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徐达私放元顺帝?清朝人没抹黑,谣言漫天飞的晚明

徐达私放元顺帝?清朝人没抹黑,谣言漫天飞的晚明

在徐达迅速灭元的过程中,一直有一种疑惑存在:攻占通州后,徐达、常遇春的部队为何不迅速进攻大都?有些人甚至说是徐达故意放跑了元顺帝。

朱元璋的盘算。其实,徐达在北伐前曾对朱元璋说:万岁,我率军进攻大都,元主自然是不容易抓到的,我们是否应该一鼓作气将其彻底消灭,无论其逃到天涯海角?

朱元璋淡淡地一笑:元气数已尽,天命难违。失去大都他们就会自我灭亡、内部大乱。那些王爷们肯定也不会饶了他们。元世祖忽必烈因天命所顺得了天下,今天的天命已离开了他们。他们的生死就让他们自己内部决定吧。只要我们守住边关、严阵以待,他们自然会自我灭亡,不必紧紧追赶、穷寇莫追!

徐达听罢,默然不语。

这也是徐达、常遇春进入通州后,用了七八天的时间才走到大都城下的原因,当然这是最官方的说法。民间对此却有着更多的传说。

野闻传说。攻占通州的当天晚上,接到信息的元顺帝慌忙北逃。因为耽误了七八天的时间,后世便出现很多种说法去解释徐达为何要“放了元顺帝”。

例如有人说:常遇春对徐达慢慢腾腾地进兵大都非常不满,曾经跑回南京城向朱元璋告状。“万岁,万岁!徐达要反!”朱元璋很纳闷,问他“常爱卿为何这么说?”常遇春信心满满地说“我是要追杀元顺帝的,但是徐达得了元主的贿赂,故意放跑了元主。”

朱元璋听完后非常生气,但害怕徐达掌握着大军无法控制。徐达率兵回到南京后,将要进入金川门时,有内侍官员跑到徐达面前。

“公爷,公爷!皇宫内有异动,国公小心。”徐达一听立刻回到了江面的战船上。

朱元璋左等徐达不来,右等不见,立刻派人去接他,徐达躲在战船里既不反也不见特使。朱元璋又派大臣们去迎接,还是如此。最终朱元璋只好孤身亲自前往并上船与徐达相见,徐达一听朱元璋来了,慌忙跑出战船跪倒在地,对着朱元璋失声大哭:万岁,万岁!我绝不会造反的。

徐达对着朱元璋指天发誓、顿足捶胸地陈说着自己的忠心。朱元璋看罢,与徐达击掌发誓:我对徐达的忠心还不怀疑。

上述情节基本出自明朝的《郊外农谈》所说。该书的作者张鈇乃是嘉靖朝进士,可见,也纯粹是耳谈野闻。请注意嘉靖朝中国的城市经济开始逐渐兴旺,市民小说开始兴起,随着市民经济的兴起,图书娱乐市场更加发达,这在万历时期达到巅峰。可以说从嘉靖朝开始野史传闻开始兴起,后人们便开始拿着这些野史杂文当做骗人的真实历史。

还有更神奇的情节呢。讲得是朱元璋听了常遇春的话后非常生气,徐达回到南京后进皇城拜见朱元璋,但走在路上他是越走越不对劲。跟在朱元璋后面的侍卫们,都在缓慢地拔剑、挥戈,朱元璋立刻拔剑斩杀了内侍,逃出皇宫后回到了江上的水师战船。朱元璋只好亲自去劝说徐达。徐达看到朱元璋后跪倒在地说了下面这段话。他说:

我徐达如果有造反的心,为何今天才反?即使今天反了,凭借我手中的大兵也必然可以控制江淮,我何必来京城送死?

万岁呀,我为什么不擒拿元主?其原因就在于:虽然他现在的势力看似微弱,但他也曾经是面南背北、统一中国的帝王。如果我抓了他,您该怎么惩治他?他的背后仍有百万大兵,杀了他,将会引来无数的仇恨。不杀他,把他放在哪里?只要他活在中原,对中原元朝的旧部就是一种旗帜。所以,还不如放了他。

既然苍天已经把天命给了您,洪武万岁。我徐达怎么可能造反,难道我不知道死活?

这个情节出自“江南四大才子”、与唐伯虎和文征明等人齐名的徐祯卿,他在《剪胜野闻》中说了这个故事。

野闻野闻,往往引来人们的兴趣。因为离奇,符合人们的常识和希望。以徐达在历史中的作为来看,这些野闻更像是常遇春能够干得出来的事情。徐达是万万不可能做得出来的事情。同时,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徐达也不会善终。

野闻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不真实的。清朝学者赵翼经过研究后得出了一个很简单的结论。他说,徐达从来没有故意放走元顺帝逃出北平、顺利北逃。包括徐祯卿那些人呀,都是听了民间故事、看了野史杂书,不好好说历史、看历史。他们连《太祖实录》都没看过,那上面早就说过这是朱元璋授意而为,不关徐达的事儿。

其实,徐达没有着急进攻大都可能的原因并非后世想象的那么复杂。

一者,谁也没料到元顺帝一听通州被攻占立刻撒腿就跑了;

二者,谁也没料到元大都那么容易攻破。包括徐达在内很多人都是准备“打硬仗”,因此,徐达召集元朝的通州官吏让他们去解决军问题,在通州进行修整后准备大战大都。

朱元璋盘算落空。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攻占元大都后,又开始收复陕甘地区、又在山西用兵,到了洪武三年(1370年),在中原地区的元朝残余力量已经基本被消灭。此时的朱元璋,也放弃了“闭关自守”等待元朝内部自我灭亡的可能。

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元主北逃后,东部、西部蒙古诸王们竟然没有趁火打劫。元主也没有去西部、东部诸王那里而是返回了老家。返回老家后,朱元璋面对的情况和先秦、秦汉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那么,朱元璋不可能让几百年的对峙重新出现,他希望为孩子们准备一个“完全”的时代。

从起初因为实力、敌人太多,造成顾此失彼状态下,先行放过元顺帝,以求元主在内部纷争中自我灭亡。变成了必须要趁大好形势、一鼓作气地消灭北元。因此,朱元璋下令各部奋勇追击、给我杀。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一鼓作气竟让一代名将徐达、李文忠等人尝到了大败的滋味。同时,整个明朝的头脑也冷静下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5334.html
上一篇二月河帝王系列小说中的邯郸府、德州府、长治府,历史上是否存在
下一篇人心散了,“纵”队不好带了——为何秦昭王中后期合纵再难有起色?

为您推荐

阿合马:元朝丞相,忽必烈宠臣,被30斤重铜锤砸死

阿合马:元朝丞相,忽必烈宠臣,被30斤重铜锤砸死

1282年,丞相阿合马迎接真金太子回京,王著从袖子中拿出30斤重铜锤,将阿合马的脑袋砸碎。阿合马,元朝平章政事,位列丞相,主管财政。忽必烈时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都是“理财”能手,结果都很惨。客观看待,阿合马很有能力,但元朝“儒臣”派与“理财”派斗争激烈,忽必烈又奉行扩张政策,阿合马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