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北宋名相韩琦的一首诗,比起晏殊或范仲淹,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北宋名相韩琦的一首诗,比起晏殊或范仲淹,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韩琦:情绪空缭乱,不是稳重花

北宋一朝是文臣的天堂,但声名显赫之人必是以诗文显天下,这一时代的文臣几乎个个都能诗能词,这同他们步入政坛的经历有关,因为他们都是通过科考入仕,而诗词是必考之科目,特别是在北宋前期所占比例还相当大。

要当官必须先进“作协”,这在宋代大概是个铁则,但有些名臣虽然也混进了“作协”,但诗文水平如那后世的乾隆一般,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声名,如富弼,如王曾,比起晏殊或范仲淹来,就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了。

韩琦在这点上似乎有些上不上,下不下的感觉,他一生所作诗文也很是不少,光诗就留下近千首,但除了下面这首《点绛唇》,大概没几首值得人们点赞的名作。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这首小令历代的评价是很高的,其情景交融,词意凄婉,亦花亦人,深情幽韵,由落花而伤春,由伤春而怀人,很是感人,称为宋词中的精品当不为过。

韩琦是北宋名相,他一生出将入相,立两帝,执政三朝,执政中华;封王拜公,功业煊赫,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他的戏份很多,可以说是与仁宗相始终的重要角色,而且似乎也是仅次于仁宗的正一号人物。

不过,我很长时间以来,对韩琦是没有什么感觉的,甚至是有些负面的,尽管我知道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是个正色立朝的正人君子,但于我来说,一看见他的名字,便立即联想起张元的那首诗,“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这是一首侮辱性极强的诗,是韩琦在西北同西夏对阵时,惨遭好水川大败后,那为李元昊军师的张元,看着遍地宋军尸体时写下的歪诗,洋洋自得,遂写这首诗,极尽讽刺之能事,这也许是韩琦心中永远的痛。

大宋朝自太祖赵匡胤后,实行的重文轻武国策,战力是日渐孱弱,加上河西马场的丢失,同彪悍的西夏人对阵已是有些力不从心了,在对西北的防御中,主帅夏竦和副帅范仲淹是主张扎寨固守的,而年轻气盛的宋仁宗及副帅之一的韩琦则是主张进攻的。

尽管后世,甚至当时,人们并没有将战败的责任让韩琦承担,因为很大程度上是主将任福的骄纵轻敌所致,但却也因张元的这首诗,无形中使韩琦成为败军之将的代名词,当然,那夏竦也是跟着躺枪了。

韩琦是相州安阳人,字稚圭,自号赣叟,为世代官宦之家,但他是其父在知泉州时与家中婢女所生,所以,他在家中的地们应该不是很高。

四岁时父亲离世,雪上加霜使得他更觉孤单,他是由兄长们抚养长大,尽管如此但韩琦却是个奇才,不仅学习刻苦,且“端重寡言”不喜嬉戏,经史子集多有涉猎,学问过人。

果然,弱冠之年他参加科举考试便得探花,通判淄州,其后便一路得到升迁,官运亨通,成为朝堂上前途无量的年轻官员,受到皇帝及当时执政的太后刘娥的青睐。

他性情耿直,敢言直谏,是妥妥的愤青一枚,在任左司谏时,曾一纸弹劾,将四位宰执拉于马下,即历史上有名的“片纸落去四宰执”,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在朝野颇负盛名,可以说这时的韩琦堪称后进新锐的代表人物,仁宗皇帝也暗自将其纳为心腹。

时值西北李元昊作乱,韩琦作为夏竦的副手,同范仲淹一起,去边地抵御那凶悍的西夏人,他根据当时边军的糜烂以及制度上的缺陷,向皇帝上书了很多有建设性的看法,当时的宰辅王曾就言道,“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

但由于大宋王朝我重文轻武的国策所限,很多问题都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以至于在对阵西夏的三次主要战役中,三战皆北,最后依然是以钱帛买安宁,对西夏一直采取守势,这西夏是直到更为强大的蒙古人崛起后,才将其灭国。

韩琦真是有些不值,因张元的那首诗而担了罪名,要说他在对外御敌上没有太多的出彩之处,却也没有冤枉他,不过,在对内方面,无论是外放还是在朝堂之上,他可圈可点处还是很多的。

在外放巴蜀会安抚使时,正好发生了饥荒,特别是我们当时的广元,当时叫利州,尤为严重,韩琦多方协调,处置妥当,抚慰灾民,使得四川不致民变而安稳,为此而迁陕西安抚使,也正是他在陕西的经历,仁宗才将其放置在对西夏作战的前线。

韩琦真正进入中枢是在他48岁之际,他担任枢密使,成为全国武装力量最高领导,同时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集贤殿大学士,掌握了很大的权力,他勤勉自律,任劳任怨,为大宋朝的稳定和发展而做出了贡献,亦可以说,北宋朝的繁荣和富裕,文治昌盛,海晏河清,韩琦功不可没。

然而,作为仁宗所倚重的股肱之臣,我觉得韩琦是有,负于于仁宗,原因是他后来支持英宗尊生父为皇考,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濮议之争”,而韩琦是这一事件中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人物。

众所周知,仁宗无子嗣,这在封建王朝中可谓是最让人担忧之事,为此只好收了个宗室子为继,名叫赵曙,即后来的宋英宗,及赵曙即位后,其生父已死,于是,这赵曙便想抬高其生父的名分,尊其为“皇考”,就如同后来明朝时的“大礼仪之争”一样。

这个事情应该是没有对错和结论的,只是名义之争,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然而,在古代,这是正名之争,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是也,天地间,执此为大,所以,这事当时在朝堂上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赵曙的动议使得朝臣立即分为两大阵营,都有道理,但于我来看,你赵曙是被仁宗收养才有了这皇位,生前父皇、儿臣的叫得个亲热,人家一死就打“翻天印”,不认这个“秤”了,实在是有忘恩负义之嫌,且破坏了既定的社会伦理道德秩序,也势必会给朝局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但是,正是这时任宰相的韩琦支持,这历时18个月的“濮议之争”,以英宗的胜利而告终,过程虽无明代那直接百余位大臣拖到金水桥上打板子般的惨烈,却也将朝臣分为朋党,其离心力渐次增加是必然之结果。

想这韩琦虽历经三朝,但他一生最辉煌之时却是在仁宗朝,他只比赵祯大两岁,二人既是君臣,又是兄弟,他是赵祯一手提拔起来并一生信任有加,为何赵祯一死,他便行如此之事,真的让人想不通啊。

以他的性情,是一位敢于直言,不畏强权,不怕丢官的直臣,他积极参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力主去“三冗”,革除积弊;但却又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急先锋,几乎王安石所有的新政,皆是他抨击的对象,与他年轻时激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

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这是他的一首《柳絮》诗,通过对柳絮漂浮不定的意象来描述其轻薄浮躁的特性,我觉得,这无意间的感叹,似乎又契合了他后期的作为,只是我不愿将其臆测为是依附新皇而做出的有违本心之举。

韩琦68岁于神宗朝时离世,他一生在仁宗和英宗两朝为栋梁臣,死后宋神宗赵顼大恸,罢朝三日以悼,立“两朝顾命定策元勋”碑以记,赐谥号“忠献”并配享英宗庙庭,其荣耀少有人能比。亦是皇室对他的盖棺定论,只是不知九泉之下他同仁宗相见,是否有些羞愧之感。

久浸官场,韩琦最终活成了他初入仕时最反感的那帮明哲保身的官僚样子,很多原来与他共进退的知己也渐行渐远,有的甚至反目成仇,比如那曾经的战友富弼与他绝交,老死不相往来,他死后连葬礼也拒绝参加,这也说明大家对他的看法。

尽管有人说他是一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却不这么看,韩琦由锐意进取到老成守旧,是他的经历使然,他经历过太多的争斗,改革与守成之争,同僚间势同水火,但他却是出于公心,至少皇家是这样认为的。

他为相十载,历三朝,既有在朝中辅佐君王的声名,亦有在地方十数年不错的政绩,他的出发点始终是站在官家的立场上来决定自己的言行,虽然有被后人诟病之处,但却为北宋一朝的稳定和昌盛倾尽了全力。

在北宋“朝迁清明,天下乐业”的赞誉中,自是有着他辛勤的努力,他缺少的就是没有几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没有几篇让人眼睛一亮的千古文章,遂使得后世对这为可以说是北宋朝“最成功的宰相”了解不多,实为可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7921.html
上一篇为何古代女孩十三四岁就要结婚?其中有何说法和讲究?
下一篇公元24年刘秀被打得穷途末路,娶了个白富美后反败为胜最后称帝

为您推荐

北宋灭亡后汴梁多次易手,南宋为何两度光复汴梁城,又两度丢失?

北宋灭亡后汴梁多次易手,南宋为何两度光复汴梁城,又两度丢失?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在“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之后,宋朝便就此失去了京师汴梁。实际上,从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期间,京师汴梁曾先后两次重归南宋。那么,南宋是如何两次收复汴梁,又是如何丢失的呢?金军北上撤出中原后,汴梁落入伪楚政权手中“靖康之变”中,金军虽然攻破了宋朝都城
当“祖宗之法”遭遇“得君行道”:北宋的政事和史事

当“祖宗之法”遭遇“得君行道”:北宋的政事和史事

袁春希/访并文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北宋历史中的政争与权力的交叉,不仅发生在现实世界,还有来自理想世界与道德观念的交锋。北宋在政治与军事上的积贫积弱,作为一种背景,也凸显了这种交锋的激烈。然而这种交锋势必借助于最高权力的选择。这使得当时的士大夫有了“得君行道”与“以天下为己任”的幻想,也
血淋淋的管理艺术,惊呆了十七岁的宋仁宗

血淋淋的管理艺术,惊呆了十七岁的宋仁宗

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读宋史。一般来说,我用这样的话作为开头,就是要单纯地讲一个宋代的历史小故事。北宋天圣五年十一月,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和还没亲政的小皇帝宋仁宗在开封南郊举行了一个非常隆重的祭天仪式,仪式完毕之后,是例行的大赦天下、赏赐军士的福利行为。当福利发到汾州(今山西汾阳)广勇军这里的时候,士兵们
李斯是千古名相,政治手腕极高,为何却会最终输给赵高?

李斯是千古名相,政治手腕极高,为何却会最终输给赵高?

李斯之所以会输给赵高,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的话,一是因为秦法不允许他有太大的权力,二是因为赵高代表的其实是胡亥,真正要杀李斯的也是胡亥。第三,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李斯失去了人心,失去了他身后整个秦朝官员系统的支持。这一点,其实才是最致命的。想要说清楚李斯败给赵高这件事,我们还得从秦始皇没死那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