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蒙古与明朝长年开战,为何却与清朝和谐相处

蒙古与明朝长年开战,为何却与清朝和谐相处

明清两朝我们很熟悉了,有不少有关这两朝的影视剧,然而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明清两朝对蒙古的态度不一样。

明朝长期与蒙古敌对,朱棣就多次攻打蒙古,明英宗时期更是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而清朝是长期与蒙古和平相处。那么明清两朝对待蒙古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其原因有两点。

1、明清对蒙古的立场不同

明清两朝对蒙古的立场不同,导致了他们对蒙古的态度的不同。我们知道蒙古建立了元朝,而朱元璋是打跑了元顺帝后建立的明朝,这样一来,明朝和蒙古就成为了敌人。

元朝灭亡后,蒙古贵族还想着恢复元朝,因此长期入侵明朝的边境,所以明朝就派兵抗击蒙古军,双方经常作战,导致了明朝和蒙古关系非常恶劣,水火不相容了。

而到了清朝,蒙古与清朝是合作关系了,因为清朝历史上没有和蒙古敌对过,而且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后金时代还与明朝发生过不少战争。

最主要的是,蒙古此时势力削弱了,没有能力再去攻打清朝了,所以蒙古就向清朝示好,想联合清朝对付明朝。

2、明清对蒙古的政策不同

明清两朝对蒙古的政策不同,也使得蒙古对他们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明朝时期,明朝把蒙古看作外族,没有将蒙古视为明朝的一部分。

明朝历代皇帝对蒙古的态度都是很强硬的,把蒙古视为强敌,是被驱逐和打击的对象。到了清朝,蒙古与清朝就有了共同利益,因为清朝与蒙古采用了两种政策来缓和与蒙古的矛盾,一是联姻,二是结盟。

比如孝庄文太后就是蒙古人,而且清朝皇帝都有蒙古族的后妃,清朝王公贵族也都有与蒙古联姻的,这样一来,满蒙就成为一家人了。

清朝还把蒙古编入八旗,叫作蒙古八旗,这使得蒙古不得不支持清朝。如果蒙古攻打清朝那么蒙古也会受到打击,所以清朝对蒙古的政策使得清朝必须与蒙古和睦相处。

蒙古对明清两朝的态度不一样,也说明了对立不能解决问题,而包容才能够化解矛盾。这也使得蒙古和清朝都能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清史稿》

《明史》

(作者:肖邦、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472.html
上一篇在新疆兵团连队里,为啥这种方言一直占据主流,看完明白了
下一篇流亡十九年的晋文公终成霸主【花咪读史0038】

为您推荐

阿合马:元朝丞相,忽必烈宠臣,被30斤重铜锤砸死

阿合马:元朝丞相,忽必烈宠臣,被30斤重铜锤砸死

1282年,丞相阿合马迎接真金太子回京,王著从袖子中拿出30斤重铜锤,将阿合马的脑袋砸碎。阿合马,元朝平章政事,位列丞相,主管财政。忽必烈时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都是“理财”能手,结果都很惨。客观看待,阿合马很有能力,但元朝“儒臣”派与“理财”派斗争激烈,忽必烈又奉行扩张政策,阿合马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