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人生若如初见临时下架,男主到底怎么了?看原型良弼的一生

人生若如初见临时下架,男主到底怎么了?看原型良弼的一生

本来预告大热的电视剧,说的是一群热血青年,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愤而崛起,寻找救国良方的故事。但是就在即将上映的前一小时芒果台却突然撤播改成其他的电视剧,爱奇艺也在上播后撤播,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了?

有人说是男主原型的问题,男主良乡在电视剧里面是落魄贵族,在家族的影响下一直想要重振大清,可以说是个保皇党的存在。

当然,编剧也说这个并非有原型,而是自创的人物,如果是这样的话,电视剧下架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话说回来,如果良乡的原型是网友所说的良弼的话,那良弼被打造成革命先驱明显是胡说八道的,因为良弼本身就是个封建统治的维护者,破坏革命的存在。

良弼是满洲镶黄旗人,先祖是摄政王多尔衮,出生于同治十四年,他的命运和良乡的差不多,都是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忠孝伦尚的教育,等到他长大了就被湖北指派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一直到光绪二十九年,良弼终于毕业回国,而当时的中国越来越满目疮痍,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四分五裂,可以说亡国灭种在顷刻之间。是时袁世凯上奏成立练兵处来督练全国新式陆军,庆亲王奕劻为总理练兵大臣、袁世凯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兼练兵处会办大臣、户部侍郎铁良襄办练兵事务。而良弼本人也被提升为练兵处军学司监督。

也就是在这时候铁良和良弼之间展开了角逐。毕竟铁良没有良弼那样的家世渊源,更没有出国留洋的履历,只是祖宗跟随过弩尔哈齐征战有功。之后到了乾隆四十九年铁良高祖官至户部侍郎,曾祖那斯洪阿在嘉庆年间官至内阁大学士。祖父特克绅布,为江西吉安知府,从四品官父英会,同治时曾任礼部员外郎,从五品官。

有一点和铁良差不多的是父亲早死,家境困难,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铁良在家庭日益贫困的压力下放弃科举,潜心研究军费和财政问题,试图救国。之后进入仕途,累至户部侍郎、内阁学士,政治经验可以说是十分丰富,多方涉足。

慈禧等人都对铁良十分满意,可以说是个文武全才,是个可以做大事的人,才会在练兵处成立之后想到了铁良。

这样练兵处可以说除了庆亲王这个半拉老头之外三足鼎立,但是又不是稳定的三角形,因为铁良和良弼在本质上是坚决维护清政府统治的,而袁世凯则是有自己的野心。

他们经常在意见不合时发生激烈的争吵,虽然袁世凯暂时被二人压制,但是他们两人之间也有很大的嫌隙。因为良弼是个留学生,接受的是新式教育,拥有的是现代化军事知识,思想激进,是个目无一切的人,就算是自己的上司铁良也不放在眼里。

相反铁良是个一步步走上来的,相比较良弼的骄傲,铁良所拥有的是威望和手段,在他的眼里良弼也只是个后生,也不把对方放在眼里。袁世凯一看是个好机会,就想利用良弼来扳倒铁良,但是因为慈禧过于看中铁良的缘故,使得袁世凯只能放弃这个计划。

但是并不是没有机会,一来是良弼和贝勒载涛二人对铁良的威望所不满,经常排挤他,二来是袁世凯又经常给铁良使手段,他又到处散播谣言说铁良要争夺载涛的兵权,实在是其心可诛,于是载涛心里对铁良更加忌惮。

于是载涛就把铁良外调江宁将军,直接开除权力圈。

我们前面说了,良弼和铁良虽然在个人利益上是有冲突的,但是他们的大方向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在武昌起义后,良弼直接派兵镇压。在袁世凯逼迫皇帝退位的时候,铁良和良弼二人坚决抵制,还在负隅顽抗想要挽救已经残破不堪的清政府。

在庆亲王说不如退位的时候就遭到了良弼等人的坚决反对,甚至还带着人去围攻庆亲王府,说他吃里扒外。

之后良弼等人甚至打出了“君主立宪维持会”的旗号,成立了宗社党,直接告诉世人我们反对皇帝退位,我们要和革命党斗争到底。他们决定带兵南下和革命军一决雌雄,良弼说即使是战败了我们就迁都热河,退保东北,内联蒙古,等到时机成熟再卷土重来。

当然,命运并没有给他多余的机会,因为革命党人彭家珍用自己的生命带走了良弼,良弼的死亡也导致了当时全国政治局势的完全突破。

可惜的是,彭家珍的牺牲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使他从清朝封疆大吏一跃成为新政府的总统,甚至之后还要登基为皇帝!

良弼是和袁世凯抗衡的关键,他的死亡也意味着残余势力已经不能继续“匡扶大业”了,宗社党也只能解散,2月12日溥仪宣布退位,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结束!也许之后还有黑暗,但是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人民第一次走向光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32989.html
上一篇历史上王朝的中兴
下一篇诗案故事(8)——洪武皇帝最忌文字

为您推荐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