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梁启超说他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却被儿子围困行宫活活饿死

梁启超说他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却被儿子围困行宫活活饿死

历史上有名的“沙丘之乱”,赵武灵王及两个儿子为抢夺政治话语权而发起的一场军事政变,公子章在田不礼的辅佐下,准备假借赵武灵王的命令传召赵王何,准备在赵武灵王的行宫中刺杀赵王何,挟持赵武灵王实现篡位的目的。

幸而赵王何早有察觉,由相国肥义一人至行宫一探虚实,并安排了精兵拱卫赵王何,肥义一至行宫变遇害,赵王何迅速发起反击,抢占了行动的先机。

这场政变最终以赵王何获胜,公子章被杀,赵武灵王被困三月饿死结束。

赵武灵王作为当时赵国的主父,被困行宫三个月之久,为何没有亲信赶来救驾?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赵武灵王当时已经退位给赵王何,称主父,负责赵国的对外军事战斗,赵王何已经继位4年之久,在名相肥义的辅佐下,已经掌握了国家的政治军事大权。

赵武灵王原本退位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在赵国建立起二元政治体系,自己跟赵王何一起享有国内的政治权力,结果发展却超出了他的设想。

赵王何在肥义的辅佐下,不但掌握了君主的必备技能,还逐渐掌握了国家的实权。

而赵武灵王手里却仅剩一点兵权,在国家大事上他的话语权越来越弱。

故而,当沙丘被困之际,满朝文武大臣并没有人敢站出来为赵武灵王说一句话,大部分人都被赵王何收入囊中了。

其次,公子章发动政变的行为本身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尽管公子章之前是太子,但是赵武灵王已经废黜了他,并且赵王何已经稳坐皇位4年之久了,期间也没有做出违反国家利益的事情。

反而是公子章利用赵武灵王的宠爱,竟然妄图篡位,这样不忠不孝的行为,自然是要被天下人唾弃的。

而赵武灵王不仅不遏制公子章的忤逆之举,反而帮着他一起来谋刺赵王何,这样的行为已经不符合国家的利益,也不符合当时的礼法制度。

自然是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为赵武灵王说话了。

此外,赵武灵王跟公子章原本就是打算在行宫图谋不轨的,自然也是把最信任的人都带到身边准备起事了。

这样机密的事情,赵武灵王自然也是需要帮手的,他为王多年,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亲信人手?

当时赵王何已经对赵武灵王有所防备了,对赵武灵王的调兵行动控得非常严格,因此赵武灵王要发动政变其实可用的人手并不多。

而准备刺杀赵王何这样的大事,赵武灵王当然必须做万全的准备,故而他的亲信自然都是要安排在行宫的。

所以当赵王何发起反攻的时候,赵武灵王的亲信们自然也在这场政变中牺牲了。

哪里还有那么多的亲信可以赶来救驾?

最后,自然也是因为赵王何与赵武灵王之间实力的悬殊,朝中大臣见风使舵的本事让他们不敢多说一句。

当公子章被杀,行宫只剩赵武灵王时,围攻行宫的公子成等人一时拿不准主意应该拿赵武灵王怎么办。

请示赵王何的话,势必要让赵王何陷入两难的抉择,甚至可能会让赵王何背负弑父的千古骂名。

所以,他们衡量利弊后,决定不请示赵王何,采取围困的策略,既不进攻杀他,也不让他走出行宫,足足围困了三个月之久,赵武灵王终于被活活饿死,享年45岁。

公子成他们采取的措施就是不报告赵王何,那么赵王何就可以当作他不知道这件事,而他们也没有对赵武灵王采取强硬措施,只是围困起来,这件事自然也是没有对外宣布的。

故而,朝中大臣们就是想求情也找不到理由,一说不就等于是要给赵王何扣上弑父的罪名吗?这样大的罪名没人敢承担。

结语:

梁启超评价赵武灵王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因为他是少数可以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一,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抱负自不必多言,这样一个出色的人却死于儿子之手,而且是被活活饿死的,可以说是憋屈了。

尽管他是一个才能出众的君王,但是在处理家事方面可能考虑得不太周全。

建立二元政治体系的政治理想是符合赵国利益的,但是当事态发展超出他的预期的时候,他却开始为了自身的权力而不顾国家的利益,最终才导致自己和公子章的惨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08434.html
上一篇灌婴啊灌婴,你才是破解楚汉战争所有“时间线”的关键钥匙
下一篇秦朝军队很容易战胜匈奴,而汉军则不行,为什么?

为您推荐

相宜脱下红棉袄 时装解说黄帝陵

相宜脱下红棉袄 时装解说黄帝陵

脱下了乡下女孩打扮的红棉袄,换上一袭时装,相宜更显得温尔典雅。她和妈妈自驾游来到了黄帝陵,用视频带大家一块认祖归宗。【看图写话 头条首发】
【三晋史话】赵武灵王为何要胡服骑射?又因何而死?

【三晋史话】赵武灵王为何要胡服骑射?又因何而死?

两千多年前的赵武灵王,跳出了“华贵夷贱”传统思想的束缚,移风易俗,主动学习胡人先进的服饰文化和军事技能。这种敢于变革的精神,时至今日都值得我们学习。那么,你对赵武灵王的生平故事了解多少呢?赵武灵王,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君主赵雍死后的谥号。在我国古代对帝王的称呼,前期多以谥号相称,如汉武帝、汉灵帝;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