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黄继光的手帕上绣着“可爱祖国”!70年过去了,仍有无数人替他喊“到”!

黄继光的手帕上绣着“可爱祖国”!70年过去了,仍有无数人替他喊“到”!

“这也叫黄继光连的兵?”

这句话

是所有在黄继光连当兵的人

最不想听到、最不愿听到的话

“黄继光英雄连”

这不仅仅是一个荣誉称号

更是代表着“硬骨头”的精神

从“空降兵模范六连”

“抗洪抢险先锋连”、“黄继光英雄连”

再到现在的“模范空降兵连”

在任何时候

老班长黄继光在597.9高地

面对机枪口的那纵身一跃

始终鼓舞着他们

取得一个又一个

只属于“尖刀”的荣誉

597.9高地

对于普通人来说

它就是一串数字

对于懂得军事地形学的人来说

它是一个位置参数

但对于黄继光连的战士们来说

它是一种象征、一种激励

一种溶入他们血液的记忆

一种在98抗洪、汶川地震

遇到困难

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

钢筋铁骨

曾经想倒下又挣扎着站起来的

那股不屈的精神

这就是黄继光连的597.9高地

这就是黄继光连的魂

制图:@钢铁时代2011

这样的精神是怎样来的?

要想找到这个答案

还是得回到597.9高地

回到70年前的

1952年10月20日

回到那一位

名叫黄继光的战士身上

他的手帕上绣着

“可爱祖国”

1950年6月25日

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政府立即做出了

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

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1950年10月初

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

悍然越过三八线

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1950年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率领下

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

正义旗帜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进入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经过五次战役

中朝军队歼敌23万余人

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1951年3月

一位名叫黄继光的青年

报名参军

这一年的他,刚满20岁

1931年

黄继光出生于

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父亲很早去世

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

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告诉黄继光

长大后要为穷苦人翻身出力

一听说15军要征集志愿军新战士

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但因为身材矮小体检不过关

几次软磨硬泡

征兵营长终于被他的热情感动

破格录取

临行前

乡亲们送给黄继光

一条写着“可爱祖国”的手帕

但黄继光又把这条手帕送给了母亲

“妈妈,我马上要到前线去了

你要想儿子的时候

你就把这张手帕拿出来看一下

你的儿子就在你身边”

带着对母亲的思念

黄继光走上了战场

他被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

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第2营6连

担任通信员

当得知自己是个通信员时

黄继光的情绪有些低落:

“我千辛万苦来到前线

结果就是个送信的”

冯指导员拿出一块马蹄表

开门见山道:

“表面看,这块表只有

时针、分针和秒针

但是把里边的齿轮、发条等物件

全都取出来

你说会怎样?”

“那会怎样?表就不走了

这我知道”

黄继光等不及了

“我明白了,少了谁也不行

谁都重要”

“既然明白了,咋还不高兴?”

指导员的思想工作

做得可谓细致入微

可是黄继光仍然一根筋:

“我就是不想当个送信的

我参军是为了打仗”

“通信员可不是随便选的

一个合格的通信员放在哪儿都发光

你知道张思德吗?

毛主席的警卫员,也是四川人”

指导员说

“1944年

他在陕北安塞执行烧炭任务时

窑洞塌方,为救战友而牺牲

他也曾是一位通信员”

张思德也是通信员?

想到自己和英雄做着同样的工作

黄继光内心有了一丝荣誉感

又听说张思德也是四川人

他感觉更亲近了一些

从那之后

黄继光成了闲不住的人

除了完成通信员的工作之外

他还主动为前线的战士做后勤保障

当然,见了枪

他还是不免心生羡慕

端枪,上子弹,瞄准

基础训练一丝不苟

1952年4月

黄继光所在的第15军

到五圣山阵地接防

有一天

电影队带来苏联电影《普通一兵》

看了电影中男主人公

用胸膛堵住机枪口的画面

黄继光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看完电影后

黄继光对战友李继德说

“要是叫我也是这样做”

也是在1952年4月

到达朝鲜战场一年多的黄继光

给母亲写下一封家书

其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

不立功不下战场!”

在这封信寄出6个月后

上甘岭战役打响

战斗打响的第5天

黄继光跟营副参谋长

张广生去了团部

在那里

他了解到上甘岭

对志愿军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你做好战斗准备了?”张广生问

“副参谋长放心

我已做好战斗准备”

说完这话

他又不放心地加了一句

“您不相信,现在就可以试一下”

“这事还能试验?”张广生笑了

一开始就是钢铁和意志的较量

1952年10月初

为了谋求在停战谈判中的有利地位

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美军把志愿军的

中部战线要点五圣山

作为攻击目标

对于五圣山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

曾经这样强调:

“五圣山是朝鲜的中线门户

如果失掉五圣山

我们就要退后200公里无险可守

谁丢了五圣山

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上甘岭战役形势图

敌人想要拿下五圣山

就要攻下它前面由志愿军防御的

537.7高地597.9高地

这两个高地之间

有一个仅有十余户人家的小山村

上甘岭

这里也是五圣山的重要门户

这次战役

也就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14日

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指挥部队

以上甘岭为主要进攻目标

发动“金化攻势”

他甚至狂妄地认为

只要五天就可以消灭这里的全部志愿军

仅在战役的第一天

“联合国军”就向上甘岭

发射了超过30万发炮弹

向五圣山实施了5次拦阻射击

每次持续30分钟

火力密度达到每秒6发炮弹

飞机轰炸投弹达到500枚左右

步兵冲锋共计40次

漫天硝烟

让人已经记不起太阳的样子

上甘岭战役期间,遭受猛烈轰击的597.9 高地和537.7 高地北山阵地,土石被炸飞了1至2米

10月19日

上甘岭战役开始第六天

志愿军已经丢失了全部表面阵地

为了夺回失守的阵地

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下令

集中44门重炮

和一个火箭炮团的兵力

对重要的537.7和597.9高地实行反攻

师长崔建功命令

所有干部下派一级

全部到前线参加战斗

在上甘岭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中

敌我双方

在不到4平方千米的

狭小区域内

投入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使用了异常猛烈的重型火力

战斗激烈

进攻和反击夜以继日

……

上甘岭上那颗永恒的星

1952年10月19日

是黄继光到营部当通信员的第15天

也是他由六连到营部

又回到六连的日子

5时30分

志愿军向597.9高地发起反攻

135团6连和5连2排

经过大半夜的血战

先后收复了4、5、6号阵地

一直攻到0号阵地

而美军在0号阵地设置了

由4个地堡组成的子母堡

继续顽抗

志愿军久攻不下

可天就快要亮了

如果在天亮前攻不下敌阵地

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空中火力优势

作战任务不仅难以完成

还会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

营参谋长心急如焚

让黄继光去6连传达命令

务必在天亮之前拿下0号阵地

冲进6连指挥所的黄继光

发现原本100多人的6连

只剩下了16人

就在连长万福来

向战士们喊谁要一起上去的时候

黄继光猛地拦住了他

同时,他向营副参谋长张广生说

“副参谋长,请您把任务派给我吧”

见副参谋长有些迟疑

黄继光严肃地请求道

“我保证完成任务”

战士肖登良、吴三羊也过来请战

“我们一起上”

迫不得已

张广生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黄继光,我任命你为六班班长

由你们三个去完成爆破任务”

事实上

六连已没有其他人选

三人将身上的物件全部上交

包括抗美援朝纪念章

黄继光还特别将妈妈写给他的信

交给了连长万福来

黄妈妈在信中这样写道

“现在我什么都不想

我只想你有没有立功当英雄

告诉我,你杀死了多少敌人”

黄继光请求连长

“如果我牺牲了

请你们代我给妈妈去一封信

让她老人家知道

她的儿子对得起她

对得起祖国人民”

之后他又立下军令状

“请首长们放心

我们一定要完成任务”

黄继光将入党申请书及参战决心书

也一并交给了指导员冯玉庆

决心书中这样写道

“当看到朝鲜土地上的重重弹痕

和一群群的孤儿

不尽(禁)流下眼泪

恨不得将敌垂(碎)尸万段

为孤儿报仇

亲爱的首长

今天是我立功的好机会

我坚决要向敌人讨还这笔血债

为朝鲜的彻底解放

而勇敢的(地)战斗

……

当需要我的时候

我保证不犹豫地献出我的生命

决心用苏军马特洛索夫的英雄气概

去赢得战斗的胜利

请上级放心吧

请慰问团听我的好消息吧

……”

敬了标准的军礼

三人猫腰冲出了坑道

他们越过山梁

一会儿进入弹坑隐蔽

一会儿藏匿在敌人尸体旁

在吴三羊的掩护下

黄继光和肖登良

顺利将手雷塞进了东西两侧地堡

左右两个火力点很快没了声息

可30米远的中心地堡

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黄继光和肖登良

分别炸掉了敌人东西两侧地堡

此时只剩下中间的地堡

敌人机枪扫射之下

吴三羊牺牲了

黄继光和肖登良也倒下了

离敌军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

此时的肖登良再也站不起来

只有黄继光

还拖着一条伤腿缓慢向前爬去

他奋力扔出一颗手雷的同时

也倒在了地上

手雷只炸掉了地堡的一角

敌人的机枪换了射击孔

继续扫射

连长和指导员眼睛冒火

正准备冲上去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

他们突然看见

冲锋的道路上

有一个身影动了起来

那个身影就是黄继光

他用受伤的胳膊吃力地撑起身体

艰难向地堡的方向爬去

一米,一米,又一米

目标越来越近

连长、指导员摒住呼吸

终于,已经7处负伤的黄继光

运动到了

正在喷吐着火舌的地堡旁

黎明就要到来

近在咫尺的胜利之门

仿佛又变得遥不可及

黄继光此时已经没有手雷了

他爬到了主暗堡射击的死角

用力撑起上身

艰难地站起并猛然挺直了身子

用自己并不宽阔的胸膛

堵住了敌人喷火的机枪口

黄继光趴在地堡上

两只手抓紧了麻包

敌人的子弹将他的身体打成了蜂窝

胸腹之处血肉模糊

背部已被洞穿

“当需要我的时候

我保证不犹豫地献出我的生命”

黄继光以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目睹了这一切的冯玉庆

从地上猛地跳起来

高呼“为黄继光报仇!”

6连的战士们带着愤怒冲出战壕

他们踏着黄继光走过的道路

趁着敌人无法开火的空当

一举攻克0号阵地

将子弹全部射向美国士兵

1952年10月20日清晨

战斗结束了

此时战友们发现

黄继光仍然趴在地堡上

两手还紧紧抠着地堡上的麻包

敌人的子弹穿过他的腹部

在背部留下了一个碗口大小的窟窿

黄继光牺牲处挖出的爆破筒残体

1953年2月26日

黄继光的遗体运回祖国

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1953年3月30日

第15军党委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3年4月8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

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

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

“我们都是烈属啊”

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

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

并未流下一滴眼泪

她只是独自坐在村口

看着儿子离开的方向

……

哥哥牺牲半年后

母亲将家中唯一健全的儿子黄继恕

也送上了抗美援朝战场

成为第23军第73师第218团

第2营第6连的一名战士

1953年

黄妈妈作为特级战斗英雄家属模范

出席了当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

全国妇女代表大会

会议结束后

她受邀到中南海

毛泽东同志家中做客

见面后

毛泽东同志对黄妈妈说:

“你牺牲了一个儿子

我也牺牲了一个儿子

他们都牺牲得光荣

我们都是烈属啊”

今天,仍有无数人替他喊“到”

时间过去了七十年

南方某训练场

空降兵合成营能力评估

空军空降兵某部

教导员余海龙率领战士们

圆满完成夺控目标任务

余海龙是黄继光连的

政治教导员

十年间,他带领战士们

弘扬黄继光精神、当好黄继光传人

完成一项项重大演训任务

这些年

黄继光连不断刷新履历

从武器装备到战斗力

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

今年是上甘岭战役胜利70周年

也是老班长黄继光牺牲70周年

这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

空降兵队伍

正是人民军队砥砺奋进的

真实写照

如今

黄继光连的花名册上

第一个名字就是英雄黄继光

黄继光连先后荣立

集体一等功4次、二等功11次

多次完成重大演训任务

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空降兵连”荣誉称号

在强军兴军的新征程上

唱响着豪迈的强军战歌

每天清晨

当一个响亮的名字“黄继光”响起

一声声“到—”在军营回荡

“只要祖国需要,干啥都行”

带着这句铿锵有力的誓言

战士们正踏着坚定的步伐

行进在英雄辈出的队列里

而在“黄继光班”里

永远有着一张

属于黄继光的下铺

这些为了祖国和人民

英勇奉献和牺牲的英雄儿女

祖国不会忘记

我们不会忘记

向英雄致敬!

编  辑丨陈虞文

校  对丨骆丞承

校  审丨孙小千

值班编委丨刘 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1434.html
上一篇1961年,战犯廖耀湘被特赦,周总理却叫住他并委托一个绝密任务
下一篇张士诚:得民心,却不得天下,18条扁担打败元朝,为何输给朱元璋

为您推荐

勋章|游克源:与黄继光并肩战斗退伍之后耕耘山野

勋章|游克源:与黄继光并肩战斗退伍之后耕耘山野

“游老,我们来看您了!”7月30日,记者随同武警湖南总队株洲支队某中队官兵,来到了抗美援朝老兵游克源家里。对于中队官兵来说,“游克源”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作为一个经常被邀请来中队授课的“编外教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