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王安石得到宋神宗支持,主持变法,为何最终被罢相?

王安石得到宋神宗支持,主持变法,为何最终被罢相?

1067年正月,宋英宗病死,他的儿子宋神宗继承皇位。面对积贫积弱的困境,年轻的宋神宗决心要进行改革。于是在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让他负责变法事宜,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就此开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王安石先后两次被免去职务,最后甚至退休在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阻力重重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提出了许多改革时弊的政策,但是遭到了朝中守旧派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上书,不仅攻击新法,甚至攻击王安石本人,说他“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结果被宋神宗外放;翰林学士范镇“三疏言青苗,夺职致仕”;“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

司马光是王安石的好友,他先后三次给王安石写信,对新法提出批评,结果也惹怒了王安石。此外,“史刘述、刘琦、钱顗、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胡宗愈皆不得其言,相继去”。1070年,宋神宗又任命王安石为宰相,但是朝中依然还是有不少人反对变法。

二、首次罢相

1074年,北宋境内爆发了严重的旱灾,饥民流离失所,引发了宋神宗的忧虑。与此同时,宋神宗与王安石之间也发生了矛盾,他不再对王安石言听计从。原因也很简单,王安石及其党羽提出了一些加强相权的建议,但都遭到了宋神宗的严词拒绝。比如,有人提议将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二为一,这就引起了宋神宗的不满。

王安石的性格比较强势,“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不少降辞气”,即使在宋神宗面前也是如此。换言之,宋神宗与王安石之变的问题就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随着旱灾的爆发,人们纷纷攻击新法,“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就连太皇太后、皇太后都对宋神宗说:“安石乱天下。”于是在这年四月,王安石被罢相。

三、再次罢相

王安石虽然被免去宰相,但新法仍在推行之中。不过变法派内部却发生了斗争,被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吕惠卿忘恩负义,居然想利用一些案件来对付王安石。韩绛得知此事后,秘密奏请宋神宗召回王安石。于是在1075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但是此时,变法派内部的斗争非常激烈,新法的推行更加困难。

另外,王安石也感觉到宋神宗的对他信任大减,许多事情都不再听他了,“只从得五分时也得也”。所以第二次拜相后,王安石多次提出辞职。1076年,王安石的独生子病死,这对王安石的打击很大,“尤悲伤不堪,力请解几务”。宋神宗对王安石也感到厌烦,同意了王安石的请求。1085年,宋神宗病死,新法尽废。第二年,王安石病死于南京,终年66岁。

参考资料:1.《宋史》;2.《续资治通鉴长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70596.html
上一篇米店老板用阴阳秤做生意赚昧心钱二十年,儿媳做法令人称赞,名扬后世
下一篇贵为皇帝也会认错?为何万人之上的皇帝还要下罪己诏

为您推荐

北宋灭亡后汴梁多次易手,南宋为何两度光复汴梁城,又两度丢失?

北宋灭亡后汴梁多次易手,南宋为何两度光复汴梁城,又两度丢失?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在“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之后,宋朝便就此失去了京师汴梁。实际上,从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期间,京师汴梁曾先后两次重归南宋。那么,南宋是如何两次收复汴梁,又是如何丢失的呢?金军北上撤出中原后,汴梁落入伪楚政权手中“靖康之变”中,金军虽然攻破了宋朝都城
当“祖宗之法”遭遇“得君行道”:北宋的政事和史事

当“祖宗之法”遭遇“得君行道”:北宋的政事和史事

袁春希/访并文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北宋历史中的政争与权力的交叉,不仅发生在现实世界,还有来自理想世界与道德观念的交锋。北宋在政治与军事上的积贫积弱,作为一种背景,也凸显了这种交锋的激烈。然而这种交锋势必借助于最高权力的选择。这使得当时的士大夫有了“得君行道”与“以天下为己任”的幻想,也
连载丨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

连载丨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

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收集整理 庞国翔清光绪十六年,钟云舫所撰《足邑教案论》在四川引起强烈反响。他揭露了帝国主义荼毒我百姓的滔天罪行,提出“西人之衅,万不可开;西人之来,万不可止;西人之教,万不可灭”。他支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知识。他还将儿子送到外国留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