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日本为啥要打甲午战争?谋英国认同傍大款,甘心做打手

日本为啥要打甲午战争?谋英国认同傍大款,甘心做打手

1854年,美国在打开日本的门户后,逼迫日本签订各种不平等协约以来,诸列强也是如法炮制。在此情况下,日本就希望“脱亚入欧”,让自身也成为列强。

成为列强自然要一步步地来。为此,日本提出:希望用开放国内市场、按照西方模式制定日本法律法规、逐步废除领事裁判权以及放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接受“外国审判官制度”制度等。但这些显然换不来列强的尊重、认可。日本需要一场战争,让他们重视自己。

日本傍大款的冲动很强烈:先榜美国,但老美实力不够,后来看中了英国

日本想获得发展、尊重,需要一个强大的盟友。以日本的国土范围、资源情况、技术能力、军事武器、资金支持看,日本不要说对外入侵,就是自保其实还很难。所以,日本上下希望尽快成长。“傍大款”就是一种最好、最快捷、最实用的方式。与大款在一起,别人就要高看你一眼。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更何况国家乎!

美国在当时论实力、论国际影响都不行,位在英国、沙俄、法国之后,就是新起的德国、廉颇老矣的西班牙,其国际影响力、军事实力都要在美国之上。所以,日本把目光放到了英国身上。但当时,英国在亚洲已经有了印度作为大陆的基地。

在亚洲的重要国家主要有奥斯曼帝国、中国、印度,中国和日本都是东亚大国,而自1840年以来,在经济、政治上最大的利益源就是中国,因此,英国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更倾向于中国。在此情况下,日本就需要向英国做出一种表现:我们成为朋友、盟友吧,我比中国更有用!

某种程度上,甲午战争其实更是一种日本希望走出东亚,赢得世界第一强国认可,两国结盟更利于日本快速发展的“表现”战!

英国和日本快速结盟的关键是沙俄

英国在当时的19世纪的世界,虽然是世界第一强国,但不是“唯一”。论实力,沙俄、法国、德国都能有与之一拼。在当时,沙俄是英国世界范围内的第一强敌;德国是发展最迅猛的国家;法国则与英国竞争最久远,可正是因为久远,双方互相知道对方的根底,制度又比较接近、交往又比较亲密,所以,英国和法国虽然是一种竞合关系。

英国从南向北,以印度次大陆北上;沙俄占据中亚向南在我国新疆相遇;英国自东南亚北上,沙俄则从强占的我国外东北南下,觊觎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

在亚洲,两强在1880年代就已经在鏖战,晚清政府一方面在对外交往上、经济和政治上与英国关系亲密;一方面又联络沙俄政权。所以,英国对清廷的并不满意。

英国其实更需要的是打手!

最终,英国政府面对沙俄和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特别是朝鲜半岛的势力争夺日趋激烈,英国政府选择了日本。

甲午战败的原因很多,我方在外交语言上输给日本,让英国觉得与日本打交道更顺畅

因为需要表现,因为历史夙愿,因为要成为列强,中日之间的战争在所难免。但为了向世界表明,日本已经学会了“如何成为列强”的方式——颠倒黑白的侵略。所以,我们更值得做你们的朋友。

在日本精心打造下,甲午战争中的清政府,被打造成朝鲜半岛奔向文明世界的障碍,日本则作为“解放者”从中国的宗主国“魔掌”中解救出来。我方从上到下对这种舆论战却毫无感觉。以“高升”号事件为例,我方竟然没能借此塑造“舆论”攻势,让日本反而成为“光明”的一方。

我国自认为有理,秉持着“公道自在人心”的理念,懒得与日本搞这些花样。例如击沉“高升号”事件,中国驻英国公使龚朝媛告知李鸿章,应该利用此事扭转舆论不利的状况。

但李鸿章、清廷对此并不理睬,只是坐等英国因为“高升”号事件中英国船只被击沉而肯定会对日本兴师问罪,那时中国就可以“不战而胜”的想当然。李鸿章空谈自己懂西方、懂国际法,与敌舌战似乎西方门清,但在关键问题上却对此毫无知觉。

结果,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韦斯特莱克在8月3日的《泰晤士报》上公开为日本辩护,从“国际法”角度说日本并非违法者。结果,我方舆论越来越被动。

日本要向西方世界展示“日本已经成为文明国家,已经脱离落后的亚洲而成为欧洲的一员”。日本首先聘请美国记者帮助公关,例如《东京时报》(英文版)编辑美国人豪斯。在甲午战争中,美国和日本关系紧密,毕竟首先入侵日本的就是美国。因此,日本首先把舆论打造的目光放在美国人身上。经过努力,美国媒体对日本赞扬性论调更多些。

例如,1894年7月24日,美国的《旧金山考察家报》就说“文明世界的同情心将与日本同在。他是远东地区最为积极进取的国家,而中国则是一个腐朽落后的野蛮过度,把更多的美好祝愿送给日本是情理之中的,因为日本广受喜爱,而中国则备受憎恶。”

同时,日本通过驻英法的大使买通了西方大报并对17名外国随军记者(英国8人、美国5人、法国4人)进行公关。

同时,日本派出大量“从军记者”,从鼓舞己方士气、宣传己方人道等角度拍摄照片、写新闻报道。

同时,日本间谍化妆成中国各行各业的人,以中国人的身份、少数民族身份,挑拨中国国内各民族的民族关系。比如在西北有的人就专门去少数民族地方以汉人的身份去挑事;或者以汉人的身份发放写文章或散发传单,说是我们来帮助你们推翻鞑靼人统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甲午战争可以从多方面探讨我们的不足,劣于进行舆论战就是老大难问题。在国际舞台上,如果不能获得舆论战胜利,问题其实是非常致命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72572.html
上一篇沈阳故宫挂门神 再现清宫新春习俗
下一篇波兰提天价战争索赔是何种“政治话术”

为您推荐

海镜号炮舰,甲午战争中被日军俘虏,后来归还大清

海镜号炮舰,甲午战争中被日军俘虏,后来归还大清

清末中日两国于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无论海战还是陆战,大清均是一败涂地。其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舰船除了被击沉的以外,还有一些被日军俘虏。而被俘的舰船绝大多数为日本所用,只有几艘小舰船战后归还了大……
甲午战争十年之前,日本对大清朝有多畏惧

甲午战争十年之前,日本对大清朝有多畏惧

好久之前写了咸丰皇帝的故事,总感觉余犹未尽。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整个晚清政治,都是咸丰一朝的延续。比如洋务运动,是1861年咸丰十年开始的,到1894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
甲午战争前后,清朝政府做了什么?

甲午战争前后,清朝政府做了什么?

1894年7曰25日上午,在朝鲜丰岛海域发生了一场海战,拉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序幕。而这场战争,也改变了这两个国家的命运。     中华大地自古以来物产丰富,茶叶、瓷器、丝绸等都是西方社会趋之若鹜的产……
第一个被暗杀的日本首相和甲午战争

第一个被暗杀的日本首相和甲午战争

日本实行内阁制首相,前首相,也是首相。伊藤博文比李鸿章小18岁,年轻时,一值视李鸿章为追赶目标。伊藤博文代表的是日本,李鸿章代表的是大清帝国。即日本一直视超过我中华为追赶目标!日本作为一个国家有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