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大清对太监做了什么,使得两百多年并没有出现太监专权呢?

大清对太监做了什么,使得两百多年并没有出现太监专权呢?

太监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是为皇家服务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正因为这样,有些野心大的太监逐渐不在满足于仅仅是干些家务活,伺候人的角色了。开始走上前台,甚至掌握大权。不巧的是,大明就是这么一个王朝,虽然朱元璋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可明朝还是太监干政非常厉害的一个朝代。清朝取而代之之后,很多地方沿袭了明朝的政策和制度,但明朝是一个手下败将,肯定不能都让大清满意,尤其是太监专权,大清是不能接受的。

那么,大清对太监做了什么,使得两百多年并没有出现太监专权呢?

努尔哈赤时期的时候,太监有已经有了,但还不成体系。在顺治时期,大清的太监是能够参加朝会的,多尔衮摄政期间,对此非常不满,下令“嗣后内监人员不许朝参,亦不必排列伺候”,剥夺了太监参与朝会的权利。

随着大清入主中原,管辖地地方大了,事情也多了。所以, 顺治设立了太监衙门,即十三衙门。起先,太监的权力还是很大的,但顺治为了杜绝这一点,规定:“凡系内员,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事之外,不需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结交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假弟侄等人名字置买田屋,因而把持官府,扰害人民。”

顺治还学着朱元璋那样,铸立了十三衙门铁牌,规定太监“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劣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特立铁牌,世世遵守”,以严刑峻法恐吓、制裁太监干政。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当年大明建国初期,朱元璋对太监的限制不可谓不严,可一切都被打破了。可我们看看大清,除了顺治之外,康熙曾多次声称“太监犯罪断不可宥”、“太监不可假以威权,事发即杀之耳”。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官衔不得超过四品,乾隆皇帝也曾颁发谕旨,宣称“我朝家法,太监只供使令,从不许涉政务,至于外廷臣工,尤当禁绝往来”。就算是大清后来衰落了,可嘉庆、道光仍然下令在宫内各处张贴顺治铁牌上的“敕谕”,告诫人们“防范太监干政”要年年月月日日讲。

说白了,大清之所以没有太监专权,并不在于大清的制度多么的完美。只要新任皇帝能够延续这种对太监的控制,其实不用改变什么,就一定能够阻止。可如果接班的皇帝,一改往日,对太监信任了,重用了,那这就是危险所在。

大明的朱元璋对太监限制很严,可朱棣登基后改了,他唯独信任太监,久而久之,到了明英宗时代,王振竟然敢把朱元璋立的牌子给推翻,而没有受到惩罚,就知道这件事要坏在明英宗手上。相反,我们看看大清,历任皇帝都对太监非常警惕,这不是制度在卡着。

等到慈禧统治期间,大清有了所谓的一些比较厉害的太监,安德海,李莲英等人才走上前台。尽管他们还不到专权的地步,但已经算很厉害了。这并非因为制度问题,而是慈禧个人重用而已。

所以,对太监的限制,并非起初的哪个皇帝一个人的政策。一代一代的皇帝对太监干政防微杜渐,时刻保持警惕,并主动而严厉地对太监势力膨胀采取限制惩罚措施,才使得清朝对太监的打压成了一种持续的惯性,太监无法获得皇帝的充分信任,始终被被隔离于皇权之外,所以很难形成势力集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96876.html
上一篇豪格曾取得六旗支持,为什么最终却是福临即位呢?
下一篇王兴宗:明初金华知县,勤廉能断,儒生法吏莫先也!

为您推荐

慈禧最喜欢吃的十道菜

慈禧最喜欢吃的十道菜

主要食材和烹饪方法:清炖肥鸭的主要食材是老鸭,经过拔毛去脏器后进行腌制,然后放入磁罐中蒸煮长达七十二小时。在蒸煮过程中需要持续观察,直到鸭肉变得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出游前呼后拥,丐帮帮主衣衫破烂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出游前呼后拥,丐帮帮主衣衫破烂

晚清的大事小事、大人物小人物早已化作烟尘,只有那些流传至今的老照片,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彼时的社会图景。清军士兵,站姿端正。这位清军士兵站姿端正笔挺,显然受过严格的训练。他的装束带有新旧交织的特点,是晚清朝廷学习西方、编练新军的结果。端方(左)和陈启泰。这张照片拍摄于1908年,当时端方任两江总督,陈启泰任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