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战国时代的六国老百姓,真的支持六合一统么?现在的你又支持么?

战国时代的六国老百姓,真的支持六合一统么?现在的你又支持么?

【战国时代的六国老百姓,真的支持六合一统么?】

不知道您是否想过这个问题:当时山东六国的普通老百姓,究竟是怎么看待秦国的六合一统的?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

历史给出过几个“实例”。

一是引发长平之战的“上党降赵”,当时上党地区的韩国百姓,听说国家要把上党割让给秦国,纷纷表示绝不愿意当“秦民”,如果能选择,还不如当“赵民”。

后来王龁进攻上党,老百姓集体润赵,算是真正的“用脚投票”。

鲁仲连给出过更明确的答案:“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於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秦国这个国家没礼貌、崇尚“砍头”,实际是把老百姓当奴隶使用,反正我鲁仲连宁愿死,宁愿投海,也绝不会当它治下的百姓!

估计鲁仲连没再活四十年,历史没给他是否有“真香”可能的验证机会。

齐国灭亡、田建在“共”地饿死后,齐国老百姓编了首歌谣:“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都怪你用人不当,现在饿死了吧?你要是早和其它国家一起合纵反抗,能会有今天么?

虽然不能完全实锤,但总归能看出端倪,齐国老百姓对于亡国还是有遗憾甚至不满的,而这个不满,除了针对田建,当然也暗含秦国。

另一个事件给出了解释。韩国灭亡数年后,发生了“新郑反”,就是原韩国都城新郑爆发了反叛活动,估计是新政策对“亡国奴”很不友好,老百姓扛不住,冒死造反。

从正常情理来说,一个国家被灭了,这个国家原老百姓的政治待遇,肯定要低于战胜国的百姓,实质属于低等人。齐国百姓既有韩国这个“前车之鉴”,自然就更不会支持一统了。

还有那句名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要么你将我彻底杀绝种,不然我早晚干掉你,反正不共戴天。

相比其他国家,楚国人本身并非华夏族裔,这里面还有种族血统之争,想让他们支持一统,无疑更异想天开。这也是楚国最抗拒、复仇欲望最强烈的实际原因。

以上基本涵盖山东各国,它们都证明一个历史事实:当时的六国百姓,整体倾向是反对秦国六合一统的,尤其不支持“被统一”。

但在《大秦帝国》某部剧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场景:有外国百姓宁死都要“偷渡”秦国,原因是在秦国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那么,历史上真有过这种现象么?

很可惜,反正我没看到过相关的任何记载,恰恰相反,既有的记载都是反过来,不是六国百姓润秦,而是秦民反润六国。

具体例子很多,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下。

实际原因很简单,一句话概括:“秦士戚而民苦”,秦国是强大没错,但是秦国老百姓,过的日子那也是真苦。

山东六国和秦国一向不对付,极可能干出在宣传上抹黑秦国、PUA本国百姓之类的事,但老百姓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当时的世界战乱不断,多数人朝不保夕,秦国后方(如巴蜀、汉中、秦川等地)肯定是相对安定的,如果那里日子真的还能忍,谁会宁为乱世人、不做太平犬呢?

现在问题就来了,明明当时的老百姓都不支持,为什么后世的主流看法会是“一统”更好、“一统”是必然,甚至还有人堂而皇之的说“一统符合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呢?

六国老百姓甚至也包括秦国的百姓,是不是又被“代表”了呢?

我明确的说:是!

而且,做出这种结论的人,表面上是站在“人民”立场,但骨子里却是站在“皇帝”立场,真正被皇帝专制思想PUA的,恰恰是这类人,可笑他们还不自觉。

上述的众多实例已充分说明,当时的老百姓并不欢迎一统,他们或许没见识过、更想象不到一统的真正好处,但他们哪怕只靠直观经验,都能判断出,如果秦国一统,他们未来的日子只会更苦。

后来的实际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秦朝建立后,在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下,无数百姓被迫参与各种“史诗级”的重大工程和徭役,他又“乐以刑杀为威”,滥用刑罚,不听话、稍稍犯错的百姓都会面临极其严厉的处罚。

其他高压政策更是罄竹难书,不然老百姓也不会“揭竿而起”,让秦朝短短十五年就告报销。

所以,哪怕稍微有点史识和良知,都不该说出“一统更好”之类的话来,难道当时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就是当苦工、当囚犯?

究其初心,“一统”只对战国七雄的国君更好,他们这些人早已陷入囚徒困境,不干掉其他国君,他们就寝食不安,只有六合一统,他们才会有最基础的生存安全感。

而“一统”及其诞生的“皇帝”的本质,是彻底集权、唯我独尊、奴役天下、思想专制。中国历史上最自私顽固的人,周天子只能排第二,皇帝才是第一人。

因为周天子不过是“众星捧月”,皇帝是真正的“举天下而奉一人”!

对老百姓来说,这中间最关键的区别是,周天子对整个社会的管理与控制是层级式的,他只直接管理最多几百个诸侯国君,想要找底层百姓的麻烦,层级上的程序就得走很久。

而皇帝对社会的管理与控制却是高度垂直的,这是郡县制、官僚制同分封制之间的效率高下所决定的。皇帝的管理效能和垂直深度,远非周天子可以望其项背。这里面当然少不了法家乃至儒家的“贡献”。

其实也就是封建制和帝国制两大制度的效率区别。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种区别本身就代表着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同等经济条件下,要论老百姓的生存安全感、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封建制当然比帝国制要更好!

战国时代就已经有人明确指出过这一点:“三晋之所以弱者,其民务乐而复爵轻也。秦之所以强者,其民务苦而复爵重也。”

——三晋之所以不如秦国强大,是因为三晋老百姓只追求自己的生活幸福,不像秦国老百姓那样肯吃苦,一心只想当官,为国效力。

看到了吧?虽然当时的三晋早已不再是纯正的封建制,但是相比“帝国制”成分更浓的秦国,老百姓就是生活更好!这还是经济总量、国家实力都不如秦国的前提下。

但是,这个现象实际应该反过来理解,不然真得怀疑秦国百姓的智商:居然还有人愿意主动吃苦?

当然不是秦国老百姓傻,而是他们没得选择,因为他们已经被秦国“全民耕战”体系(即帝国制管理体系的最极端、类似后世的军国主义)给“绑架”了,整个社会只能照此运转,你不吃苦,不去当兵打仗,就只能过更苦的日子,甚至遭到刑罚。

三晋的国君们就不想这样么?显然不是,他们事实上也在学秦国,只是做的不如秦国更有效更彻底而已。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得出结论——

“一统”只对皇帝及其国家好,但对百姓,不仅不好,甚至双方是资源争夺关系。资源是百姓创造的,蛋糕就这么大,百姓分到的多,皇帝拿的就少;而皇帝拿得多,百姓平均生活水平就得下降。即所谓“国弱则民强、国强则民弱”。

“一统”相比“封建”,显然更有利于皇帝和国家拿的多。

所以,说“一统”好的,为“一统”唱赞歌的,要么就是蠢,被皇帝的专制思想洗了脑,屁股歪了尚不自知;要么就是故意坏,帮皇帝唱PUA。

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过好日子,是要和平,“六合一统”对未来或许有某些好处,但对当时的六国百姓却意味着即将到来的战争、做下等人、过更苦日子甚至直接失去生命,这个“一统”有啥好盼望的?

而秦国的一统,真正依靠的唯有暴力,根本不是什么制度、文化、理念、道义上的真正进步,对普通百姓乃至华夏文明来说,一统实际反而是退步,这才是他们反对的根本原因,也是以“百家争鸣”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明成为历史绝唱的实质原因。

秦国能够做到“一统”,只是因为它彻底贯彻法家的精髓,压榨出了秦国老百姓的最大资源和力量,取得了对六国的优势。

就算是必然,或者说无奈,毕竟打不过人家嘛,但也别冠之以“进步”,被征服了还给征服者唱赞歌,这得是有多贱啊!

过去两千多年中(1912年以前),中国始终处于帝制皇权的淫威之下,被其专制思想强制灌输与洗脑,那是没办法,但是现在,确实该听听《让子弹飞》的那句台词——

“站起来!不准跪!皇上都没了,没人值得你们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9905.html
上一篇有人说梁山的主导权在吴用的手中而不是晁盖和宋江,你怎么看?
下一篇高崇民孙女高劲松:爷爷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之间的“解铃人”

为您推荐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据淄博文旅: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东岸,有四座巍峨耸立的山丘,且均匀排列,互相连属。夏天,青葱翠绿,气势磅礴。冬天,雪雾朦胧,显得更加神秘、壮观。其实,这不是山,而是战国时期齐国最鼎盛时期的四个君王的王陵。齐国四王冢四王冢呈东西排列,其墓方基圆顶,均匀排列,耸立在山坡上,显得异常醒目。自西向东,齐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