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攘然后得”与“让然后得”

“攘然后得”与“让然后得”

林语堂曾经说过,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不是“攘然后得”,而是“让然后得”。虽然国人提倡恕、谦、让的礼仪,但根底上还是个人本位,有着很大的私心。

孩子从教就要接受“让然后得”的礼仪,从“孔融让梨”的故事就能看出来,克制自己的欲望,把大的梨让给别人吃。其实,自己最想得到的就是大的梨,却要让给别人,如果别人也正好有这种“让”的思想和礼仪,也要让一下,就正好中了孔融的圈套————孔融顺理成章地得到最大的梨。刘备得了荆州,却总是觉得不合礼仪规范,有点赖着不走的意思。但是,在诸葛亮的劝说下,他真的认为荆州就应该是自己地盘,还要二弟关羽镇守,只是后来没守住而已。“陶恭祖三让徐州”也是如此,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却不要,有点“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的意思。为什么不要?主要还是顾及了谦让的美德。只是,打仗不要什么谦让,也不要什么忠恕之道。既然发动战争就不是什么谦让和忠恕之道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攘然后得”的问题。

发动战争就是要攘除外敌,或者直接侵略别的国家,不能随便谦让,要是行了仁义之道,还能发动战争吗?而对于国家安全来说,还是“攘然后得”比较实在。攘除外在的威胁,消除内在的叛乱,就可以做到国家和平统一。但要是“让然后得”就会出现问题,让出一部分领土或利益,就会被外国认为软弱可欺,也会被长期霸占领土。于是,在实际问题操作方面要“攘然后得”,而且一定要具备相当的实力,不然只会被消灭,被打得“割地赔款”。在很多小事方面,人们充分发挥了“让然后得”的美德,要讲究忠恕之道,谦让之道,而不能轻易占有某些东西或官位。

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在实际操作上就是那么回事了。真正的谦让是可以做到消灭自身欲望的,但是消灭自身欲望谈何容易?到手的东西岂能轻易让出去?于是,很多人重视个人财产,不肯捐献出一分钱,也不肯对弱小者施以救助。在古代,人们还懂得谦让的美德,知道留客人在家吃饭,甚至要“设酒杀鸡作食”,还要“丰年留客足鸡豚”,民风淳朴。但到了现在,基本上都不存在了。谁会招待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呢?不认为他们是不怀好意的窥探者并赶走它们就算是好的了,还会留他们吃饭?在利益面前,人们不会让,只会抢。要是让出去,就一定是实力不够,不能独自占有。当然,人们不会对素不相识的人请客,而无功利的桃花源内的人们却保持了古风,要谦让,要招待来客,却不会有什么利益诉求,唯一的利益诉求就是打听外面的事,还要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到了陆游游山西村,就有些功利性了。山西村的人知道他曾经做过官,就有点利益诉求了,至于有什么样的利益诉求,诗中没有说明。于是,村民们就有了“让然后得”的意思。

于是,“让然后得”成了弱势的表现,也成了被人们迅速功利化的做事原则。谁要是把到嘴的鸭子让给别人,谁就是傻瓜,要不就是为了利益的需求,可能他们会获得比鸭子更大的利益吧。远古时期的皇帝尧打算让许由做九州长,许由连夜逃走,到颍水边洗耳朵,认为尧的话脏了他的耳朵。其实,许由不想为王,要过隐居生活。按照当代人的理解就是,那时候的皇帝并不自在,要带领百姓干活,还要亲自带领百姓治理天下的灾难。许由不想不自在,要过无忧无虑的隐居生活。要是封建大一统之后的皇帝,哪里可能让位给天下的贤士呢?他们都信奉“攘然后得”的做事风格,秦汉的长击匈奴,唐代的士兵驻边,都要“攘然后得”,而不是“让然后得”。实力颇强者具备这样的素质,而实力弱小者就只能讲道德,并且“让然后得”了。

宋代的宋徽宗父子一再退让,最后被金人掳走,南宋的皇帝也是如此,一再退让,让出的是领土,得到的是自己的享乐生活。晚清的统治者们也是如此,先是盲目地“攘然后得”,要对十一个国家同时宣战,被打怕了之后,却要割地赔款,“让然后得”,让出领土,得到的是自己的享乐生活,哪里还会管人们的死活?也就是说,统治者无论实行“攘然后得”还是“让然后得”的策略,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却不会顾及老百姓的利益。于是“攘然后得”与“让然后得”相得益彰,想怎样就怎样,围绕的始终都是个人的利益。

于是,孔融让梨也只是孩子不懂事的做法,所有的礼仪也只是“让”的礼仪,是反人性的,也是要做的面子工程,却不会真正得以实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21586.html
上一篇苏轼《留侯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下一篇御史建议八旗子弟学习织布,补贴家用,被嘉庆革职

为您推荐

孙尚香嫁给刘备之后任性骄横,刘备筑了一个城圈养她

孙尚香嫁给刘备之后任性骄横,刘备筑了一个城圈养她

孙尚香也就孙权的妹妹,刘备的夫人,在三国里面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虽然记载不多,但承载了孙刘联盟的纽带作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再加上有戏曲和演义的戏说,孙尚香这个人物变得非常的立体、饱满,读者对他关注度非常的高。孙尚香在历史上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并非虚构。但史籍并没有记载孙尚香的真实姓名,只有“孙夫
三顾茅庐前,孔明曾访过刘备?隆中对真的很高妙?

三顾茅庐前,孔明曾访过刘备?隆中对真的很高妙?

本文由 @瑞青读书 原创发布于正观新闻正观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锦囊是曹操的,羽扇是周瑜的,火攻是黄盖的……除去虚构,诸葛亮还下剩什么(二)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之诸葛亮据《三国志》描述,诸葛亮身高八尺,经常自比于管仲、乐毅,但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在吹牛,很少有人把他当回事儿。只有与他相熟的几
《三国·刘备传》第九集——蛟龙入海

《三国·刘备传》第九集——蛟龙入海

公元197年,袁术公然称帝,并且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横征暴敛,导致众叛亲离。到了199年,袁术实在没办法了,就把他的帝号让给了那个他曾经看不起的哥哥袁绍,并且准备亲自去投奔袁绍。袁术的领地在今天安徽一带,袁绍的地盘是河北地区,中间隔着的就是曹操统治的河南和山东地区。上门的肉,没有不吃的道理,曹操决定收割这一
三国志11郭嘉战赤壁:曹魏大获全胜,孙权领土腰斩,刘备因祸得福

三国志11郭嘉战赤壁:曹魏大获全胜,孙权领土腰斩,刘备因祸得福

相信绝大多数的三国游戏迷和历史粉们都听过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字面意思已经相当明显,就是曹操麾下的第一前线军师郭嘉要比刘备麾下的首席智囊诸葛亮要强。要不是因为郭嘉死得早,卧龙可不敢出山,怕斗不过对方砸了自己的招牌。要是让郭嘉活到赤壁之战,曹操与孙刘之间的对战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本期的脑洞假
刘备三次抛妻弃子,非常不靠谱,最终还是她默默承担了所有

刘备三次抛妻弃子,非常不靠谱,最终还是她默默承担了所有

刘备的身世,史学界颇有争议,有很多学者认为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颇有抬高自己身份的嫌疑。不过《三国志》中也是这样记载的。就当时那条件,也没办法做DNA鉴定。基因上不好鉴定,行为上还是有些相似的,刘备有个特点,对待兄弟和大将都特别好,但是对待妻子却非常的不靠谱,这一点跟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非常像。刘邦在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