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讣闻|钟元辉少将夫人赵廷秀逝世,女儿撰文回忆父母爱情

讣闻|钟元辉少将夫人赵廷秀逝世,女儿撰文回忆父母爱情

今日(12月22日)上午,红船编辑部从赵廷秀亲属处了解到:开国少将钟元辉夫人赵廷秀同志于12月18日12时在天津逝世,享年95岁。12月22日上午,遗体告别仪式在天津举行。

钟元辉少将妻子赵廷秀同志

钟元辉、赵廷秀的女儿钟洪江悲伤地说——

老妈妈赵廷秀于12月18日12时平静地停止了心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今天12月22日遗体告别,走完了她最后的一生,享年95岁。

赵廷秀一生追求革命,励志参加革命队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她在党75年,对党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她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应有的崇高品格。我们为失去一位老妈妈感到由衷悲痛,为失去一位忠诚战士感到惋惜。

公开资料显示:赵廷秀,河北省易县西渭庄人。1946年任易县西渭庄妇女队长,1947年在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留守处随员,67军201师家属队队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干部部档案室科员,1955年集体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在北京东铁匠营医院和天津市儿童医院任政工干部。处级干部离休。开国少将钟元辉夫人。

钟元辉(1915-2009),江西省上犹县营前镇人。1930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参加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21军连指导员,红五师十五团青年干事,红十一团三营教导员、团组织股股长,红二师直属队党总支书记。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炮兵总部政治部副主任,延安军事学院区队长、教导二旅轮训队政委,旅政治部锄奸科长,五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独立一纵队三支队政委,三纵队军法处长,二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67军201师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二十兵团师政治委员、二十兵团组织部长兼干部部长,华北军区干部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常委委员,北京后勤部副政委,天津警备区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勋章,是党的七大候补代表。

钟元辉(右)和妻子赵廷秀(左)

2022年10月,由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红船编辑部、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及《烽火恋情》专刊编辑部共同出品的《烽火恋情》(专刊)一书正式印发。该书18万字左右,共收录了三十多位开国将军子女撰写的文章,生动详细地描绘了父辈在战争年代的婚姻故事,讲述了那一代人的不平凡的经历。

其中,书中收录了钟元辉、赵廷秀的女儿钟洪江所写的《革命夫妻 相伴一生》一文。今日,红船编辑部特刊发此文,以此怀念钟元辉少将及其夫人赵廷秀同志。

《革命夫妻 相伴一生》

作者:钟洪江

父亲离开我们整整十二年了。我的母亲赵延秀今年95岁。她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我们五个子女她早就不认识了,但是母亲却把父亲深深地铭记在了她的心里。每当我在母亲面前问她:“钟元辉是谁呀?”她马上从嘴里发出:“妈妈!妈妈!”最初我把它看成是母亲老年痴呆症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理解了“妈妈”的含义。如今母亲的语言功能已经完全丧失了,“妈妈”这个词代表的是母亲对父亲的深深思念。

01

“参军是参军,相亲归相亲,两码事!”

父亲母亲的相识,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

1946年父亲率领中央北上先遣支队,保卫中央机关的转移奔赴东北。由于形势突变,党中央取消了“北上计划”,部队返回晋察冀,编入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父亲任四十一团政委。他率领部队来到了狼牙山脚下易水河畔,这里是我母亲的故乡。

这一年,父亲34岁,已经是个大龄青年,还没有找对象。由于部队流动性大,女同志又少,婚姻大事往往需要依靠组织来解决,这也是那个年代的普遍现象。

部队来到母亲的家乡,其中一个营驻扎在了易县西渭庄。营长和三名战士住在了赵大爷家里。

一天,三纵队政治部主任谭冠三与营长闲聊,想让他在村子里给我父亲物色个对象。营长听了之后马上说:“我住的地方,赵大爷家里有个女儿,今年19岁,模样不错,是这个村子里的妇女大队长,工作可积极了,还反复要求参军呢!”谭主任听了之后马上说:“这姑娘的条件不错嘛!我跟钟政委说说。你那边也侧面了解一下女方的想法,咱们都知道钟政委的个子偏矮,年龄偏大,找对象有些困难。”营长十分痛快地答应了。谭主任很快把赵姑娘的情况介绍给了我的父亲。

一天赵姑娘到集市上去卖自己织好的布,挣点零钱好贴补家用。营长把这个消息马上告诉给了我的父亲。父亲来到集市上,站在卖布的不远处,仔细地打量着这位卖布的赵姑娘。身着军装的父亲很快引起了赵姑娘的注意,但她并没有在意,也没有多想,继续卖她的布。

赵姑娘卖完布,回到家里,她前脚刚进家门,营长后脚就跟了过来。他对赵姑娘说:“我跟你说件事。我看你人品不错,勤劳又能干,想给你介绍个老八路干部认识认识,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赵姑娘一听这话,很不高兴地说:“我不是要求参军吗!怎么给我提起亲来了?不同意!”营长马上接着说:“你如果同意了,结了婚,随了军,就是参军了嘛!”赵姑娘更是不高兴地说:“参军是参军,相亲归相亲,这可是两码事!”营长一听赵姑娘这个口气,知道赵姑娘的工作不好做。他转身就去找赵大爷,他把刚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大爷。他说:“钟政委是我们团的首长,又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咱们俩这么熟,给你家姑娘介绍对象肯定没有错嘛!”赵大爷听了营长说的这番话,马上就去找女儿做工作,劝说女儿见见这位老红军。

刚见面的这一刻,赵姑娘一眼就认出来站在自己面前的老八路干部,正是自己在集市上见过的那个人。经过相处,赵姑娘对父亲有了初步了解,也产生了好感,尤其敬重他是个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不过对他年龄偏大,个子偏矮,心里还是不满意。

赵大爷出身穷苦家庭。在赵姑娘六七岁的时候,赵大爷的老伴因病去世。赵大爷一手把赵姑娘拉扯大,对自己女儿的婚姻大事非常上心。在赵姑娘犹豫不决,家里其他人全都反对的情况下,赵大爷一人还在坚持。他和营长一同反复做赵姑娘的工作,经过反复思考,最终赵姑娘答应了这门婚事。

1946年的冬季,在谭冠三主任的批准下,钟元辉、赵廷秀喜结良缘。在简单的婚礼现场上,谭主任代表组织祝贺他们,并送给了他们一床被面。

02

一段难忘的经历,使父母更加珍惜彼此

父亲母亲的结合可以说是那个年代先结婚后恋爱的典型。父亲母亲婚前谁都没有谈过恋爱。婚后随着两人的相处,他们慢慢建立了感情。可是这个婚姻能长久吗?在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部队行军作战,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父母的婚姻也同样如此。结婚不到一年,因为一场意外,他们的婚姻险些戛然而止。

结婚后母亲怀孕了,妊娠反应十分剧烈,好多天不能进食,正需要父亲照顾她的时候,父亲接到了上级紧急命令后,带领部队奔赴前线作战了。这时母亲已经参军,她跟随着部队留守处转移。一路颠簸,虚弱的母亲这时右嘴角起了一个大疖肿,半边脸肿得嘴张不开,不能说话,不能进食,眼睛也睁不开。伴随着高烧不退,病情越来越严重,人一下子就不行了。

路过一个村庄,留守处主任刘平赶紧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找来了一名老中医。当这名老中医来到我母亲面前,看着她奄奄一息的样子,老中医边号脉边摇头地说:“她得的是热毒症,已经到了晚期,人已经不行了,没救了,你们给她准备后事吧!”

当刘主任听说人不行了,可把她急坏了。她在村子里挨家挨户询问,想把我母亲安置在老乡家里,看看还有什么其它办法可以医治。可是走遍全村,没有一户人家愿意收留。实在没有办法,母亲只好躺在马车上露天睡了一夜。刘主任和战友们坚持采用土办法治疗,轮流守候直到天亮。就在母亲快要告别人间,快要告别新婚的父亲的时候,没想到奇迹发生了,极度虚弱的母亲,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她顽强地活了过来。刘主任看着我母亲激动地说:“好了!好了!这下可好了!不然我怎么向钟政委交代呀!”在刘主任和战友们的精心照顾下,母亲很快地恢复了健康。

为了让在前方作战的父亲放心,组织上特意安排,给正在行军路上的母亲拍了一张侧身照片,之所以拍侧身照没拍正面照是为了掩盖母亲右嘴角上还没有完全愈合的伤疤。当父亲知道母亲这次起死回生的经历后,对刘主任万分的感激。日后父母多次给我们讲述他们那段不平凡的经历,反复对我们说:“没有你们刘平阿姨她们的日夜守护,坚持治疗,绝不放弃,哪里有我们今天这个家庭呀!哪里会有你们几个孩子呀!”自从有了这段难忘的经历,父母更加珍惜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工作上相互支持。

钟元辉一家合影

03

绝不能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谋私利

1955年部队精简整编,大部分女同志都要转业到地方。母亲对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她不想转业。当时父亲担任华北军区干部部任免处长,他对干部的去留有一定的建议权,这一点母亲是知道的,但是她没有对父亲提出过任何的要求。

父亲心里明白母亲不愿意转业,但是他更明白绝对不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为个人谋私利。父亲二话没说就把母亲列入第一批转业名单。

我曾经问过母亲:“你那么喜欢在部队工作,爸爸又是管干部的,怎么也不帮帮你呀?”母亲是这样回答的:“你爸爸那时的工作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多少只眼睛在盯着他,我不能找他的麻烦,更不能给他脸上抹黑,他是任免处长更不能徇私情、谋私利呀!”父亲的工作得到母亲的理解和支持,他打心眼里感谢我的母亲。

04

相亲相爱一生

父亲母亲一生相亲相爱,尤其到了晚年,父亲因患多发性脑梗塞,成为植物人。在父亲卧床十二年的日日夜夜里,母亲每天为父亲想尽办法做各种营养餐。从选材、配料到做成流食,都是母亲亲自下厨房,亲自采购,风雨无阻。

母亲经常对我们说:“你们的爸爸这一辈子是多么不容易呀!他从小参加革命,长征又吃了那么多的苦,经历了那么多次战斗,如今改革开放遇到好时候了,该享福了,他却病倒在床上了,什么都不知道了。他顽强地活着,是舍不得离开我们呀!”母亲十二年如一日的坚持,表达出她对父亲的眷恋,对父亲难分难舍的情感。

父亲母亲由组织介绍的婚姻,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携手相伴,共同走过了六十三年。父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有我母亲的相伴,更是幸福的一生。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二年了,我永远思念他,怀念他。他为中国革命奋斗一生的精神早已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心中,我永远不会忘记。如果有天国,父亲和母亲一定会在那里相聚,继续诉说他们为之奋斗的革命理想,延续属于他们的革命友情,再做一回革命夫妻。

统筹:张喜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63053.html
上一篇曹操最有名的4首诗,句句经典,警醒世人千余年!
下一篇《世界军事战争史-159》七年战争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