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妈祖文化|海洋探险与妈祖信仰

妈祖文化|海洋探险与妈祖信仰

航海事业在宋代以后的历朝中皆占据重要地位。在近千年间,海神妈祖已成为航海者的精神寄托,她赋予航海者向茫茫海洋进军的勇气。

《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七年正月,成祖封天妃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赐庙额为“弘仁普济天妃之宫”,岁时遣官祭奠。宫中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系永乐十四年(1416)郑和奏请成祖而立,明成祖感念海神天妃屡次庇护远航安顺,亲自撰写碑文。该碑由碑冠、碑身与碑座三部分组成,通高5.9米,是国内现存最大的郑和下西洋刻石。也是现存妈祖碑刻中的极品。因为郑和下西洋,天妃信仰在南京迅速流布,使得当地宗教文化更具魅力。

《勅封天后志》载,永乐五年,郑和第二次出使西洋,出了珠江口在赤湾前的海域“适遇狂飚,祷神求庇,遂得全安,归奏上,奉旨差官致祭”。永乐八年,郑和的副帅张源出使暹罗(现泰国),行前到赤湾天后庙奉旨祭祀,平安归来后亲自率人重修天后庙。

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在赤湾天后庙立下《天妃灵应之记》的碑文,碑文详细记载了天妃灵应的故事,和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与经过。《天后志》亦生动地记载了郑和在今深圳南山的赤湾海域遇险,天妃显灵救应的故事。为此朝廷颁文:凡朝廷使臣出使东南亚各国,经过这里时必定停船祭祀。他们在行前要举行隆重的典礼,祈祷天后庇佑。安全返航后,又要到北“辞沙”,答谢天后的庇佑。所谓“辞沙“即是用太牢来祭祀。太牢的祭品包括牛、羊、猪,将此三牲去肉留皮,用草填充,摆祭于海边的沙滩上,祭祀完毕,再将三牲沉入海中。当时中国出海的运输船、商船、水师船、海盗船、民船以及外国来华的贡献、商船等凡出入经过珠江口时,也都要到此朝拜。  

明洪武年间,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妈祖加封为“昭孝纯正灵应孚济圣妃”,其前因后果与赤湾天后宫庙亦不无关系。赤湾天后宫始建于宋,赤湾又是明军舟师直取广州的必经之路。因此,朱元璋于舟师出发前下旨,赐妈祖“昭孝纯正灵奕孚济”,“庙号圣妃”!这番心诚意切的加封果然见效。海天杳杳,水波不兴。舟师挂帆远征,竟然没有遭受多少风波之苦。

  断桥观风   周秀廷/画

远在十世纪时,中国航海者不时遇到海上气候的万千变化,强风暴雨常常发生。因为当时没有气象预测,小舟在大海中如沧海一粟。当风暴发生时,因无航标指南针的指向,航海事业十分艰巨。明万历年间高澄出使琉球,在他回航后的《使琉球录》一书中,有一段生动的描述:“船摇荡天暴风雨中,篷破、杆折、舵叶失、舟人号哭、祈于天妃,妃云,立即换舵可保平安。在巨浪中舵叶重二三十千斤,由于神庇,力量信增,平素换舵须百人以上,今日船危三数十人举而有余。”明太监郑和著《通番记》第五卷二回有“软水洋换将硬水,翁铁岭借下天兵”;第二十二回有“天妃宫夜助天灯,张西塘先排阵势”。明末崇祯年间,陆云龙《新镌出像通俗演义辽海丹忠录》第十八回:“大孝克仲母节,孤忠上格天心”,也提到妈祖许多神迹显应的故事。这些记载说明,妈祖已成为航海人的精神寄托。

清朝康熙年间,施琅率水军攻克台湾,他明奏朝廷是因得海神天妃之帮助。康熙皇帝于是将默娘赐封为“护国庇民”的“仁慈天后”,将妈祖封号由“妃”、“圣母”升格为“天后”这一海洋最高神祗。

来源:贤良港天后祖祠

责编:陈晓威

编审:郑育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65160.html
上一篇赵翼归隐过永州,戏赋绝句悼杨妃|元明清诗撷萃(57)
下一篇曾国藩的逆袭与蜕变,总结成3个“笨办法”,普通人一样能管用

为您推荐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哪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哪

关于郑和这个历史人物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他七次下西洋的壮举直到今天还在传颂,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郑和下西洋的这七次旅行去了很多地方,将明朝的威名带出国门、带向海外,那么这七次下西洋的游行……
东方赌城,流浪“妈祖”的近500年兴衰

东方赌城,流浪“妈祖”的近500年兴衰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到了明朝后期,葡萄牙人就登上了这片南中国的土地,并开始在这里居住繁衍。并且,许下了“代守疆土,永世恭顺”的诺言。随着明清更替,八旗军并没有趁机赶走葡萄牙人,澳门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