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形象和底线|《管晏列传》(四)

形象和底线|《管晏列传》(四)

《史记》原文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李:这里“三归”“反坫”历来有多种解释,我们姑且取一种:三归就是三座游玩用的高台,反坫就是屋里面放酒杯用的台子。据说这种东西是诸侯才可以享用的,管仲这样的大夫用上三归、反坫就太奢侈了,也不符合礼。“齐人不以为侈”,齐国人不认为管仲这样的享受过分,说明管仲很得人心。但孔子对于这一点是有批评的。《论语》中的原文: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官事不摄”,意思是管仲手下的人每个人都只负责一块工作,不兼职,可见他用人用得多,排场大。“管仲之器小哉。”就是说,管仲这个人,格局还是小了。

要理解孔子的这个批评,我们还是来看看具体的历史进程。这里司马迁说,“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确实,齐国一直算得上是个强国。不过,管仲死后,齐国并不太平。两年后齐桓公就死了,然后齐国就陷入内乱,一共有五个王子争夺王位。管仲和齐桓公没有为齐国规划好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未来,我们可不可以说,他们的规模还不够弘远、格局还不够广大?

再把时间线放长,我们都知道,从春秋到战国之间,齐国发生了“田氏代齐”,也就是齐国的政局大洗牌,国君变成了姓田的。我们可不可以说,管仲作为权臣,待遇上向国君看齐,他这样的奢侈,作出了坏的榜样;所以他也得为后来的乱局负责?

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不见得要把这些都怪到管仲和齐桓公的头上。面对历史进程,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上一篇我们说到,齐国的发展,是赚到了西部流民涌入齐国的人口红利;而几百年后取代齐国国君的田氏,他们的祖先,就是齐桓公时代从陈国逃难到齐国的陈国贵族。从这里,我们是不是能看出历史进程中也有“盈亏同源”这样一条线索?

回头说管仲,他个人生活奢侈,但齐国人都认为没毛病。我觉得啊,管仲在生活上给人树立一个这样的形象,和他的执政方针是有关系的。你看他日常就是鼓励大家发展商业,积累财富;招商引资的时候,如果他显得节俭了,那么投资的人会觉得他抠搜,不是自己一路人,这样有可能不利于做实事,对不对?至于他奢侈了,会有坏的影响,那也属于“盈亏同源”。

《史记》原文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林:“管仲富拟于公室”。管仲富可敌国,却依旧得美名。我们读历史故事,经常看到本来深受国君信赖的大臣,因为个人财富过多翻车。而我们印象中常常被赞美的,是那种廉洁公正的大臣,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公职人员。就像晏子这种勤俭节约的人。

李:其实呢,大臣个人财富多,贪污腐化,固然可能翻车;但是有时候,给人一个节俭的形象也有危险。

这里可以提前讲《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里的一个故事。王翦带领六十万大军,替秦王嬴政去攻打楚国。出兵的路上,王翦多次派人,去问秦王嬴政讨要赏赐:说我看中了某一处房产,某一处豪宅,某一个园子,我希望得到它,好分给我的子孙后代。有人对王翦说,你这也贪得无厌得太过分了吧?王翦说,你不明白,秦王这个人,残暴又多疑。现在我手里掌握着六十万大军,等于是他把家底都交给了我。我要是不猥琐一点,求田问舍,显得胸无大志、只贪图给子孙留个岁月静好,他怎么能不怀疑我呢?

历史上,这种例子还挺多的,就是权力比较大的重臣,有时候不得不故意地贪财好色,给自己的形象沾上一点毛病,这样君王才会觉得,你就这点品味了,我可以放心用你。不然,君王会怀疑你有更大的野心,不然你为什么对自己那么狠,都不知道享受生活?而且,即便你没有野心,你的形象太完美了,把本该属于君王的魅力和人气都吸引到你自己身上,君王也不高兴。

所以,晏婴他能保持节俭,可能不光是因为他这个人高风亮节,还因为,他毕竟权力没有大到足以威胁君王的地位,比如没有手握重兵,还不至于让君王怀疑他。

可见政治实在是个危险的游戏,在这游戏中,人仅仅做到自己高风亮节,或许是不足以玩下去的。

《史记》原文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李:这里说晏婴,如果君王听他讲话,他就正言以对;君王不听他的话,他就端正自己的行为。君王的命令符合正道,他就遵照命令去做;君王的命令不符合正道,他就衡量命令以后再按照正道做。因此,晏婴侍奉了三代国君,在诸侯当中名气很大。

要了解晏婴的做事风格,我这里讲个《春秋左传》里的故事。齐国的重臣崔杼,在自己家里把齐庄公杀了。这是因为他和齐庄公争风吃醋。

事情发生以后,晏婴就到了崔杼家门口。旁人问他想怎样,想为齐庄公殉节而死吗?晏婴说,如果君王是为国家而死,那么我该为他死;现在君王是为自己的事而死,我怎么能为他死呢?我又不是他的私宠。然后,晏婴就堂堂正正走进崔杼家,头枕着齐庄公尸体的大腿哭;然后站起来,按照礼节,顿了三次脚表达了哀痛,就走了。有人劝崔杼,一定要杀了晏婴。崔杼说,他是百姓景仰的人,放过他,民心才能向着我们。

然后,崔杼和庆封立了齐景公,大家一起在宗庙盟誓,说:“如果不支持崔氏、庆氏,就……”轮到晏婴,晏婴说:“我如果不支持忠君利国的人,就……”于是,崔氏、庆氏也拿他没办法。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下,晏婴怎样守住底线并保全自己。这是值得当今我们学习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8464.html
上一篇八十一年前的今天,中国同时对三个国家宣战!
下一篇此人仅以一隅之地硬抗东汉帝国数十万大军长达四年,凭什么?

为您推荐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据淄博文旅: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东岸,有四座巍峨耸立的山丘,且均匀排列,互相连属。夏天,青葱翠绿,气势磅礴。冬天,雪雾朦胧,显得更加神秘、壮观。其实,这不是山,而是战国时期齐国最鼎盛时期的四个君王的王陵。齐国四王冢四王冢呈东西排列,其墓方基圆顶,均匀排列,耸立在山坡上,显得异常醒目。自西向东,齐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