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第一名相孙叔敖

第一名相孙叔敖

《史记.循吏列传》云:“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 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循吏第一人,历史是明白的,账可以这么算: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 ).妫姓,名敖,字孙叔,楚郢都人(今纪南城)。公元前601年一公元前596年,任楚庄王令尹,经历“三上三下”。孙叔敖辅佐楚庄王重视民生经济:兴修水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主持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国计民生的政策法令,尽力使农、工、贾各得其便。施教导民,宽刑缓政,政绩赫然,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翘楚中华。

孙叔敖少年时,曾遇两头蛇,时俗认为见两头蛇者必死,他想:要死只我一人,不要再叫旁人看见。于是,他斩杀此蛇,埋入山丘,其品德为族人赞佩。其山丘因而得名“蛇入山”,在今荆州市沙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

庄王曾认为当时楚国的车子太小,遂命令全国一律改造高大的车子。孙叔敖劝谏,若以命令行事,会招致百姓反感,不如把都市街巷两头的门限做高,低小的车过不去,人们就会自觉改造高车了。庄王又嫌原来通行的货币太小,改铸大币,强令通行,人民使用不便,引起市场混乱。孙叔敖认为“便民为要”, 劝说庄王恢复通行小货币,市场又趋繁荣。

公元前605年,孙叔放建成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水利工程——期思雩(yu)娄灌区(期思陂),还主持兴修了芍(shao)陂。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毛遂自荐,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成功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 今安丰塘,在寿县),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这个中国最古老而又著名的水利工程,被誉为“水利之冠”,260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在今湖北江陵一带也兴修过水利,打通长江、汉水,修筑贯通四面八方的运河,繁荣了贸易经济,并极大地方便了征战和粮草输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毛泽东同志在视察淮河时多次提到孙叔敖,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治水专家。

孙叔敖选择适合于楚国的条文,立为军法,对各军的行动、任务、纪律等都制定了明确规定,运用于训练和实战。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楚军在诉地(今河南正阳一带)修筑城池,由于他用人得当,计划周密,物资准备充足,30天就完成了任务。次年,楚与晋大战于部,他辅助庄王机智灵活地指挥了这场战争,开始出动战车,他即鼓动楚军勇猛冲击,一鼓作气,迅速逼近晋军,使其措手不及,仓惶溃散,逃归黄河以北,中原霸主的地位便转向楚国。

孙叔敖是古代为官清正廉洁的典范。孙叔敖在任令尹期间,三上三下,升迁和恢复职位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权势时不悔恨不叹息。孙叔敖作为宰相,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衣帛,马不食粟。成为《吕氏春秋》《荀子.非相》中记载的圣人。楚庄王二十年前后(约公元前594年),孙叔敖患疽病去世。作为一位令尹,家里竟穷得徒有四壁,连棺木也未准备。他死后,儿子穿粗布破衣,靠打柴度日。

优孟是一位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常以谈笑、演戏旁敲侧击地劝说庄王。孙叔敖做令尹时,深知优孟是位贤人,十分礼遇他。孙叔敖一生清廉,没有留下多少家产,临终前嘱咐儿子:“我死后,你必定贫困。到时你可以拜见优孟,就说你是孙叔敖的儿子。”果然,不到几年的光景,家境日渐困难。一天, 孙叔敖的儿子路遇优孟,想起父亲的遗言,便对优孟说道:“我是孙叔敖的儿子,先父临终前曾嘱咐我,家贫时可去拜见您。”优孟交代:“ 你不要到远处去,耐心等候我的消息。”优孟感慨孙叔敖一生奉献国家,死后家中却一贫如洗,于是花了-年的时间,模仿孙权敖的言行神韵、音容笑貌,惟妙性肖到旁人都无法分辨的境界。在一次楚庄王的酒宴上,优孟穿戴上孙叔敖的衣冠,上前为楚庄王敬酒。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放复活了,想要再请他为相,优孟回复说:“楚国的宰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一生尽忠清廉治理楚国,使您得以称霸诸侯。如今死了,他的儿子却无立锥之地,贫困潦倒。”优孟随后又高歌一曲:“ 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楚庄王听了很受感动,觉得自己对故臣照顾不周,于是召见孙权敖的儿子,赐以土地与奴仆,使其家庭生活得以改善、衣食无忧。这就是“优孟衣冠”的典故。

《列子.说符》记载:一位名叫狐丘丈人的隐士曾对孙权放说:“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问他何谓“三怨”。这位隐士回答说:“爵高者, 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孙叔敖告诉他:“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以是免于三怨,可乎?”孙叔敖向狐丘丈人阐明了自己居处高位而避免三怨的方法:首先,爵位越高,心气就越要卑下。他绝不能对居处下位的民众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而应当愈怀卑谦之心,常持尊崇之情,把生之于民众的荣耀最大程度地还给民众。其次,权力越大,处事就越要谨慎。决不擅权用事,留给上峰发挥意志的充分余地,彻底免除其受威胁之感;慎重地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和各种现实要求去处事,力求处政的平稳和妥善。第三,俸禄越厚,施予民众就越要广博。丰厚的俸禄在他手中不是自己安逸享乐的本钱,而是他周济贫寒、施惠于民的资本,借此他显示了自己做官为民和厚施博爱的无私的高尚情操。孙叔敖以自己的为相三方,打破了狐丘丈人关于高位三怨的世态断言,表现了一位名相高超的处事方式。

孙叔敖墓位于现荆州市沙市中山公园江津湖畔、春秋阁旁,其墓碑为清乾隆(公元1757)所立,上刻“楚令尹孙叔敖之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9158.html
上一篇深度洛阳游 曹丕首阳陵在这里
下一篇名人伟人主题雕塑,范蠡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

为您推荐

一代霸主楚庄王,到底是怎么称霸的?为什么楚庄王的地位无人质疑

一代霸主楚庄王,到底是怎么称霸的?为什么楚庄王的地位无人质疑

公元前597年,楚国和晋国之间,爆发了一场著名的大战,史称‘邲之战’。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楚国这边首先出手。当时楚国正是楚庄王在位期间,而且楚庄王已经在位十七年之久。在楚庄王的带领下,楚国的国力在原本就很强大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大台阶,降服了不少诸侯国做小弟。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楚国终于有能力,对晋国
李斯是千古名相,政治手腕极高,为何却会最终输给赵高?

李斯是千古名相,政治手腕极高,为何却会最终输给赵高?

李斯之所以会输给赵高,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的话,一是因为秦法不允许他有太大的权力,二是因为赵高代表的其实是胡亥,真正要杀李斯的也是胡亥。第三,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李斯失去了人心,失去了他身后整个秦朝官员系统的支持。这一点,其实才是最致命的。想要说清楚李斯败给赵高这件事,我们还得从秦始皇没死那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