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明朝灭亡前两年,崇祯帝曾与清朝议和,最后为何失败?

明朝灭亡前两年,崇祯帝曾与清朝议和,最后为何失败?

崇祯十五年(1642年),也就是明朝灭亡前两年,明朝曾经与清朝之间有一场秘密的议和。当时的明朝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不断,已经处于灭亡的边缘。为了与清朝议和,明朝的使者甚至两次前往沈阳。可是,这场议和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同年十一月,清朝发动了第五次入关的军事行动。那么,明朝与清朝之间的议和为何会失败呢?

一、无奈之举

1640年至1642年间,明朝、清朝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即松锦之战。在这场战争中,明朝投入了最后的主力,洪承畴亲率八位总兵以及十三万军队。皇太极闻讯后,也率领八旗骑兵倾巢而出。皇太极采用围点打援的策略,最终击破了明朝的主力,并且将洪承畴生擒。此时,明朝的形势岌岌可危,于是,崇祯帝有了议和的想法。

当时的兵部尚书是陈新甲,他奉崇祯帝的密诏主持议和的事宜,“手诏往返者数十,皆戒以勿泄”。1642年三月,明朝兵部职方司员外郎马绍愉携带崇祯帝的诏书出关,与清朝进行议和。但皇太极对此提出质疑,因为崇祯帝的诏书是写给陈新甲的,表示同意派出使者议和,因此皇太极认为“既与我国书,何云谕兵部尚书?”

二、议和条件

皇太极觉得“札内藐视我国,实无讲和真心”,于是马绍愉等人只得返回北京。到了这年五月,马绍愉等人再次来到沈阳。崇祯帝仍然没有直接给皇太极写信,仍然是给陈新甲的旨意。不过崇祯帝表示,“今准该部便宜行事”,这也算是“授权书”了吧。这次皇太极没有继续找毛病,而是直接提出了议和的条件!

清朝的条件是,“每岁贵国馈黄金万两、白金百万两,我国馈人参千斤、貂皮千张”,“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贵国界,以塔山为我国界,连山适中之地,两国于此互市”。最后,皇太极还向明朝发出了最后的“通牒”,“倘愿成和好,速遣使赍和书及誓书来,予亦赍书以往,否则再勿遣使致书也”。

三、泄密事件

崇祯帝让陈新甲主持议和这件事原本非常隐秘,外间虽有传闻,但却没有证据。就在崇祯帝、陈新甲对清朝提出的条件还在犹豫之时,议和的消息突然走漏了!原来陈新甲做事不太谨慎,将马绍愉的议和条件放在的几案上,“家僮误以为塘报也,付之抄传”,当即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哗然。之后,陈新甲不断遭到言官的弹劾。

崇祯帝也非常生气,下旨批评陈新甲,可是陈新甲觉得自己非但无罪,反而有功,这让崇祯帝更加愤怒。到了这年七月,崇祯帝下旨将陈新甲逮捕下狱。陈新甲这才意识到不妙,赶紧给朝中重臣送礼,但为时已晚。最后崇祯帝以“戮辱我亲藩七”为名,将陈新甲处死。陈新甲被杀后,与清朝议和这件事,朝臣们再也不敢提及。

参考资料:1.《明史》;2.《东华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2118.html
上一篇蒋介石因何事对日本绝望?
下一篇甄嬛传:安排甄嬛住承乾宫的皇后,这招借刀杀人,是她最狠的算计

为您推荐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