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精忠报国的岳飞到底因何蒙冤身陨?

精忠报国的岳飞到底因何蒙冤身陨?

作者:刘宏宇

岳飞岳武穆,传颂千年的民族英雄,一朝竟因所谓“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大家庭”、“昔日民族间矛盾是兄弟龃龉”而被摘了“民族英雄”桂冠,好不凄凉!

还是一位数年龄的小时候,听刘兰芳阿姨讲的评书《岳飞传》,第一次听见岳飞这个名字,也是第一次听到评书,好生好奇,好生痛快,好生迷恋!

因为“第一次”的缘故,岳飞,作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一度成了心中最光耀的符号,没有之一。后来,随着长大,见闻多起来,心中英雄换了一拨又一拨。万幸,没像很多人那样,最终换成了自己。大概也是太没出息且尚有一丝廉耻之心的缘故吧。

换到最后,没了。不是没的可换,而是之前那一拨又一拨,都被这颗为老不尊的心,挑出了毛病。不幸,挑毛病的头一位,也是岳飞!虽然,很觉得摘掉“民族英雄”桂冠是无厘头的扯,可“忠君报国”、“风波亭就义”这些,确实不再那么迷信,而有了“异想”。

(一)最该塑跪像的到底是谁

岳飞是秦桧害死的。秦桧是金国(敌国)奸细,蛊惑皇帝、制造冤案,弄了俩酷吏,为忠君报国的岳飞罗织罪名,实在编不圆,干脆来个“莫须有”,然后就那么草草给处死了!

岳飞千古遗恨、流芳百世;秦桧奸佞邪恶、遗臭万年,到现在还跟他媳妇一起跪在岳武穆的庙前,还都是赤裸上身的,不顾对女性的避讳,诠释“肉袒谢罪”的“古礼”。

据说,杭州岳庙前秦桧夫妇的跪像,因为遭到太多人唾弃,曾几度严重氧化,以至于有关部门不得不花费人力物力加以修葺,大有让他们夫妻“跪得明白”、“袒得锃亮”之意。

懂得世间有“质询”二字时,已是而立之年,比应该懂得这俩字儿的年龄晚了至少一倍,不过好在到底还是懂得了——质疑。于是,从最早听闻并最早因而感动的故事开始了质疑。什么呢?岳飞之死,以及岳庙前面的跪像。

评书里讲的“十二道金牌”把岳飞从征伐的路上“召回”,然后就被囚、审、罗织罪名,最后被“判死刑”……金牌,大概没有皇帝的允准,是发不出的,一道都发不出,别说十二道了。能连续发出十二道金牌,秦桧纵便贵为“首辅”,真的就能“专擅”么?再看审岳飞的,并不是秦桧;他们跟秦桧的关系,只是“听书”听来的,不知道有没有证据;再到最后,判死刑!岳飞是一路元帅,判他死刑,除了皇帝,恐怕谁也不行吧。所以到底是谁置岳飞于死地?皇帝?主审的那俩货?还是秦桧?

这些疑问,我打死不信岳飞之后的志士仁人都没有过!人家不知道要比我明白多少倍呢!

可明白又怎样?他们生活在有皇帝的时代,难道让皇帝去跪?不敢吧!让那俩货去跪?似乎级别又不够。所以只好就秦桧吧!谁让他私通敌国!

私通敌国?谁说的?还是“听书”听来的。说书的有证据么?怕是没有。只有一点点“理据”——秦桧的老婆王氏,跟金国有亲属式的牵连。所以,当世大儒的秦桧,也就让老婆裹挟了。又所以,秦桧的老婆,虽只是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女流之辈”,也得跪在那儿,不惮“三俗”地袒露着,跪千年!不出意外的话,还得继续跪下去,直至永远!

一个奸细、怕老婆的家伙(“怕老婆”在今天大概可以算“美德”,在礼学“贯穿”的那时候,绝对属于可以上“道德法庭”的“思想罪”,至少也是“失仪”),居然能成“首辅”!谁提拔的?说白了,谁能让这个怕老婆的奸细“窜”到有能力戕害岳飞的职位?

这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一致、无争议的——肯定不是“与敌有染”的老婆,也肯定不是“莫须有”岳飞的次级、次次级官员,也不会是所“通”之“敌”,一定是那家伙!叫做“皇帝”的那个人!具体讲,是宋高宗赵构!

能用亲属关系把秦桧“拉下水”的没名字的女人王氏,都跪了,几乎可以认为是岳飞之死“最强后盾”的赵构,为什么没跪?怕皇帝?那么没了皇帝之后呢?别说他赵构没了,连宣统都没了一百多年,怎么还不见岳庙前面多一个跪像?噢……有可能,岳飞他自己,不同意、不愿意,让他毕生忠诚的皇帝,来跪他吧。那就没法了——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二)根不红苗不正的草根英雄

岳飞是英雄,但更是评书里的英雄,而不是史书里的。评书属于黎民百姓,史书属于帝王将相。岳飞是“帅”,岳帅,比“将”还要大些,自然是上了史书的;只不过,史书里对他的评价,虽也很高,但远没到评书那样“绝对标杆”的近乎神化的程度。

为什么?为什么史书远不如评书那样对岳飞“有热情”?一言以蔽之,是“血统”或说“出身”的问题。简单说,岳飞是没出身的“草根”。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是很讲究血统和出身的,我们国家尤甚。隋朝开科举前,任谁,想要入仕、做官,没出身,都是万难的。举例:汉末大权臣曹操,曾跟“四世三公”的袁绍“少年相携游学”,很有交情,但袁绍及其有权势的家族,并不能改变他的出身,十分艰难地用他养父的“内部地位”外加不老少的财帛,才得了个“孝廉”,算“功名”,没实职。

后来,到隋朝,有了科举,等于给千千万万“草根”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很多人把科举捧到“书中自有”啥啥啥的程度,说只要肯寒窗苦读,就必定有出头之日。

理论上,作为“愿景”,这个逻辑基本成立。但所谓“出头之日”,有程度上的差异——怎么才算“出头”?反正,“出”到岳飞那样“一军之帅”的程度,没点儿底色或者特殊机遇,是很不可能的。岳飞没什么底色,靠的是机遇——国破君亡的靖康之耻!

一个稍显不凡却也还没脱开“普通”二字的“民家”,有通晓大义的母亲,有自幼有志的儿子,刺在背上的“精忠报国”,虽然自己看不见,却大概率别人都看得见,便成了惕厉、宣示;刻苦习学,得一身本领,满怀忠君报国心,投身科举,幸遇贵人,从零开始,领兵建军,八千里路云和月,建功累累,眼看大功告成,却被奸人所害,遗恨千古,流芳万世……多么正能、励志的故事!能让多少草根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岳飞的“老头子”,如果有的话,应该是宗泽。具体“史迹”,盘根错节、莫衷一是,不多扯,简断节说——宗泽虽地位较高,却还没到“门第”的程度,且年事已高,岳飞“出世”后不久就去世了,没有可为“传承”的“后续”,来自民间的“白丁”岳飞,便也就进入了自己打江山的“孤境”。幸运或说”麻烦“的是,他很会打仗,由民间招募“流民”,组成很不正规的军队,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顶了上去,靠卓越军事才能和精到的带兵能耐,以少胜多,游击作战,多次挫败敌军,并在几个战略关键点上取得决定性胜利,严重打破了金国的战略规划,所率队伍,也在过程中迅速成熟、壮大,以至于有了“岳家军”之说。

同时期与之“并列”的四五路抗金队伍,都是“官军”。例如韩世忠,他统领的队伍,从没有“韩家军”之称,别人也是。韩世忠和“别人”也就是另外那几路“官军”的统帅,都是多多少少有“托底”的。比如:谁谁谁从父辈甚至祖辈再甚至更早时候起,便是某某“大世家”的“门生固吏”,用比较容易理解的现代话讲,叫做“政治上可靠”。

相比看看,岳飞、岳帅,除了宗泽“门生”,再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基底”。说白了,从“政治血统”而论,他不够“为帅”的“资格”。他的蒙冤及冤死,对后来成为历史的当时来讲,并没有评书讲的及后世多少受了传说影响所“认为”的那么沉痛。

(三)战争从来不是政治的全部

并不“够格”当“元帅”的岳飞,之所以跻身“帅”的行列,靠的不是门第、出身,而是自己的能力,更是那能力生发出的诸多重要胜利(功高)和背后那支特别能打、惟其命是从、跟他姓的强悍军队——岳家军(震主)!

关于“岳家军”说法的来历,有两说:一是说民间赞誉,再是说敌国的“颂扬”。浅见以为,实际上更可能是二者的结合。疑问只是,谁为先、导。如果是敌国先喊出来而影响了民间,问题就显得复杂了。那样的复杂,是战争、武力所无法开解的,却铁定是“政治”手段!政治!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政治的“最高体现”,但绝不是政治的全部!只会打仗而不懂、不在意政治,古往今来、无论西东,尽皆悲剧收场!

草根将军,凭一己之力和一腔报国心,成就丰功伟绩,却因出身(基底)、相对单纯的军营环境(也可以叫“幕府”,这可不是日本词儿啊,是从咱这儿传到日本的)、由小到大越来越辉煌的胜利以及因而被“上”鼓励更以及来自民间甚至敌方的高度赞誉……这些因素,相互叠加、化合,或许在岳飞而言,单纯只是增进、强化了忠君的心理诉求和再谋大胜、求决胜的高昂自信,可在除他和他的集团之外的任何“有头脑”的人看去,就简直像极了拥兵自重、功高震主。这印象,再让他来个“直捣黄龙,迎回二帝”(“二帝”为“靖康”年被金人掳走的宋徽宗、宋钦宗),直接构成高度敏感且危险的问题!

“直捣黄龙、迎回二帝”,是岳飞自己提出来的口号,不是秦桧撺掇的,当然更不可能是皇帝赵构本人的意愿。或许,作为“临危自即”、正统性“存疑”的皇帝,赵构有可能表示过要“迎回二帝”甚至“迎回”后“还位予正统”,但谁都知道那只是说说罢了——真要有那么一天,“二帝”被“迎回”,他要真敢“还位”,恐怕自己的政治生命连带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就都得进入倒计时了。关于此,皇帝赵构本人,再明白不过。很善于“弄权”的秦桧,应该也是九成九心中有数。满朝文武至少有一半应该能领悟到一半。很可能独独是长年征战在外的岳飞,丝毫不懂或者基本上不能明白个中“奥秘”!他是军事统帅,谋求的是胜利、更大胜利、最大胜利!最大胜利是什么?不是像秦桧为代表、皇帝近乎明确支持的一干文臣和部分武将所“意图”的那样以长江为界两厢安宁止战;也不是部分武将期冀的打到黄河边、收复大半失地,甚至不是完全收复失地、复旧国,而是“反制”的“直捣黄龙”,如同歌中唱的“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可以说“豪气冲天”,也可以说“野心勃勃”——对于胜利的“程度期望”远远大过皇帝!

那么,是你说的算还是皇帝说的算?你是在说皇帝没志气么?你是在强迫皇帝跟你一样有志气么?你以为少耗甚至不耗朝廷粮饷而自筹以养军、备战,是“讨喜”还是“至忠”?就一点儿不会让朝廷“不安”么?不知道,那样的“不安”,只要有“一丝丝”,就会让荫袭了藩镇(割据军阀)出身、凭借一场兵变“黄袍加身”的祖先血脉的皇帝无限放大,弹指间就划出一条“敌我”界线么?!还“迎回二帝”,想“挟天子以令天子”么?……

不懂或说不关注政治,太冤了!绝命诗到最后还“朝天阙”,太……就还说“太冤”吧,说“太贱”,不礼貌,哪怕拿来说已被取消民族英雄“官方认证”的民族英雄,也……不礼貌!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40067.html
上一篇台词丨电视剧《甄嬛传》片段(七十八)
下一篇老杜梦画1935|人在江湖漂,全是为钞票

为您推荐

《满江红》扬城热映,扬州这么多地名都与岳飞有关

《满江红》扬城热映,扬州这么多地名都与岳飞有关

兔年春节档期,一部大片《满江红》,又唤起了人们对民族英雄岳飞的记忆,电影虽然讲的是南宋绍兴年间岳飞死后的故事,但是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永流传。在扬州,岳飞就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旌忠寺、江都嘶马、高邮三垛等地名与岳飞有关。旌忠寺传说岳飞在此疗伤一年昨天,位于仁丰里的旌忠寺内香烟袅袅、钟声阵阵。
易烊千玺逼秦桧背的《满江红》,到底谁写的?

易烊千玺逼秦桧背的《满江红》,到底谁写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文|吴合众今天不说电影。只说说围绕《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近百
【历史文化】岳飞死后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揭秘《满江红》背后的历史真相

【历史文化】岳飞死后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揭秘《满江红》背后的历史真相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岳飞死后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揭秘《满江红》背后的历史真相方志君正月初一,开年电影《满江红》上映。不同于以往南宋时代的影视剧中多以岳飞抗金或辛弃疾南下为背景,《满江红》将时间设定在南宋绍兴十六年(即岳飞死后四年),实属罕见。翻阅史简,这一年看似“无大事发生”,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
《满江红》后劲太大!游客排长队“打”秦桧,大妈用鞋底暴抽

《满江红》后劲太大!游客排长队“打”秦桧,大妈用鞋底暴抽

来源|中国新闻网综合北京日报、新浪微博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今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让
岳飞词作《满江红》的创作时间,你了解吗?

岳飞词作《满江红》的创作时间,你了解吗?

近日,电影《满江红》热映。影片的构思是,只有秦桧看过岳飞将军写在墙上的遗言,岳家军的几个士兵布阵谋局壮烈牺牲,只为知晓岳飞遗言。电影结尾,全军复诵的岳飞遗言正是其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