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湖南省人民医院开展省内首例机器人脊柱骨折微创手术

湖南省人民医院开展省内首例机器人脊柱骨折微创手术

术中利用机器人“智手”精准定位。

红网时刻新闻8月3日讯(通讯员 梁辉 杨瞻宇)8月1日,湖南省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一例机器人辅助下脊柱骨折微创手术。手术由骨七科主任盛斌团队在SANTA“智微天眼”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实施,开启了省内机器人脊柱骨折微创手术新篇章。

湖南长沙59岁的张先生因外伤导致腰1椎体骨折,磁共振检查提示,不仅存在椎体压缩,还合并了相应层面椎管轻度狭窄及马尾神经损伤征象。经过盛斌团队综合评估后,于8月1日为其实施机器人辅助下经皮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

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在机器人辅助下的置钉方式也比传统方法准确性更好、安全性更高、用时更短,加之微创手术出血极少,患者术后即可早期下床活动,患者及家属对此赞不绝口。

机器人是如何辅助医生完成手术的呢?

首先,每位患者的手术方案都是“量身定制”,将其术前CT数据导入软件中,经过分析便可提前确定螺钉的角度、深度、位置等参数,设计出符合患者的个性化置钉方案,弥补了传统徒手穿刺过程无法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的不足,减少了术中反复调整、试验的需要,提高了术中一次置钉的准确率,从而使整个手术过程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然后通过“天眼”-C形臂采集图像信息给“超脑”-图像智能处理软件,软件经过特征分析、配准以及与术前规划数据相匹配,输出参数到“智手”-由高自由度关节组成的机械臂,实现毫米级的精确度,通过机器人“手”“脑”“眼”的合作顺利完成手术。

盛斌表示,脊柱作为人体的“第二生命中枢”,包绕着复杂的神经和血管,手术的高度复杂性与风险性对术前、术中、术后影像印证、手术设备、术者经验与操作技术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这一全新的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技术,突破了视野局限、操作精准性等问题,使脊柱微创手术更加安全、精准、高效,不仅是医生的“超级帮手”,也成为守护患者安全的“忠诚卫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6_67754.html
上一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
下一篇只看突变不限癌种,广谱肿瘤药课代表为什么卖不动?

为您推荐

首个移动机器人保险生态圈落地深圳

首个移动机器人保险生态圈落地深圳

作 者丨石恩泽编 辑丨孙超逸图 源丨图虫9月26日,优艾智合作为半导体行业工业移动机器人龙头,联合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中再产险、人保财险及鼎和财险成立移动机器人保险生态伙伴圈。本月初,优艾智合机器人与中再产险、人保财险及鼎和财险联合推出国内首份针对移动机器人的商业保险《移动机器人质量责任保
子宫内用干细胞修补脊柱裂,母胎医学首创历史

子宫内用干细胞修补脊柱裂,母胎医学首创历史

3名经治婴儿已降生撰文 | 燕小六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母胎医学又现里程碑式进展。截至目前,全球前3例经宫内干细胞治疗的脊髓脊膜膨出(MMC)胎儿,已顺利诞生。其中1人满周岁。相关治疗发生在孕中期。手术团队通过子宫切口,把含有特殊干细胞的生物补片,放置在胎儿暴露的脊髓上,以修复周围的保护组织,减少或预
肺结节微创手术不是小手术,创伤比以前小,但绝不像切阑尾那么简单

肺结节微创手术不是小手术,创伤比以前小,但绝不像切阑尾那么简单

有一些肺部结节患者在做手术之前并不知道微创手术的真正含义,认为微创嘛,打个洞,把结节抠出来就完了,和切皮肤上的痣差不多,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认知错误,虽然手术该做还是要做的,但手术之前把微创手术搞清楚还是很有必要的。所谓的微创手术是相对于以前开大刀而言的,以前内镜技术不成熟,外科医生需要肉眼直视下切除
AMD 前全球副总裁单羿加入自动驾驶公司鉴智机器人

AMD 前全球副总裁单羿加入自动驾驶公司鉴智机器人

“新供应商的机会是,高级别辅助驾驶的渗透率仍不到 10%。”文|张家豪编辑|程曼祺《晚点 Auto》独家获悉,AMD 前全球副总裁单羿已正式加入去年 8 月成立的自动驾驶公司鉴智机器人,以联合创始人身份担任 CEO。鉴智机器人还于近日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 A+ 轮融资,领投方为襄禾资本,跟投方为老股东渶策资本。据了解,鉴智机
消息称谷歌正测试一款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

消息称谷歌正测试一款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

鞭牛士 2月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据知情人士表示,谷歌正在测试新的人工智能驱动的聊天产品,可能会影响未来公共产品的发布。这些产品包括一个新的聊天机器人,以及一种将其整合到搜索引擎的潜在方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