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朱元璋有多反感贪腐?洪武15年一口气砍了三万多贪官,没人敢当官

朱元璋有多反感贪腐?洪武15年一口气砍了三万多贪官,没人敢当官

明太祖朱元璋向来最是反感贪污腐败,一旦让他知道了有谁犯了这样的错,等待他们的只有脑袋掉地。

朱元璋绝到什么程度呢?就连城墙上的砖他都要各级官员、负责人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

为什么刻上负责人的名字?因为这样就知道哪块砖是哪些人负责的了。一旦哪块砖腐朽破裂了,这些负责人就要遭殃了。

为了能保住小命,官员们想尽一切办法将砖块铸造得结实耐用。这一项责任制度叫作“物勒工名”,就是为了防止官员们搞“豆腐渣”工程的。

也是由于朱元璋下达的这一项命令,也让历经几个世纪的明城墙到现在还是固若金汤。

到了现在再去南京参观明城墙旧址,还是不得不为当时的工程所震撼。

除了上面这一件,明太祖为了惩治贪污腐败可没少砍贪官脑袋。

纪录片《中国通史》中提及“贪污腐败”这一点之时,特意提及了发生在明朝朱元璋在位时的“空印案”——

“洪武十五年,涉及空印案的一千三百多名官员全部受到处理。三年后,户部官员粮食贪污案被查实,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至地方官,被判处死刑者三万余人。”

朱元璋的这一番惩处,几乎把朝廷上下官员一扫而空。但是腐败仍然无法根绝,只是在朱元璋在位之时,整治贪官污吏有了显著成效。

“空印案”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震惊四座的明朝初年的“四大案件”之一。除了“空印案”,其他三大案件分别为:蓝玉案、胡惟庸案、郭恒案。

空印案,发生在明代洪武年间。空印,就是在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填写上具体内容。此案在当时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 。

朱元璋认为官吏可以利用空白文书簿册作弊,所以要严惩使用盖有官印空白文书簿册者,因为牵连人数众多。

朱元璋可谓是一位将“事出反常必有贪”这个原则贯彻到底的皇帝。

整治贪污这件事跟皇帝的决心有关,决心大力度大成效就大,只是事情做得太绝的后果最后也要由皇帝最后自己承担。崇祯皇帝也十分痛恨贪污,到了最后却无一个官员陪在身边,落得个孤苦无依的境地。

不仅仅“空印案”和粮食贪污案朱元璋的惩治力度大,就连城墙朱元璋也都照顾到。

现在的南京明城墙上还能够清楚地看到官员的名字。当初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地方偷工减料,一块城墙上至多刻了十一层负责人的名字,哪块坏了就找上面的负责人。

就这制度,谁还敢偷工减料?这也是明城墙能够保存几个世纪仍然完好的一大原因。

那么明太祖朱元璋为何如此痛恨“贪“这个字呢?

这也跟“以史为鉴”有关系,元朝后期的贪污腐败严重给他足够的警惕。同时朱元璋也是出身底层,同情广大受苦受压迫的老百姓,就更加痛恨官员腐败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26851.html
上一篇为何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皇帝?别人吃肉我喝汤,这就是士大夫的角色
下一篇大明宁夏战将录1:开疆建城第一人,百战将耿忠立宁夏卫(银川)

为您推荐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