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如果朱标太子的嫡长子不死,朱棣会造反吗?

如果朱标太子的嫡长子不死,朱棣会造反吗?

朱标不死,朱棣会造反吗?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就算朱标的大儿子朱雄英不死,朱棣也一点机会也没有。

这个孩子真有这么大的威慑力?朱雄英又是谁?

前段时间有部比较火的剧—《山河月明》提到了他,这应该是第一次把这个人物搬上荧幕。朱雄英用“含着金汤匙出生”来形容都感觉差之千里,为啥这么说呢。

他爷爷是朱元璋,他爹是朱标,他外公是常遇春,他舅舅是蓝玉,他是淮西勋贵的掌上明珠,是真真正正的嫡长子。

老朱是怎么欢迎他到来的呢,直接封他为皇太孙,那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且名字独立于朱家族谱起名制之外,你看像朱允炆、朱允熥等都是按照五姓的顺序进行起名的,而朱雄英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足见老朱家对他的重视。

至于说朱雄英到底是因为什么夭折的,史书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不过第一排除的就是电视剧中所说的天花,因为天花本就是传染病,虽说来病很是迅猛,但是几乎都存在传播过程的。像清代就存在过几次天花肆虐的情形,像康熙帝都说他为啥能当上皇帝,就是因为他得了天花没死的缘故。所以朱雄英死于天花,这可以排除掉。

有人说他成为了内宫争名逐利的牺牲品,说朱标有两个妃子,一个是太子妃常氏,朱雄英的母亲,一个是侧妃吕氏,朱允炆的母亲。而朱标太子又一直喜欢吕氏,厌恶常氏,雄英和常氏死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她,它肯定会被扶上正妃的位置,那么朱允炆就成为嫡长子的皇太孙。这个可能性是存在,又或者真是感染恶疾突然夭折了。

那么为啥说朱雄英在,朱棣也没有一丝机会。太子朱标认为他是一个儒雅之人,他的手腕也是及其高的,不然也不会在他老爹北上的时候,能够监国稳定安定大后方,甚至将淮西勋贵骄兵悍将的代表蓝玉打得皮开肉绽。而作为朱标和常遇春的外孙,朱雄英必然是淮西勋贵依附的对象。

相比朱允炆就普通得多了,他外公就是一个文官,和淮西勋贵没有一点关系。如果当年朱雄英死后,朱元璋将朱雄英的胞弟朱允熥立为皇太孙,届时淮西勋贵也不会被大清洗,当真正削藩的时候,也不至于没有良将能用。

其实本质还是落在对淮西勋贵如何处理的问题上,毕竟朱元璋就是靠淮西勋贵起家的,镇不住他们后果不堪设想。朱标和朱雄英留一个,都不会有朱棣什么事了。

朱标是朱元璋花了所有精力培养出来的接班人,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优秀的皇太子了,第一个都可以培养得这么出类拔萃,现在明朝也开国了,有更多的精力、资源和平台用在培养朱雄英上,师资力量也相当到位。这些因素一起作用,如果朱雄英没死,他难道会比朱标太子弱?

但历史只有必然,没有如果。事实就是朱棣造就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藩王逆袭成功的案例,也创造了明朝又一盛世—永乐盛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9715.html
上一篇世修降表衍圣公?孔圣人的后辈,为何沦为笑柄?
下一篇吉利学院三下乡团队探寻四川革命起源,一腔热血写忠诚

为您推荐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为了让朱家子孙活下来,不再自相残杀,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一旦称帝,老朱家血流成河,朱棣可不想看到。一、朱棣皇位“来路不正”,需要树立榜样,明确继承原则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北平以800兵马叫板侄子建文帝,并夺取了明朝江山,是藩王武力夺权的典范。朱棣叫板建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三个特殊的卫所统称,其部队都是装备精良的蒙古铁骑,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三个羁縻卫所。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要推翻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时朵颜三卫对朱棣帮助很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却在第三次远征漠北时期,顺道剿灭了朵颜三卫,这又是为何?其实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算是他在位期间的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