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韩非子·和氏第十三

韩非子·和氏第十三

三、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及其悲惨遭遇

当然了,法术之士受到权势重臣和左右近臣的阻挠难以进言,他们的法术理想难以实现,这或许还不是最坏的结局。第三个段落,韩非列举了两个案例,说明法术之士即便是获得了重用,也往往难得善终,这才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

首先是吴起在楚国推行变法的故事。

13.3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贪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枝解于楚。

有关吴起的事迹,我们在之前的《难言》篇中有过介绍。

他原本出身于卫国左氏的一个富裕家庭,但为了获得入仕的机会,到处请托求人,结果被人骗了个倾家荡产,因此遭到了同乡的耻笑。盛怒之下,吴起一口气杀掉了三十多人,从此背井离乡,开始了四处漂泊的漫漫旅程。

离开卫国之后,吴起先是投到曾子门下求学,但由于母亲去世时不肯回乡奔丧,遭到曾子厌弃被逐出了师门。

随后在鲁国当地做官,又因为“杀妻求将”受到猜忌,不得不转而投奔了安邑,从而开启了他人生中第一个高光时刻。

当时魏国的当家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魏文侯,他看中了吴起带兵的能力,于是就让他放开手脚改革兵制,创立了一支令诸侯闻风丧胆的魏武卒。

吴起带领这支军队东征西讨,为魏国四面开疆、拓地千里,建立了不世之功。而他自己更是声名鹊起,获得了冲击魏国相邦宝座的机会,距离他离开家乡时立下的誓言只有一步之遥了。

然而,任由他吴起是一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兵法大师,在人心筑成的战场上终究还是技不如人。

魏文侯去世之后,吴起连续两次与相邦的位置擦肩而过,到最后又落入了王错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至于遭到魏武侯的嫌恶,最后不得不离开魏国,再次寻奔出路。

幸运的是,这一次,吴起又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二个知己,也就是楚国的当家人楚悼王。

说起来,吴起出走的这段时间,楚国刚刚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低谷,楚悼王也正面临着一场内外交困的巨大危机。

首先是对内方面,尽管早在楚武王当政时期,楚国就开始实行集权制改革,中国古代最早的县制也是由楚国率先开创的;然而经过春秋时代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当中原强国纷纷向集权制度转变的时候,楚国却出现了逆集权化的倾向,内部封君力量与日俱增,国内斗争形势日趋激烈,而国家综合实力则是江河日下,以至于战国纷争刚一开局,就发生了一场“盗杀声王”事件,雄心勃勃的楚声王一朝命丧,使得楚国又陷入了一场内乱之中。

事件发生后,王子类在与王子定的争夺中胜出,成功继承王位,是为楚悼(哲)王。但王子定并不甘心失败,不久后便出逃到晋国,打算借由三晋的力量反攻夺权,这就让楚悼王的王位坐得很不安稳。

其次是对外方面,早在楚悼王的祖父楚简王在位时期,楚国与三晋的矛盾就已经白热化了。当时赵、韩、魏合谋瓜分晋国,经过几十年的巩固发展逐渐强盛起来,纷纷产生了进军中原、撕裂天下的野心。

而此时的楚国也正好积极向北开拓,连年蚕食郑宋两国的土地,双方不可避免地就产生了一系列冲突,在这接连不断的冲突中,以楚国疲弱的国力,几乎很难占到三晋的便宜。

至公元前391年,韩魏两国联合出兵攻取了楚国在中原建立的据点大梁和榆关,打得楚军精锐尽丧,其主要将领鲁阳公、平夜悼武君、阳城桓定君、“三执珪之君”、右尹昭之竢全部战死,残军弃甲曳兵、犬逸而还。

其中的“三执珪之君”,含义非常模糊。有说法认为所谓“执珪”应当是楚国的最高爵位,又称为“上执珪”。而“三执珪”指代的就是前述的三位将领:鲁阳公、平夜悼武君、阳城桓定君,分别担任楚国的令尹、柱国和司马。而其后担任右尹的昭之竢,也算是国家级的领导人

如果这一解释属实的话,那就意味着在这一场战争中,楚国一下子就丧失了执掌政权的四位头部人物,由此对楚国政局产生的影响有多大可想而知。

战争的失利在楚国内部引发了剧烈分化,陈县人擅自接纳王子定,似乎预示着国内有人想与王室分庭抗礼,这就直接威胁到了楚悼王的地位。若不是有齐、秦两国对三晋的牵制,楚国很可能会再次迎来政权颠覆、乱局纷扰的时代。

面对这样一种艰危的局面,楚悼王日夜绸缪,可终究还是想不出什么破局之策,因此早就巴望着能有一个从天而降的治世能臣,来帮助自己整肃朝纲、收拾残局了。而吴起的出现,可谓是正逢其时、恰到好处。

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抵达楚国的第二年就被任命为令尹,从此掀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

在吴起看来,楚国政治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大臣太重,封君太众。”

也就是掌管权柄的大臣权势熏天、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王权;而拥有各种封邑的封建领主数量太多,减弱了楚王对地方的控制,侵蚀了君主的权益。

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这些大臣和封君就会肆意妄为,向上威胁君主的地位,对下残害辛劳的百姓,造成的结果就是国家贫穷、军队孱弱。就这样一个疲弱的国家,这样一支孱弱的军队,面对咄咄逼人的三晋联军,不打败仗那才叫没天理了。

吴起为此开出的药方,概括起来就是九个字:“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

“损有余”方面,吴起首先拿楚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开刀,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也就是明确楚国的土地和爵位不再世袭罔替,最多只能延续三代人就要收归国有了。

这还不算,对于三世之内还保留了爵禄的封君,吴起也不想让他们安安稳稳地在土地肥沃的楚国腹地坐吃山空,而是要“往实广虚之地”。也就是要迁到那些蛮荒落后的地区,让他们带领所属百姓开垦荒地、发展经济,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至于他们迁走后留下的土地,自然也要收归国有、划为郡县,由楚王任命官员进行直接管理,这就严重削弱了贵族手中的特权,让那些传统的封建领主无法凭借祖上的功劳坐享其成。

除此之外,对待现有的官僚系统,吴起也同样不手软。

他采取了我们如今很多大企业应对经济危机时常用到的手段:一方面大搞“裁员”,把那些无能、无用的闲散官员全部精简掉,把那些冗余出来的“不急之官”,也就是非必要的部门全部优化掉;另一方面,则是大力削减官员的“禄秩”,给楚国的公务员来了一次“集体降薪”。这样一来,就帮助楚悼王节省了大量的开支,国家自然也就富裕起来了。

而在“继不足”方面,吴起大约是想复制自己在魏国取得的经验,主要是把节省下来的费用转移到军费开支上,着力训练一批经过严格选拔、规范训练的士兵。这个目标一旦达成,必将在楚国大地上打造出另外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魏武卒”,楚国军队战斗力自然也就提升起来了。

这套改革措施实行没几年,楚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军事实力显著增强。吴起于是就带领楚国大军“南收扬越,北并陈蔡”,极大地扩展了楚国的版图;又“却三晋,西伐秦”,把楚国昔日的老对手打得落花流水,使得天下诸侯都对楚国的强盛产生了畏惧之心。

然而,现实对于吴起而言,实在太过残酷。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只持续了大概五六年时间,到公元前381年,随着楚悼王的溘然辞世,吴起的变法成果以及他自己的生命,也就同时走到了尽头。

那些因变法而利益受损的贵族群情激愤,在楚悼王的灵前射杀吴起,为此不惜损毁了悼王的尸体。新即位的楚肃王以国法治罪,因此而被夷平三族的据说有七十余家,可即便如此也依然无法平息对吴起的仇恨。不久之后,吴起的尸体被处以车裂的酷刑,其所推行的变法举措也全部废止。

四、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和最终命运

接下来,韩非又讲述了商鞅的事迹,说: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

商鞅与吴起同乡,都出身于卫国。不同的是,商鞅是根正苗红的公族子弟,其祖父是卫国的某一任国君,因此一般被称作公孙鞅

公孙鞅自小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但当时疲弱的卫国显然无法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故而早早地就背井离乡,去往定都安邑的魏国寻找机会。而为了跟当地的公族区分开来,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又被称作卫鞅

在魏国,他先是在公叔痤门下做了一个中庶子,也就是类似于领导秘书的职务。这个职位为他近距离观察魏国施行变法所取得的成就,客观地分析其中存在的弊端提供了极大便利,其理论功底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公叔痤很看重卫鞅的才华,临终前曾向魏惠王举荐卫鞅。与此同时,他担心魏惠王不肯听从,还建议说,倘若不能重用就一定要斩草除根,免得他被别国重用成为第二个吴起,反过来危害魏国。

不过,魏惠王大概不希望公叔痤的党羽继续垄断朝政,也不希望自己落下一个残杀贤能的名声,因此对他的建议一概未予理会。

卫鞅大概是从魏惠王的态度中感受到,自己再留在魏国也不会有什么前途了,心里很是感到有些落寞。恰好此时,远处西垂的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卫鞅于是就西去秦国寻找机会。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卫鞅在秦国开展了一场更为彻底的变法。他充分吸取了吴起的教训,在主持变法的时候,采取了循序渐进、分步骤推动的办法。

其中的第一轮变法,始于公元前356年

卫鞅首先制定了“什伍连坐之法”。他把秦国的百姓按照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的规模进行户籍编制,规定相邻的百姓有互相揭发检举的义务。也就是说,一家人出现犯罪行为,其余九家人必须出面告发,一旦检举事实得到确认,就可以获得等同于杀敌斩首的赏赐;而知情不报者,要处以腰斩的刑罚;窝藏“奸人”的,更是要按投敌之罪论处。

与此同时,商鞅还倡导“轻罪重罚”,对偷盗牛马者一律判处死刑,而对于我们现在看起来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往路上抛洒煤灰、走路迈的步子太大……也都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其次是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他出台了二十条鼓励垦荒的措施,奖励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而对工商业者课以重税,让他们无法通过商业活动获取利益,只能乖乖地回去种田养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颁布了二十等爵制度,按照前线斩首的数量来赏赐爵位,并给予相应的特权。上至公族贵戚,下至黎民百姓,想要获得爵位和特权,都必须在战场上建立相应的功勋,以使“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引导全国百姓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农业生产和作战立功上,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最后是统一思想、整顿官制。严厉打击儒家的复古思想,烧掉诗书经典以彰明法令,而且禁止一切议论新法的行为,不管你是持赞许态度,还是反对态度,只要听到有人议论新法,一律流放边城。在选拔官员时,禁止一切通过私门请托和奔走游说谋求官职的活动,让对国家有功和尽心从事耕战的人显达富贵。

公元前354年,秦国第一轮变法初见成效,此时又恰逢魏国围攻邯郸、齐国围魏救赵的世纪大战爆发,商鞅于是便趁火打劫,出兵攻取元里、少梁等城邑,收复了部分西河地区,甚至一度兵锋直抵魏国旧都安邑。

但由于桂陵之战魏国并未伤筋动骨,等反应过来之后,接连打败了齐宋卫三国联军,同时反攻秦国迫使其求和,商鞅这次的小试牛刀也就到此为止了。

公元前350年开始,从左庶长升任大良造的商鞅,又展开了更加系统全面的第二轮的变法。

经济方面,商鞅仿照三晋旧制,在秦国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大亩制,同时统一度量衡,颁布标准量器,并按照人口征收军赋,进一步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政治方面,迁都咸阳、重修宫殿,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设置县令、县丞、县尉等官职,对地方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文化方面,推动移风易俗,改变残留的戎狄风俗,规定男子成年必须分家另立户口,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强化了秦国的君主集权程度,使得秦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对比楚国有了更为显著的提升。

而当这一轮变法成果得到基本巩固的时候,又恰逢公元前342年,魏国围攻韩国新郑、齐国围魏救韩的另一场世纪大战爆发,魏军主力在马陵道被全歼,大将庞涓兵败自杀,魏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整体国力也跌入了谷底。

当此之时,诸侯各国纷纷落井下石,相继派出大军侵扰魏国边境,秦国当然也不能落了下风,也在西河地区攻城略地。魏惠王自知打不过东方的齐、赵等国,因此就于公元前341年,回过头来找秦国的麻烦,却没承想如今的秦国早已不同往日。

在商鞅的带领下,秦军非但打败了魏军、擒获了主将公子卬,还迫使魏国把整个河西地区割让给了秦国,使得半个世纪前“吴起收泣于岸门、痛西河之为秦”的预判成为现实。

卫鞅也凭借此战的功劳,获封商於之地十五邑,并被人尊称为“商君”。而魏惠王则是愧悔万分,不无痛心地说道:“只恨当初不能用公叔痤之言啊!”

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二十一年,终于改变了秦国积贫积弱的面貌,使其一夜之间便跻身于豪强之列,秦国国君的地位也得到了稳固。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三年后,支持他推行变法的秦孝公便与世长辞了。而商鞅也因推行变法时动了别人的奶酪,触犯了太多旧贵族的利益,很快就步吴起的后尘,于秦惠文王即位后不久,受到群情激奋的秦国公族诬陷,最后落了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五、法术之士为什么往往难得善终?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枝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

对比吴起和商鞅的遭遇,从个人命运的角度考量,可谓是殊途而同归。

吴起在楚国推行变法,结果他自己被旧贵族们射杀在楚悼王灵前,随后尸体又被群情激奋的楚人肢解,其结局不可谓不悲惨。

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结果他自己受到诬陷被迫举兵自卫,但还是没能逃脱“作法自毙”的下场,最后兵败被杀,尸体也同样遭受了车裂的酷刑。

从变法的成效来看,二者可谓是有着天壤之别。

吴起的变法让楚国强盛一时,但最后却人亡而政息,所推行的变法举措被全部废止,楚国从此盛极而衰,局势愈发削弱混乱。商鞅的变法快速推动了秦国的崛起,他本人虽遭遇不幸,但人亡而政举,所有的法治思想和变法举措都被秦惠文王忠实地继承了下来,秦国因此而得以富国强兵,从此成为战国中后期中原政治秩序的主导者。

从这些影响来看,无论是吴起的变法,还是商鞅的改制,对于君主而言都产生了巨大的收益,这足以证明他们的主张都是正确的、合理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可为什么到最后都没能善终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些举措实在“不得人心”。

首先是过去掌握政权的贵族们,他们被剥夺了特权,日子过得不如以往舒坦了,当然就会认为法治是有害的。

就比如吴起的变法,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而且还要把现有的封君全部迁往“广虚之地”,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制度,贵族们自然是不乐意的。

商鞅的变法也是一样,他完全废除了世卿世禄制,颁布了二十等爵制度,让全国所有的臣民,哪怕是公子王孙也必须真刀真枪地上战场博取富贵,这谁能受得了?

按理来说,法家改革者推行变法,大力削夺贵族特权,积极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老百姓对这些举措应该会很欢迎吧?

但事实却恰好相反,法家改革的目标是富国强兵,其根本目的是为君主集权服务的,因此变法的举措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也同样不友好。

就比如吴起的变法,又是大搞裁员、又是集体降薪的,让楚国基层公务员怨声载道,一不留神饭碗都丢了。

对待底层百姓,他改变了楚国“两版垣”的传统营建标准,强行让楚国的建筑规格跟中原接轨,这就让整日里被拉去服劳役的百姓们叫苦不迭。

商鞅的变法更霸道,他一系列“轻罪重罚”“什伍连坐”的制度实在太过严苛,让老百姓人人自危,以至于就连每天出门究竟先迈左腿还是迈右腿,迈开的步子有多大都得费心琢磨半天,否则一不小心就犯了重罪。

他颁布重农抑商的措施,让老百姓无法通过商业活动获取利益,只能乖乖地回去种田养蚕。可即便是回乡种田了,他还要设立各种绩效考核和劳役分配制度,规定男子成年必须分家另立户口,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让人们即便是想躺平摆烂得过且过都不行。

因此,对待这些变法先锋捣鼓出来的新制度,不仅传统贵族、各级官吏恨意难消,就连普通百姓都恨得牙根痒,恨不得把他们全都给生吞活剥了。

贵族大臣痛恨法律,平民百姓厌恶管制,变法者在国内没有任何群众基础,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君主的信任,最后的下场能好在哪里去?

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些问题并不独独存在于楚国、秦国这些经历过变法的国家,在那些变法不彻底的国家更是积重难返。因此,以上的判断完全可以推而广之,在任何国家都能生效。

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

如今的诸侯列国,社会风气大同小异,几乎所有掌握权柄的大臣都目光短浅、贪图权势,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安于眼前混乱的时势。这种风气比秦孝公时期的秦国,和楚悼王时期的楚国还要严重,在这样的国家推行变法本身就难于登天。

而让问题更雪上加霜的是,吴起和商鞅的遭遇再惨烈,毕竟也有过高光时刻,在他们的背后,毕竟还有楚悼王和秦孝公的支持。可如今在位的各国君主,他们对法术之士的信任,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楚悼王和秦孝公的。

在这样一种下无群众基础、上无君主信任的两难局面下,你又怎么能够指望法术之士冒着吴起、商鞅那种被分尸的危险,去颁布推行自己的法术主张呢?

也正因为如此,当今天下才会如此混乱不堪,而诸侯之君却没有一个能力挽狂澜,担当得起成就统一天下的霸王伟业。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啊!

六、和氏全文要点回顾

好了,总结《和氏》全文要点,韩非大体上阐述了两方面的观点。

第一部分内容,重点在于说明“有道者”向君主进言之难。

韩非创作了一篇“和氏献璞”的寓言故事,通过献玉者、玉工和君主的隐喻,指出了法术之士难以得到重用的原因。

珍珠美玉从来都是为人君者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东西,有人向君主献出宝物,就算最后被证明是夸大其词了,也不会对君主构成什么危害,按理来说不应该有什么风险才对。然而,在既得利益者的阻挠下,和氏捧着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献给君主,竟然也变成了一场风险系数极高的冒险行为,以至于三次献宝,两次被当成了骗子,还被君主砍掉了双脚,到最后苦熬了五十多年、哭瞎了一双眼睛,才勉强得到君主的认可。

向君主进献一个具有实物价值的宝玉尚且如此艰难,更何况是向君主进献无形价值的法术之士呢?

一方面,法术之士推行变法,必然会触动除君主之外所有人的既得利益,这些人自然就会扮演“玉工”的角色,千方百计阻挠变法,这就注定了法术之士必将面临排山倒海的反对声浪;而另一方面,尽管法术的价值远高于和氏璧,但君主对于法术的追求却远没有对和氏璧那么热心,自然也就不能排除一切干扰支持变法了。

在这种局面下,光凭法术之士一己之力,就算是奋战到死,他们所倡导的法术也很难坚决推行下去,其结局一定是悲惨的。因此,掌握了法术的“有道者”之所以还能存活于世,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法术还没有进献给君主罢了。

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则是重点阐述“有道者”施行变法后的处境之难。

当“有道者”将法术献给了君主,且得到了君主了认可、获得了君主的重用,最后等待他的也必将是难以善终的结局。

作者先是列举了吴起、商鞅的事例,并借此指出:“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这足以证明他们的主张是正确的、合理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可为什么到最后都没能善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些举措实在“不得人心”。

法术之士唯一的服务对象就是君主,施行改革唯一的目标就是富国强兵。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们会从根本上动摇封建制度,削夺传统贵族的特权,减少现任官员的收益,在君主至上的框架之内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让守旧贵族和官僚集团怨声载道;也会“编户齐民”奖励耕战,搞“轻罪重罚”“什伍连坐”,用严苛的手段把士民工商全都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让所有百姓都叫苦不迭。

贵族大臣痛恨法律,平民百姓厌恶管制,他们都将变法者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

变法者在国内没有任何群众基础,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君主的信任,一旦最后的靠山也失去了,最后不得善终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文章的最后,韩非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担忧,认为以上问题早已是诸侯列国的通病,变法者早就成了全体臣民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为人君者却没有支持变法的魄力,这就使得法术之士孤立无援,自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推动变法 —— 这才是当今天下混乱不堪,却没有人敢于铁肩担道义,成就统一天下霸王伟业的根本原因所在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8085.html
上一篇八路军团长路遇敌人一个营,笑着迎上去:让你们营长过来
下一篇读书·读史·读经典|北宋真正的孤勇者王安石

为您推荐

连载丨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

连载丨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

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收集整理 庞国翔清光绪十六年,钟云舫所撰《足邑教案论》在四川引起强烈反响。他揭露了帝国主义荼毒我百姓的滔天罪行,提出“西人之衅,万不可开;西人之来,万不可止;西人之教,万不可灭”。他支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知识。他还将儿子送到外国留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