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上刘伯温是不是真有前知五百年,后晓五百载的神通

历史上刘伯温是不是真有前知五百年,后晓五百载的神通

刘伯温在中国民间的传说里几乎是神仙般的存在,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料事如神,呼风唤雨,无所不能。那么刘伯温真的有如此神奇吗?传说刘伯温在天下大乱的时候隐居在山中,他每天在山中打坐悟道,思考人生。有一天他忽然见到山上出现几个字——“山为基开”。

他就走上前去查看,这时山体突然出现了一道门。他再敲这扇门,这扇门就自动打开了。只见里面躺着一个道士,道士开口说,来者可是刘基。刘伯温被吓了一跳,他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接着回到,正是在下。道士接着说,我在这等你很久了,我这有一部兵书,如果你明天早上能够把这部兵书背下来,我就把兵法全部传授给你。刘伯温素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第二天早晨果然把兵书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了,于是这个道人便把兵法传授给了刘伯温,刘伯温从此料事如神。

刘伯温出山是朱元璋在打下金华以后。朱元璋听说有浙东的四先生,得此四人可安天下,这四个先生其中之一就是刘伯温。朱元璋首先派人带着礼物去请刘基出山,刘伯温觉得朱元璋一介武夫,没有什么宏图大志,就婉言拒绝。后来又一再请人写信恳请刘伯温出山,这次刘伯温答应了。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在信中写了一句非常有效的话。到底是怎样的一句话有如此大的威力说服了刘伯温出山?

信中说道,我为天下,屈先生助我。这句话是说,我请你出山,委屈你了,但是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天下老百姓委屈你了。刘伯温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朱元璋心系天下的博大胸襟,觉得够遇到朱元璋这样一个明主真是千载难逢,于是决定下山助朱元璋一臂之力。

下山后的刘伯温知无不言,遇到急难的时候自告奋勇,什么事情都敢于承担,敢于冲上前去。朱元璋碰到许多棘手的问题到他那儿一下摆平。刘伯温能谋善断,运筹帷幄,他的到来使朱元璋的部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势力迅速壮大,更重要的是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刘伯温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由于无数次对形势的正确判断。民间对他的传说是越来越神奇,有人甚至说他能够前知500年,后知五百年。

其实现实中的刘伯温其实没有那么神,他也有失算的时候。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刘伯温要置李彬死罪。这个人是李善长的亲信,李擅长知道了,就去找刘伯温求情,刘伯温铁面无私,没给他情面。于是李擅长告诉他,现在天下大旱,正是求雨时期,不能杀人。刘伯温掐指一算,算出不久之后就会下雨。便立誓说即使杀了李彬,没多久便会下雨,于是把李彬斩了。以后的是,这次刘伯温失算了,他杀了李彬后并没有下雨。这让李擅长抓住机会,告刘伯温在求雨时期杀了人,导致天下大旱,百姓疾苦,罪该万死。由于之前确实有立誓在先,搞得不好收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12286.html
上一篇武安国,真的不姓武吗?
下一篇黄巾起义:为何张角没能成功推翻民怨四起的东汉?

为您推荐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