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民间传说】明代奇人刘伯温

【民间传说】明代奇人刘伯温

“千读百温”——刘伯温

传说刘基(字伯温)的父母心肠非常好。一日,一位化作癞头乞丐的白鹤仙师来家乞讨,他们不仅不嫌弃,给他饭吃,而且还上山采来草药,为其医治烂头脓疮。白鹤仙师感念他们的善良,就告诉他们将先人的尸骨埋在家后面的五峰山脚下,日后必出将相之才。在仙人的帮助下,刘家将祖先的尸骨埋在了山脚下。三年后,妻子生下了刘基。

刚出生的刘基也不发声,好象是个哑巴。夫妇正在发愁的时候,白鹤仙师再次出现了。他对刘家说:“这孩子眉清目秀,天仓饱满,地阁方圆,日后必能成为王候将相。”说完,他伸手往孩子的喉管一摸,又拍了拍胸膛,刘基一下张口发出了声音。白鹤仙师随即驾着祥云飞走了。

刘基(字伯温)年少时,在石门书院读书。他虽然天资很聪明,过目不忘,但是他因为孩子的天性所致,非常的贪玩,小孩子玩耍什么呢,什么都觉得好玩,有时候和一只蚂蚁都能逗弄半天。经常为了玩耍而荒废了读书。

有一天他跑到了松溪边玩耍。他突然发现,溪边有一位青年姑娘正在“浣纱”,就是洗衣服。那些正等待洗的棉布和衣服有小山一样高——这多的实在有些太过分了。

刘基觉得很奇怪,这么多的棉布和衣服,什么时候才能够洗完?就问这位姑娘。谁知道这位姑娘还很有学问,开口就告诉他:“天下没有浣纱女,人间哪有衣暖身。”随后又对他说:“铁杵磨针成至理,问君攻书可专心?”那个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已经成为了真理,我就问问你,你攻读学业的时候是不是专心?

刘基毕竟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听了这话,立即受到了启发,内心受到了触动。他于是痛改前非,发奋读书。

他为了鞭策和勉励自己,给自己起了一个字号,字“百温”,就是学习要“千读百温”。百在古代写伯,所以就是叫做刘伯温。

刘基二十二岁时就進士及第,但他为人刚正耿直,廉洁奉公,后因揭发监察御使失职,受排挤回家隐居。刘基在隐居期间,寻访隐士仙道,据说还遇上了仙人黄石公。他最终具有了未卜先知、洞察今古的能力。

妙计救乡亲

相传,刘伯温从小聪敏过人,曾一条妙计救乡亲。

十岁那年他的家乡浙江青田县(今文成县)一带遭遇旱灾,粮食歉收,百姓交不出赋税。县令不但不如实上报灾情,反说百姓抗交皇粮,意图谋反。皇帝遂要中书省派官员前往当地查访核实。

却说豪绅地主因佃户不交租,正心急如焚,如今见皇帝派人下来,个个喜出望外,连忙请客行贿,谎报乡情,说什么这一带刁民为非作歹,对抗朝廷。他们还把交不起田租的佃户统统列为土匪,造了一本厚厚的花名册。刘伯温的父亲刘爚[yuè]听到这个消息,心急如焚,暗想,这名册一到京都,不就要人头落地吗?眼见穷乡亲大祸临头,怎好坐视不救。可他想来想去却想不出个好法子,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刘伯温见父亲一连几天愁眉苦脸,不顾人小立即献策,刘爚听了之后思忖半响,也别无他法。几天后,朝廷官员来到刘伯温的家乡。

刘爚装着十分热情地样子,硬是把那官员让到家里,先是敬茶,随着又摆上丰盛的酒饭。席间,他特地叫儿子出来一同陪客。那官员见刘伯温面白唇红,知书习礼,益发高兴,左一杯,右一杯,不大一会儿就喝了个烂醉如泥,被刘伯温父子抬到了床上。趁那官员昏睡之际,刘伯温父子和几户邻居一起,先放火点着了附近的一处破草房。火势很快蔓延到刘爚家。看看将要烧到客房,刘爚和一个邻居一下子跃进火海,推开房门,背起那官员就往外跑。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那官员从沉睡中惊醒过来。他睁开惺忪睡眼,只见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不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待到惊魂稍定,他猛然想起了花名册还在里面,正挣扎着要闯进去取,忽听 “呼啦啦 ”一声巨响,整座房屋倒塌下来。那官员失去了花名册,也来不及补救,只好如此回去复命,刘伯温一条妙计,救了穷乡亲的命。

遇到仙人黄石公

关于刘基遇到仙人黄石公,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刘基从白猿洞中得到无字天书后的一天清晨,他拿着书,在山上石门洞飞瀑左侧数十丈的崖壁下诵读。突然,一声巨响,崖壁徐徐分开。刘基想也不想就走进去,走着走着,来到一座石室,只见石室正中后壁洁白如莹玉,壁上刻着两个神仙,相向而立,四手同持一金牌,金牌云“卯金刀、持石敲。”刘基天赋超人,自然领悟了。立刻拿起一大石,连敲石壁。许久,石壁自开,露出一石匣。石匣中藏着四卷兵书。

刘基非常高兴,拿着兵书四卷,回头就走。待他走出洞外,石壁复合如故。

刘基回到住处,拿出四卷兵书,左看右看,却不知其中奥秘。待到皓月当空,刘基翻开无字天书,只见天书中映出“人外有人”四个字。刘基明白这是让自己去寻找高人。于是刘基遍访名山古刹,终于有一天在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顶上,见到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道长。道长递给刘基一本二寸厚的书,对他说:“如果明天能够背记这本书,我就指点你。”

聪明的刘基到了半夜,两寸厚的书就能背记了。道长感叹不已,说:“真是一个天才也!”他随手打开一座石室,引刘基入内。刘基看到室中有各种各样的书,道士将石室之书连同刘基带来的四卷天书一并讲论。经过道长的悉心传授,刘基终于弄懂了四卷兵书与石室之书的要旨。下山前,道长告诉刘基,他就是当年授兵书于汉张良的九江黄石公也。

出山

朱元璋攻下金华,平定括苍,闻知刘基(刘伯温)及宋濂等人学识渊博,于是不惜钱财,予以招用,起初刘基坚决不答应,后经总制孙炎两次写信邀请,刘基才决定出山。到了应天,刘基陈述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马上命人建造礼贤馆让刘基等居住,荣宠备至。

朱元璋曾向刘基询问征战之计,当时陈友谅正攻陷太平,谋求东下,势力发展甚速。朱元璋的下属,开始出现动摇的局面,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往钟山,只有刘基瞪着双眼不说话。朱元璋便将他召入内室,刘基愤然说道: “主张投降或逃走的,应该斩首。 ”朱元璋便问: “先生有什么计策? ”刘基回答: “陈贼气骄,待其深入,伏兵拦击,将其打败,这很容易啊。天道轮回,后来起事的会取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就在此举了。 ”朱元璋深受鼓舞,就采纳了他的建议,引诱陈友谅军,取得了胜利。朱元璋以克敌之功赏赐刘基,刘基辞谢不受。

不久,陈友谅军又一次攻陷了安庆,朱元璋打算亲自率军征讨,以此询问刘基,刘基极力赞成,于是朱元璋率军進攻安庆。从早晨一直到暮色降临,仍未攻下,刘基请求速趋江州,直捣陈友谅的巢穴,于是全军西上。陈友谅始料不及,只得带领妻子儿女逃往武昌,江州遂降。其龙兴守将胡美派他的儿子前来表示诚意,请求朱元璋不要解散他的部队,朱元璋面有难色,刘基从背后踢床暗示,朱元璋顿时醒悟,应允了胡美的要求。胡美投降后,江西诸郡全被攻下。

刘基丧母时,正值战事紧张,所以一直没敢说,直到这时,才请求还乡为母亲举行奠礼。朱元璋多次写信到刘基家中,询问军国大计,刘基逐条地详细作答,均能切中要害。不久,刘基返京,朱元璋正要亲自率军支援安丰,刘基劝说道: “汉、吴都在伺机進攻,我们现在不可轻举妄动。 ”朱元璋不听,而陈友谅知道后,乘机率军围攻洪都,朱元璋这才说道: “我没听你的意见,险失大计。 ”

一次,朱元璋坐在胡床上督战,刘基随侍身旁,忽然跃起大呼,催促朱元璋赶快转移到别的船上去。朱元璋仓促转移到另一小船上,还未坐定,飞炮便将他原来所乘御船,击得粉碎,站在高处的陈友谅见御船被毁,大喜,而朱元璋所乘之船只進不退,汉军都大惊失色。当时湖中战斗相持了三日,未决胜负,刘基请求移军湖口,以扼住汉军出口,在金木相克的这一天,与陈友谅军决战。结果,陈友谅战败,在逃跑途中毙命。

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刘基呈上《戊申大统历》。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刘基上奏制定军卫法。当初确定各州粮税时,仿照宋制每亩加五合,惟独青田县除外,太祖这么说道: “要让刘伯温家乡,世代把此事传为美谈。 ”

刘基认为宋、元两朝都因为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现在应该整肃纲纪,于是便下令御史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宿卫、宦官、侍从中,凡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惩治,因此人人畏惧刘基,遵纪守法。

刘基妻亡,刘基请求告辞还乡。太祖正在营造中都,又积极准备消灭扩廓。刘基临走上奏说: “凤阳虽是皇上的故乡,但不宜作为建都之地,皇上万万不可轻视。 ”不久,定西之役失利,扩廓逃往沙漠,从那时起一直成为边患。这年冬天,太祖亲自下诏,叙说刘基征伐之功,召他赴京,赏赐甚厚,追封刘基的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并多次要给刘基進爵,刘基固辞不受。

后来,太祖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劝说道: “他虽有过,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 ”太祖说: “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却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 ”刘基叩首道: “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 ”

后来,李善长辞官,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 “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无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象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做不到。 ”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 “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 ”太祖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 “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 ”太祖又说道: “这样看来,只有先生你最合适做我的丞相了。 ”刘基谢绝说: “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目前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 ”

刘基辅佐太祖平定天下,料事如神。他性情刚烈,嫉恶如仇,经常与人发生冲突。隐居山中后,只是饮酒下棋,从不提起自己的功劳。县令求见,避而不见。后来县令便穿着便服,装成乡野之人去拜见刘基,刘基当时正在洗脚,便让堂侄将他引入茅舍,以黄米饭招待。县令这时才告诉刘基: “我是青田知县啊。 ”刘基大惊,马上起身称民,然后谢罪离去,终不相见。

回忆从前,朱元璋很信任刘基,对他委以重任。每次召见刘基,都要避开他人進入内室,单独与刘基长时间密谈。刘基自认为自己得不世之遇,所以在太祖面前知无不言。每到紧急危难的关头,刘基总是勇气奋发,计策立定,人莫能测,闲暇之时,便敷陈为王之道.而太祖每次都洗耳恭听,常常称刘基为老先生而不叫他的名字,并说: “你就是我的张子房啊。 ”又说: “老先生多次以孔子之言来劝导我。 ”所以,太祖与刘基的帐中秘语,世人所知不详,而世间所传为神奇的,大多是一些阴阳风水预测之说,并非刘基学术的全部。刘基的文章气势浩大而奇妙,与宋濂同为一代宗师,他的著作有《郁离子》、《覆瓿[bù]集》、《犁眉公集》等流传于世。

刘伯温的预言

传说个叫吴唐的人,在江苏淮阴,他带人建造清江城的时候,到工程后期,因为预算不足,还缺些石料,那吴唐就叫人去拆附近的石拱堆,拆着拆着,人们发现了一块石料上刻着字,其文曰: “刘基造,吴唐拆,拆到此块拆不得;拆一块,还十块,还落浑身不自在。 ”那吴唐一看就赶紧叫停,说别拆了,别拆了,已拆的先用着吧!后来石料用完了,城也建好了,那石料是一块不多一块不少!

传说刘伯温曾到过江苏东海的某个地方,人迹罕至的这么一个地方,到这里之后,他也立了一石碑,碑文最后有句话说: “一到无二到 ”。他这句话前边还有话,但大意是说这地方怎么怎么的,只有他刘伯温到过这里,没有别人了。后来,清朝大将军年羹尧来到这里,看了碑文,心里不屑:什么一到无二到?我不是也到了吗?他抬腿一脚将碑踹倒。结果他意外发现石碑的下方还躺着一块碑,其上竟还有一行字: “除非大清年羹尧 ”。

刘伯温颇有预知的能力。据说朱元璋当吴王的时候,江南发生了一场旱灾。刘伯温掌管天文,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发生大旱,怎样才能求上天下雨。刘伯温说: “天一直不下雨,是因为牢狱里关押的人有冤屈。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就派他去查牢监里关的犯人。刘基一查,果然有不少冤案。他向朱元璋奏明后,平反了冤案,把错抓的人放了。果然不出几天,乌云密布,接着就下了一场透雨。

明朝皇宫大内有一密室,相传是开国大臣刘伯温所设,锁卫很严,世代相传:不遇大变不开。二百年后,李自成兵围北京城,攻城很急,崇祯皇帝亲启那座密室,里面有一书柜,中藏三副图画。第一副图绘文武官员几十人,披发乱行,问内臣,回答说: “难道是说官员多参与乱法吗? ”第二副图绘兵将多倒戈弃甲,百姓负荷奔走,说: “难道是说军民都反叛了吗? ”再展开第三副图,画中人和自己酷似,穿白背心,光着右脚,散发挂在树下,内臣不敢答,崇祯皇帝勃然色变。几天后城破,崇祯皇帝吊死在景山上,和画中所绘一摸一样。

某节目主持人,在他的节目中提到过他的父亲讲过的一件事情,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前门楼外搞建筑的时候,人们弄出了一块石碑,石碑上仅有一句话,说此碑会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出土,其它什么都没有,落款:刘伯温。让人们惊奇的是,石碑出土的时候正好应对了那个时辰,丝毫不差!这桩稀奇事,招来好多人去围观,该主持人的父亲也去看了,他亲眼见证的这件事情。

《陕西太白山刘伯温碑记》是在一场地震中被震出的,几年前才流传于民间。这意味着石碑所记的内容与现在相关。刘伯温碑记不仅预言了将要发生的一场大瘟疫,还点化世人如何破解。

有一次,明太祖呆在内殿,正在吃烧饼。刚吃了一口,内监忽报国师刘基来见。太祖用碗将烧饼盖住后,将刘基召進内殿。礼毕,太祖问道: “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刘基掐指算了算,应道: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 ”打开碗,果然如其所说。朱元璋十分佩服,便向刘伯温询问未来的事。

朝代更替自有定数,天机更不可轻泄。但是朱元璋毕竟是帝王,不好推托,于是刘伯温便作了一首似明非明的诗歌。据称刘伯温面君之时正赶上太祖吃烧饼,所以称之为《烧饼歌》。

刘伯温《烧饼歌》预言了从太祖朱元璋至崇祯皇帝共经历十八位传人及崇祯崩于梅山、吴三桂将城门打开给北方满人入关,是明亡之因、吴三桂再一次作乱,最后给胡人平定了、清朝百姓头发一半光头一半扎辫子、清时国富民强,末年洋人及列强瓜分中国,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光绪逃往热河、雍正在位十三年。还有国父孙中山、辛亥革命后中国军阀割据,兵灾连连、孙中山于中国尚未统一就在北京病亡、袁世凯违反协议,后称帝、中华民国成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50550.html
上一篇烽火名桥|抗日义勇团三战公道桥
下一篇古代奥运会只是“战争的课间操”

为您推荐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