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管鲍之交”不仅是“知音”“知心”,更是“知志”

“管鲍之交”不仅是“知音”“知心”,更是“知志”

智慧哲思、人性善恶、爱与正义、良知道德……这些基础的命题也同样来源于人类最初被认知的事物当中。著名学者鲍鹏山便从“典故”出发,一探这些命题的究竟。

《典故中的中国》选取9个中华传统中有代表性意义的典故,从源头上为我们揭示了中国人如何认识人与宇宙的关系,如何理解人与我的关系,如何开始个体的自觉,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存在等。从这些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过去,也可以看到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今天,小艺君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典故中的中国》的一段节选。

管鲍之交:中国式友谊(节选)

文/鲍鹏山

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牙,鲍叔牙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牙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牙谋事而更穷困,鲍叔牙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牙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牙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牙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牙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

管仲的横空出世,绝赖于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鲍叔牙。他一生事迹中,最为中国人熟知的,贩夫走卒都津津乐道的,甚至不是他的霸业,而是他和管仲的交往。没有这个人,管仲出不来。《韩非子·说林下》记载:

鲁人拘管仲而效之,鲍叔言而相之。故谚曰:“巫咸虽善祝,不能自祓也;秦医虽善除,不能自弹也。”以管仲之圣而待鲍叔之助,此鄙谚所谓“虏自卖裘而不售,士自誉辩而不信”者也。

韩非的意思是:管仲当然厉害啦!但是,没有鲍叔牙,他出不来。

这就要讲到一个典故了:管鲍之交。我们直接看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牙,鲍叔牙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牙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牙谋事而更穷困,鲍叔牙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牙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牙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牙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牙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

按照今天的文章分段法,《管晏列传》可分为五小段,这是前三段。看这前三段,你觉得司马迁这是在给管仲作传吗?不,这是在给鲍叔牙作传呢!三百多字,鲍叔牙的名字出现了十六次,而传主管仲的名字,只出现了八次。更重要的是,每一段的重点,都是鲍叔牙;尤其第二段,借管仲之口,讲述鲍叔牙对他的种种关照提携,简直就是一篇“鲍叔牙赞”!

更有意思的是,管仲传竟然不交代传主管仲的承绪后代,而交代鲍叔牙的子孙繁茂,此诚乃太史公“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

管仲感激万端说鲍叔牙与他交往的这一段,我简单梳理一下:

管仲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牙经商,分财利时管仲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财,而是认为管仲生活贫困,只能如此。

管仲曾经为鲍叔牙谋划事务,结果却使鲍叔牙陷入更大的困境,但鲍叔牙不认为是管仲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不是管仲的责任。

管仲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君主免职。但鲍叔牙不认为这是管仲没有才干,而是认为管仲没有遇到好时机。

管仲曾多次上战场作战,又多次临阵逃跑,但鲍叔牙不认为是管仲贪生怕死,而是认为管仲家里还有老母,管仲丢不下。

公子纠谋求做齐国国君失败,与管仲一同辅助公子纠的召忽为公子纠而死,管仲不愿意就这样死了,宁愿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无耻,而是认为管仲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鲍叔牙不仅不认为管仲忍辱不死是无耻不忠,还救了他一命。《左传·庄公九年》记载:

鲍叔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公子小白回到齐国即位了,鲍叔牙率兵攻打鲁国,要逼鲁国杀死和他争位的公子纠以消除隐患,鲍叔牙带领军队到鲁国,对鲁庄公致辞说:“子纠,是我们国君的亲属,就请贵国国君诛杀他。管仲、召忽,是我们君王的仇人,请交给我们,让我们称心快意地处置他们。”于是,鲁国杀了公子纠,召忽殉死自杀,管仲被鲍叔牙带回,到了齐国堂阜,就解开管仲的枷锁,让他自由了。

鲍叔牙不仅救了管仲,让他回国,还推荐他做新君的相。要知道,这本来是鲍叔牙自己的位子,《左传·庄公九年》接上面的引文还有两句:

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公从之。

意思是说:回国后,鲍叔牙向桓公秉报说:“管仲的才能高过高傒,可以让他辅佐君王。”高傒是谁?高傒是齐国的老贵族,与小白关系极好,小白能回国抢到国君之位,外有鲍叔牙,内有高傒。鲍叔牙自己不做相位,想必高傒也就没有什么话说。结果是,齐桓公答应了。

《左传》记事简略。对于杀己仇人,小白哪里能那么大度?这中间,有着鲍叔牙的一番剖肝沥胆的劝诫。

汉朝韩婴所著的《韩诗外传》卷十载鲍叔牙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的时候说:

臣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柔爱,臣弗如也;忠信可结于百姓,臣弗如也;制礼约法于四方,臣弗如也;决狱折中,臣弗如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士卒勇,臣弗如也。

管仲的这五个优点,我们在管仲此前的各项经历中,看不出来,但鲍叔牙知道,这是眼光;鲍叔牙一下子说出自己五个不如管仲的地方,不惜自贬以抬高对方,这是胸襟。

很多时候,看出别人的能力优点,只是第一步。能否举荐他甚至使之超越自己,则需要胸襟。后来战国时魏国的公叔痤,也看出了商鞅的才能,但是他出于私心,直到自己临死,才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公叔痤所缺乏的,就是鲍叔牙所具备的。两个“叔”,差距很大。

其实鲍叔牙并非无能之人,也不是置身事外之辈,齐桓之霸业,管仲固然有首功,但也少不了鲍叔牙的辅佐。《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载苏代言曰:

昔桓公之霸也,内事属鲍叔,外事属管仲,桓公被发而御妇人,日游于市。

《韩非子·难一》也有“昔者齐桓公两用管仲、鲍叔”之言,可见,鲍叔牙是深度介入齐桓霸业的人物。齐桓霸业,有管仲的一半,也有鲍叔的一半。

鲍叔牙之所以自贬,那是为了相对地抬高管仲。这种胸襟,确实古今无两。

好,再看《列子·力问》的记载:

鲍叔牙谓桓公曰:“管夷吾能,可以治国。”桓公曰:“我仇也,愿杀之。”鲍叔牙曰:“吾闻贤君无私怨,且人能为其主,亦必能为人君。如欲霸王,非夷吾其弗可。君必舍之!”遂召管仲。鲁归之,齐鲍叔牙郊迎,释其囚。桓公礼之,而位于高国之上,鲍叔牙以身下之,任以国政,号曰仲父。桓公遂霸。

韩婴《韩诗外传》所记,是鲍叔牙用自贬的方式抬高管仲,这一段则是鲍叔牙给齐桓公讲政治伦理:从君主的角度讲,“贤君无私怨”,以国事为重;从臣下的角度讲,“人能为其主,必能为人君”,像管仲这样为公子纠尽心尽力的人,也一定能为国君尽心尽力。接下来的文字,又是管仲叹曰:

吾少穷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大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最后是作者的评价:

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

其实,还有一个人,也这样理解管仲,那就是他去世一百多年以后的孔子。《孔子家语·致思》这样记载:

子路问于孔子曰:“管仲之为人何如?”子曰:“仁也。”

子路曰:“昔管仲说襄公,公不受,是不辩也;欲立公子纠而不能,是不智也;家残于齐,而无忧色,是不慈也;桎梏而居槛车,无惭心,是无丑也;事所射之君,是不贞也;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是不忠也。仁人之道,固若是乎?”

孔子曰:“管仲说襄公,襄公不受,公之闇也;欲立子纠而不能,不遇时也;家残于齐而无忧色,是知权命也;桎梏而无惭心,自裁审也;事所射之君,通于变也;不死子纠,量轻重也。夫子纠未成君,管仲未成臣,管仲才度义,管仲不死束缚,而立功名,未可非也。召忽虽死,过与取仁,未足多也。”

子路问了孔子一个问题:“管仲的为人怎样?”孔子回答:“仁也。”

可是子路不服。他说:“管仲游说齐襄公,齐襄公不听从,说明管仲没口才。他想立公子纠为国君却没能成功,说明他没有才智。家人在齐国遭到杀害他没有忧伤,说明他没有仁慈心。带着镣铐坐在囚车上他毫不羞愧,说明他没有羞耻心。侍奉自己曾经用箭射过的国君,说明他不坚贞。召忽为公子纠殉死而他不死,说明他不忠诚。这样的人难道可以称为仁人吗?”

言之凿凿,在子路眼里,管仲一无是处。可是,对管仲的上述问题,孔子是怎么看的呢?孔子说:“管仲游说齐襄公,齐襄公不听从,那是襄公昏聩。他想立公子纠为国君却没能成功,那是时运不济。家人在齐国遭到杀害他没有忧伤,那是他知道审时度命。带着镣铐坐在囚车上他毫不羞愧,那是他能把握自己。侍奉自己曾经用箭射过的国君,那是他知道随机应变。召忽为公子纠殉死而他不死,那是他知道轻重。”

这段对话和《论语》中所记的子路、孔子对待管仲的态度是一致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孔子为管仲辩护的态度是一致的、坚定的,不同流俗的。

管仲的知音,有两个:他生前是鲍叔牙,他死后是孔仲尼。一个给了他生前的事业,一个给了他死后的评价。

《典故中的中国》

鲍鹏山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典故中的中国》为“九说中国”丛书之一种。诸子研究学者鲍鹏山从典故入手,直达中华文明的肌理源头,探究人类文明“轴心时代”所建立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情感世界和行为方式。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66116.html
上一篇44年,蒋介石:你们只需要守衡阳14天;34天后,方先觉:援军呢?
下一篇商朝的王后-妇好

为您推荐

齐桓公误用小人,死得凄惨,管仲这四个字一语中的!

齐桓公误用小人,死得凄惨,管仲这四个字一语中的!

管仲时日不多,一天,齐桓公去探望他。一番长谈后,齐桓公愁容满面地离去,管仲一声长叹:“小白怕是不得好死呀!”而此时的齐桓公,坐在马车里,叹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管仲了,唉!”齐桓公有情有义,可管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