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科学家观测到双星共有包层演化过程

科学家观测到双星共有包层演化过程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7月7日电 (记者陆成宽)7日,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在线发表一项关于双星演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中澳天文学家发现一个刚刚完成共有包层抛射的双星系统,被抛射的共有包层正以约每秒200千米的速度离开双星系统。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在观测上发现双星共有包层演化过程的直接证据。

“如果把双星共有包层比作一个‘双黄蛋’,那么两颗恒星是‘蛋黄’,共有包层就是‘蛋清’。我们看到了‘双黄蛋’的‘蛋清’正被抛向太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韩占文形象地比喻道。

宇宙中绝大多数发光的天体都是恒星。约一半的恒星处于双星系统之中,在引力作用下相互绕转。双星演化既能改变恒星既有的演化命运,解释恒星世界的绝大部分谜团,又可以形成双黑洞、双中子星等天体。

所谓双星共有包层演化,是指双星中的一颗恒星由于物质损失剧烈膨胀,其外层将另一颗恒星包裹,形成一个共有包层的过程。“双星共有包层演化是双星演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韩占文强调。

处于共有包层中的恒星,其既有演化路径被打断,随后的演化命运将由共有包层演化过程决定,共有包层有可能被抛射,形成短周期双星,或两颗恒星并合成一颗恒星。

早在1976年,天文学家就提出了双星共有包层演化过程理论。“但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个共有包层一直没有被观测到,使得人们很难知道这一演化阶段真实发生了什么。”韩占文说。

基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2.3米宽视场望远镜和开普勒卫星等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在南半球发现了一个距离我们23000光年的双星系统,两颗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它们周围有一个正在膨胀的壳层,以大约每秒200千米的速度离开双星。这个膨胀的壳层被证明是大约1万年前被双星抛射的共有包层。

“这一发现把一个理论设想变成了现实。天文学家不仅在观测上首次看到了双星共有包层演化的证据,而且还可以通过观测来精确刻画这一关键过程。”韩占文说,这是本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只能大致形象地描述这一过程,并没有直接观测证据。

对此,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布莱恩·施密特评论道,该重大发现为深入理解共有包层演化打开了新途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4_1711.html
上一篇价格战渐熄火,圆通如何守住第二?
下一篇缺芯反转,美国慌了

为您推荐

美国华人美女科学家回国,为何掀起如此大的舆论影响力?

美国华人美女科学家回国,为何掀起如此大的舆论影响力?

11月1日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美国大学华人美女科学家颜宁宣布了一个大消息,她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在美国学界知名度虽然不是最高的华人学者,但是这件事却在网上舆论发酵,局长特别整理了这件事的信息图表,供参考。
中国科学家算出地球年龄20.3亿岁?系媒体报道闹乌龙,月球年龄被腰斩

中国科学家算出地球年龄20.3亿岁?系媒体报道闹乌龙,月球年龄被腰斩

近日,国内媒体相继爆出“重磅新闻”——中国科学家算出月球年龄为 20.3 亿岁!(说实话,把我吓得不轻。多年的认知一朝被颠覆啊!赶紧点开新闻仔细阅读……)地球年龄和月球年龄都在 46 亿年左右,这是针对月球物质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测量得出的结论。“精确测定了月球年龄是20.3亿年”,这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的、颠覆性的成果
今日《科学》:中国科学家揭示精子发育过程重要机制

今日《科学》:中国科学家揭示精子发育过程重要机制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生命始于精子与卵子的相遇。精子是父源遗传物质的载体,由原始生精细胞历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最后的形变发育而来。在减数分裂后的精子细胞变身为“蝌蚪”状成熟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需要进行高效压缩。而这种细胞核的压缩会导致基因组的转录活动逐渐降低直至完
“天问一号”助力,科学家研究“火星日凌”获重要成果

“天问一号”助力,科学家研究“火星日凌”获重要成果

IT之家 1 月 16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网站,2021 年火星日凌期间(9 月下旬到 10 月中旬),在国家航天局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和欧洲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研究所等中外科研机构,利用“天问一号”环
腋温、口温、额温哪个更准?科学家测了1080次给出答案……

腋温、口温、额温哪个更准?科学家测了1080次给出答案……

受访专家: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潘红英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冰洁近日,《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选取了市面上常用的3种体温测量仪,分别为水银体温计、电子温度计和热像仪,在不同环境温度(14~32℃)下分别测量腋温、口温和额温,共计测量1080次。结果表明,腋温、口温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