是不是就没有任何疑问了?)

其实司马迁完全清楚这个历史事实,他的记述也没啥实质问题,甚至,他可能是想在此传达出历史的某种离奇巧合感(即小人物的偶然作用),一个负责传达消息、掌宾赞受事的“谒者”,原本完全没有资格左右军政大事,但就是那么巧,他听到了一耳朵,然后就做出了关键而巨大的“历史级贡献”,不仅将“陈仓道”推上历史舞台,还直接造就了韩信的“暗度陈仓”,从而深刻改变历史发展。

所以司马迁才把重点放在“雍军塞陈,谒上”,还原的是这样一个具体场景:在向刘邦汇报陈仓驻军情况的时候,赵衍听说刘邦想回到关中,就突然想起“陈仓道”来。如果当时不是汇报陈仓相关的工作内容,可能赵衍还想不到这一茬!

但很遗憾,因为司马迁有所蕴含、用词又实在太过精简、行文顺序也有些颠倒,反而无意间挖了个“大坑”,后人不仅没有get到关键点,还对整段历史都产生了严重误读。(当然,后人不能责备前人,要怪只能怪自己读书不细。)

事实上,《汉书》对《史记》的这句话就已经没有做到真正理解,把“雍军塞陈”改成“雍军塞渭上”,实际就已经丧失了最关键信息点即陈仓,也许在班固看来,赵衍的功劳即“指路”是指从“渭上”到陈仓或者咸阳的某条道路,试图解释陈仓之战或之后的某个战事,这就显然已经跑偏了。

以上。这还原了中国历史的一个关键事实:和后世认知完全不同,在汉初“还定三秦”之前的历史时代,后世所谓的“陈仓道”,压根就不为社会大众所熟知、使用与通行,它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恰恰是因为刘邦“还定三秦”、韩信“暗度陈仓”这场影响深远、精彩无比的战争!

这便是“暗度陈仓”的原始涵义,在敌人完全想不到有“陈仓道”存在的情况下,暗中秘密进军,实现“神兵天降”,正如后来邓艾的“偷渡阴平”,暗也好、偷也罢,度也好、渡也罢,都是一种秘密军事行动。

证明“陈仓道”在汉初之前尚未登上历史舞台,最有力的证据,便是褒斜道的存在。

一是,秦国对褒斜道长达上百年的持续开发与维护,导致完全没有必要再去开发与之距离并不很远的陈仓道,傥骆道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二点最有说服力,如果当时陈仓道(也包括傥骆道)被大众熟知并通行使用,那么张良刘邦“烧绝褒斜栈道”的决策就没有任何意义,把褒斜道烧断了,刘邦通过陈仓道依然能够进入关中,那还算什么“示天下无还心”、“示项羽无东意”?

所以,汉初以前汉中到关中,真正通行使用的路线只有三条:褒斜道、子午道、祁山道。其中褒斜道使用最多,通行条件最好,但被刘邦烧绝栈道后就断了,日渐荒废,直到汉武帝时重修。

而之后取代褒斜道、成为连接汉中关中“主干道”的,恰恰正是陈仓道!

后世对于“陈仓道”的各种记载与研究,其实都是发生在汉初“还定三秦”以后,包括“故道”,名称最早出现就是在这一战,即《史记-高祖本纪》:“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故道原本为县名。)

至于王国维考证的“周道”指故道(出自周初青铜器散氏盘的铭文),即算为真,也应是指从陈仓至故道县的中间段道路,而不是指从陈仓、故道至汉中。(尤其是大散关,它真正发挥实质作用,只能是在陈仓道全线开通之后。)

这中间当然是存在天然道路的,也早就零星有人走过,不然赵衍也不可能知道,但它并未被正式开发,更不为世人所熟知。

至于赵衍是怎么知道的,那就只能从他“汉中土著”、“谒者”的两重身份去猜测了,只是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赵衍提出“陈仓道”,不仅不是黑韩信或者“还定三秦”之战的有力材料,恰恰相反,它实际论证了这一战真正的军事精髓即“暗度陈仓”!

正如同后世邓艾的“偷渡阴平”,以及二战期间德军穿越阿登森林的“曼施坦因计划”,它们的实质极为相类,都是从敌人完全意想不到的通道秘密进军,实现“神兵天降”,堪称中外军事史上的惊世创举与顶级豪赌!

相比下来,“偷渡阴平”更像“暗度陈仓”,都是靠人力在大自然中“开辟”出一条进军通道,邓艾甚至要更困难点;而“曼施坦因计划”则精髓相类,毕竟法军是知道阿登森林存在通道的,但德军个中要征服的“自然挑战”也不小。

回到韩信,赵衍提出“陈仓道”当然是巨大的贡献,但这说到底也不过是一项情报,是否会被采用,真正的决定权,其实是在韩信手上。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情报在不同指挥员身上的价值区别了。换言之,真正将“陈仓道”推上历史舞台的,其实是韩信。

我相信,在韩信知道“陈仓道”的存在后,他是绝对“欣喜若狂”的,虽然他很明白个中的难度与风险,但他显然更明白其中的“巨大收益”!

无论韩信、邓艾还是曼施坦因,他们之所以能有后来的军事辉煌,就在于他们敢于冒险,甚至是世人眼中明显不合常理、成功率极低的冒险。(钟会战前对邓艾的嘲讽,德军统帅部最初弃用曼施坦因计划,都是实证,这些人还都是顶级军事精英。)

但是,“韩信们”无比明白,“超高风险意味着超高收益”,一旦他们能够实现秘密进军、“神兵天降”,就将取得整个战役乃至战局整体的“压倒性进展”、“天才般转折”,势必获得靠正常推进、稳扎稳打所根本无法望其项背的超级战果和超高效率!

和“偷渡阴平”、“穿越阿登森林”一样,汉军穿过“陈仓道”,偷袭、攻下故道县、陈仓等地的战斗过程应该也极为顺利。

因为战争最怕的就是“想不到”,何况是这种“从天而降”式的巨大震撼,故道县、陈仓等地的章邯军队短时间内陷入混乱、恐惧、崩溃的可能性极大。

史书对此记载的很明确——

【《史记-高祖本纪》: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

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说明在章邯还没有反应过来前,汉军就已经火速拿下陈仓,作为“暗度陈仓”冒险策略的必然收益,这一点就不该有任何怀疑!

尤其不会有章邯已然判断出韩信要走陈仓道,派兵在陈仓堵住,刘邦见事不成、想要撤军这种事,即对【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这句话的操蛋离谱理解。

看到这里,是不是会想到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并为之遗憾?其实“子午谷奇谋”的军事精髓和上述三大军事谋略同样极为相似,也许它的成功概率是要更低,但这恰恰反证,如果“子午谷奇谋”能够成功,它的收益也将高到不可想象。

在我看来,“兴复汉室成功率=“子午谷奇谋”成功率,可惜,从一开始,诸葛亮就错过了可以一举拿下长安的绝世良机,甚至是彻底翻盘的机会。很遗憾,诸葛亮本来就不擅长冒险,更无意豪赌。

四百年汉家天下,始于“暗度陈仓”,灭于“偷渡阴平”,历史冥冥中似乎有某种注定,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而且是以同样的方式还回去。只是,它毕竟有过“子午谷奇谋”的机会,可惜终究是错过了。

回到魏延总想“致敬”的韩信,虽然他是第一个面临“从汉中进攻关中”这一重大课题挑战的人,可能还不能完全了解个中的真实难度,但是,韩信以天才般的军事敏感与直觉,精准抓住了完成这一课题的最关键所在——

汉中军队,必须要在关中敌军反应过来的“时间差”内,实现快速翻越秦岭、攻占关中某一重要战略据点,之后依托于此,因粮于敌,和前来迎战的关中敌军展开决战,吃掉其主力部队!

韩信玩的有多秀,后世的诸葛亮、姜维等人就有多尴尬,当然,各个历史时代情况多有不同,也不能简单类比,更不是故意黑丞相和伯约。

以上。韩信能被称为“兵”、中国乃至世界名将的天花板,本身就意味他曾在军事指挥上冒过中外军事史上都堪称顶级的战争风险,是“出奇制胜”的极致典型,只是,因为他的“还定三秦”之战以及其它经典战例常被研究的“云里雾里”,导致后人反而极难看清这一点。

而韩信的牛逼,傲人的胆魄与豪气只是一方面,真正决定性的因素当然是他超凡的指挥才能与超强的战场驾驭能力,“还定三秦”之战在指挥运筹层面,实际是比垓下之战还要复杂的战役,作为开山之战,对手还是当时天下仅次于项羽的名将章邯,韩信居然就能够做到毫不保守、汪洋恣肆,我看“天授”二字,放在韩信头上也毫不为过,下文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91077.html
上一篇二战后日本天皇为何未被审判?
下一篇五虎上将五子良将各有伤心事:于禁羞死,马超气死,谁不堪回首的战事最多?

为您推荐

S29赛季两大T0英雄预测:刘邦连跳两档?海月Ban位买房?

S29赛季两大T0英雄预测:刘邦连跳两档?海月Ban位买房?

9月15日晚上,抢先服正式上线了S29赛季。众所周知,抢先服跟体验服属于两个概念,是跟正式服互通的,两边的玩家可以一起组队和匹配,但会提前一段时间开启新赛季,一般情况下,都是提前一周左右,此外,抢先服的名额也需要抢。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抢先服是新赛季的试行版,其更新的内容基本上都会实装到正式服当中,只会做一
一代名将章邯,为什么选择投靠了项羽,而没有选择刘邦?

一代名将章邯,为什么选择投靠了项羽,而没有选择刘邦?

章邯之所以选择了项羽,而不是刘邦,主要是因为当时他根本没得选!选刘邦,他基本上会就地被歼灭;选项羽,他还有一线生机,而且可能得到荣华富贵。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把谁换到章邯的位置上,最后的选择肯定都是和章邯一样的。想要更好的理解章邯当时的处境,我们得从秦末历史的大背景开始说起,看看在那几年当中,章邯到底
专精刘邦成版本陷阱!胜率掉至游走位倒数第一,选出来队友都绝望

专精刘邦成版本陷阱!胜率掉至游走位倒数第一,选出来队友都绝望

Hello大家好,这里是胖虎Game。王者荣耀S29赛季更新有几天了,其中有项改动,一直深受玩家热议,那就是有关于“专精装”。起初官方对于推出专精装的说法是想要赋予英雄更多的玩法,使游戏内容变得更具丰富和多样性,但现在看来除了给玩家添堵以外,专精装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什么!比如新赛季刘邦的专精装,推出没多久胜率就掉
刘邦原本只是一个混混,为何有资格接受秦王投降,彻底灭了秦朝?

刘邦原本只是一个混混,为何有资格接受秦王投降,彻底灭了秦朝?

公元前207年十月,随着刘邦率军抵达咸阳城外,身为秦王的子婴,主动打开了城门,带着传国玉玺和象征皇帝地位的符节,出城投降了。那一天,当秦王子婴彻底跪下,秦朝也就彻底亡了。这一幕,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瞬间。要知道,秦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秦国的先祖,靠着给周王室养马,得到了一块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