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陈亨:既是元朝万户,也是明朝泾国公,靖难之役如何改变明朝走向

陈亨:既是元朝万户,也是明朝泾国公,靖难之役如何改变明朝走向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在南京即位称帝,大肆分封文武众臣。当时大将陈亨早已身亡,于是被朱棣追封为泾国公。陈亨在靖难之役后才投靠朱棣,效力仅一年就病亡。那陈亨立了什么功劳,朱棣要封他为公爵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叛元投朱

陈亨,寿州人。元末扬州万户。从太祖于濠,为铁甲长,擢千户。(明史·陈亨传)

陈亨早年效力元朝,在扬州担任万户。万户为正三品官职,是万户府的二把手,仅次于最高长官达鲁花赤。由此可见陈亨虽然是汉人,却在元朝颇受重用。后来可能是因为元末民变四起,陈亨断定元朝大势已去,这才背弃元朝,投靠了红巾军将领朱元璋。

当时朱元璋手下人才济济,对陈亨来投并没有太在意,只是让他担任了铁甲长。铁甲长只是红巾军的一个低级官职,而万户是元朝的高官,从镇守一方的高官跌落到默默无名的小将,陈亨对此到并没有在意,积极为朱元璋效力而晋升千户。能在众多的元末枭雄中挑出朱元璋并一直尽心竭力为其效力,可见陈亨有识人之明。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陈亨随徐达北伐元朝,明军一路连战连捷,很快就夺取中原各地。然后徐达就继续北上逼近大都,留陈亨镇守东昌。东昌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是明军北进大都的前进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果然元军很快发动反攻,想要夺回东昌。陈亨于是出奇兵诱敌,大败元军,确保了徐达北伐没有后顾之忧而胜利。

二,靖难投燕

洪武二年(1369年),徐达在推翻元朝后进军山西,扫清元朝残余势力。随后徐达就击败元将王保保,夺取大同等重镇。接着徐达就因为陈亨在守卫东昌的战役中表现出色,于是让他镇守北方重镇大同,担任燕山左卫指挥佥事。此后陈亨就得徐达看重,多次随他讨伐北元立功,一直做到北平都指挥使。

洪武十三年(1380年),燕王朱棣就藩北平,因为陈亨是自己岳父徐达的旧部,所以朱棣与陈亨私交不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拥兵最强的朱棣就成了他最大的威胁。所以建文帝对陈亨并不信任,立即调他为都督佥事,改派谢贵为北平都指挥使。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反抗,很快就夺取北平及附近地区。当时陈亨与都督卜万、总兵刘真驻守大宁,立即进军沙河,从侧后威胁北平。很快朱棣就率军前来攻打沙河,卜万不敌,只得退守松亭关。

不久建文帝派大将军耿炳文伐燕,很快就进军真定,朱棣于是亲自出击迎战,屡败耿炳文。建文帝见耿炳文屡次失利,于是派大将军李景隆接替他出兵伐燕。卜万得知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前来,便想要与他汇合,一举消灭朱棣。

朱棣深知李景隆庸碌无能而卜万足智多谋,于是决定先出兵大宁,一方面要夺取大宁行都司,另一方面要获得弟弟宁王朱权的支持。朱棣知道陈亨不满建文帝打压他而心向自己,便决定先除掉卜万。随后朱棣伪造了一份卜万投靠自己的书信,故意让刘真与陈亨发现。然后刘真和陈亨就对此信以为真,于是一起动手,逮捕了涉嫌投敌的卜万。

朱棣趁机进军大宁,李景隆这才敢放心攻打北平。随后朱棣抄小道攻击大宁,刘真与陈亨只得带兵回救。结果刘真的援军还未到达,燕军就已经占领大宁。陈亨本就不愿和朱棣交战,又见燕军屡败明军,加之担心建文帝严惩自己便决定改投朱棣。

大宁行都司所领兴州、营州二十余卫,皆西北精锐;朵颜、泰宁、福余三卫,元降将所统番骑广卒,尤骁勇……亨等帅众降。成祖尽拔诸军及三卫骑卒,挟宁王以归。自是冲锋陷阵多三卫兵。成祖取天下,自克大宁始。(明史·陈亨传)

当天夜里,陈亨率军偷袭刘真,打得他仓皇而逃。随后陈亨带领大宁近十万精锐投降朱棣。朱棣便带着陈亨用计挟持朱权,使得朵颜三卫也加入燕军。大宁行都司所属大军与朵颜三卫都是明军中的精锐,极其骁勇善战,使得朱棣有了与建文帝争夺天下的资本,陈亨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三,力战身亡

然后陈亨随朱棣回救北平,助其在郑村坝之战大败李景隆,彻底解除了明军对北平的威胁。建文二年(1400年),陈亨随朱棣参与白沟河之战,在此战中奋勇杀敌,差点因此丧命,可见陈亨对朱棣之忠心与勇猛。随后李景隆兵败南逃,燕军于是乘胜追击,一直到达济南。

陈亨与明将平安在铧山大战,本就负有大伤的他再次受到重伤,只得返回北平养病。朱棣得知陈亨受伤,立即升任他为都督同知,还亲自前往探病。但陈亨此时已经病入膏肓,不久就伤重而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9885.html
上一篇我们调查了两千年来上朝考勤的情况,发现了这些很离谱的现象……
下一篇趣史谈之匆匆那年

为您推荐

阿合马:元朝丞相,忽必烈宠臣,被30斤重铜锤砸死

阿合马:元朝丞相,忽必烈宠臣,被30斤重铜锤砸死

1282年,丞相阿合马迎接真金太子回京,王著从袖子中拿出30斤重铜锤,将阿合马的脑袋砸碎。阿合马,元朝平章政事,位列丞相,主管财政。忽必烈时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都是“理财”能手,结果都很惨。客观看待,阿合马很有能力,但元朝“儒臣”派与“理财”派斗争激烈,忽必烈又奉行扩张政策,阿合马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三个特殊的卫所统称,其部队都是装备精良的蒙古铁骑,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三个羁縻卫所。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要推翻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时朵颜三卫对朱棣帮助很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却在第三次远征漠北时期,顺道剿灭了朵颜三卫,这又是为何?其实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算是他在位期间的一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