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桃花江文旅故事】夏思痛刺杀慈禧太后

【桃花江文旅故事】夏思痛刺杀慈禧太后

编者按:《桃花江文化旅游故事集》征稿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响应,收到了很多优秀作品。“大美桃江”每天一期将持续推送,读后有什么感想、意见或建议,真诚地欢迎大家留言,我们将认真吸收修改。同时,期待大家积极创作,踊跃投稿。最后,年底结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思痛刺杀慈禧太后

“嚯——”

“祸国老妖,拿命来!”山顶上,月光下,一袭黑衣的夏思痛猛地拔出一把软剑,一招“孤凤划空”,剑尖直指山下灯烛飘摇的慈禧宿营车队。仗剑走天涯大半生的他,没想到“单刀王”黄凤歧赠送给他的这柄防身软剑,会用来刺杀慈禧老贼。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这一个多月来,夏思痛翻山越岭,专走山间小道;他渴饮山泉,饿吃冷馍,从河南出发,走直隶,一路尾随慈禧的车队,来到了山西。本来,他可以用炸药或火枪刺杀,可狡猾的慈禧裹挟光绪皇帝同车出逃,为了不伤及光绪,夏思痛只得改用冷兵器。在夏思痛心里,光绪是想有所作为的皇帝,要想改变中国的命运,希望只能寄托在年轻的光绪皇帝身上。

半个月前,在直隶的时候,夏思痛装扮成拾粪的农民,躲在慈禧必经的一户农家,等慈禧一到,就发动袭击。不料那家男主人一见他进屋,就神情紧张,不停地盘问他;女主人则悄悄溜出家门,不知去向。夏思痛感觉不对头,立即离开了那户人家,第一次行动就这样夭折了。原来,地方官府早已逐户通知,近期但凡看到陌生人出现,要立即上报官府,否则,一律以窝藏罪论处。

夏思痛吸取了教训,再次动手的地方,选择在一片没有人迹的玉米地。他一早埋伏在那里,静待慈禧车队的到来。早秋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夏思痛一分一秒捱到了临近午。终于,慈禧的车队出现了。夏思痛手握宝剑,怒目圆睁,屏住呼吸,像猎手寻找发动攻击的最佳时机。大队的卫队过后,那顶像征皇权的华丽车盖离他越来越近。他双眼喷火,像一头准备撕杀的雄狮,慢挪脚步,缓缓靠近。

突然车队停了。“哗”地一声,卫队将慈禧的车驾围得铁桶一般。紧接着,两队士兵朝着夏思痛藏身的玉米地飞奔而来。

“发现我了?”夏思痛速疾躬身后退。

进入玉米地的士兵一顿挥刀乱砍,道路旁的玉米很快倒翻一大片。

原来,仓皇逃窜的慈禧及一队人马途中口渴,附近没有人家,又找不到水井,卫士长只得命令士兵们砍玉米杆解渴。夏思痛望着不远处的慈禧车驾,盯着那些嚼玉米杆的士兵,几次准备冲过去。但砍开的玉米地太宽,失去了掩护的屏障,冒然强攻,会过早暴露自己而失败。

“天不助我!”夏思痛长叹一声,眼睁睁地望着慈禧的车队离去。

明天,慈禧的车队要进入介休县城,夏思痛提前潜入城中,到时趁大队人马入城时,直闯车队杀掉慈禧。夏思痛独自一人坐在山顶上,谋划着明天行动的细节。

而不远处,慈禧车队燃起的露营篝火,勾起了他往昔的回忆……

1854年,夏思痛出生在湖南益阳县上乡武潭一个叫寨子村(今属桃江县武潭镇)的书香世家。父亲夏哲臣从小就用明代大儒王阳明的“阳明心学”教导他,奠定了他“致良知,重力行”的君子思想;启蒙老师清末宿儒夏心陔,向他灌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岳麓书院的萧大猷老师,教他用兵布阵的军事才能;“一代文宗”长沙城南书院的王闿运老师,教导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治国本领;武举出身的安化龙塘“单刀王”黄凤歧,传授了他一身武艺……这一切,铸就了夏思痛“直以国家为性命”的爱国思想和坚强品格。

立志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报效国家的夏思痛,七次参加湖南乡试,中举梦破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年逾不惑的夏思痛,决心从戎报国。他水陆兼程赶赴金陵(南京),想投军到时任钦差大臣的湘军宿将、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刘坤一麾下,请缨杀贼抗击日军,可惜未能如愿。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后,夏思痛才录了个“候选通判”(时年四十三岁),后经友人举荐去了武汉汉阳兵工厂当临工。夏思痛又有了科技强国的梦想,可是不久又落空了。

这些年来,夏思痛目睹光绪皇帝推行“戊戌变法”,因慈禧太后血腥镇压而惨遭失败,慈禧太后将北洋水师购买枪炮的军费挪去修建颐和园,导致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慈禧太后签定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打压“洋务运动”、不让光绪皇帝亲政,眼看中国的前途就要葬送在这个老妖手里。

他决定不惜一切支持光绪皇帝亲政,让他带领中国走向新生!

机会终于来了。1900年,夏思痛结识了从国外回国的唐才常,他们一起筹建“自立军”,打算起事推翻慈禧太后拥戴光绪皇帝亲政。可惜起义遭到了失败。同年六月,八国联军从天津登陆进军北京,慈禧太后准备西逃,夏思痛急忙赶赴长沙,游说当时在长沙任钦差团练使的益阳泉交河人胡祖荫(晚清名臣胡林翼之孙),希望胡能趁机起兵“勤王”,挽救国家的危局。遗憾劝说无果。接连遭受的失败并未动摇夏思痛的斗志,他毅然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行刺慈禧太后,拯救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第二天,山西介休县城,人流熙攘一片忙碌。夏思痛将长剑和包裹寄存到客栈,腰缠那把三尺软剑,只身守在慈禧太后必经的街道旁。下午一时许,慈禧一改逃命的狼狈,一溜出行仪仗,尽显皇家威仪进城。夏恩痛选好位置,藏在道旁的人群里,等着慈禧车驾驶近。突然,一阵喧哗声响起,仪仗队形混乱,一支卫队速急围向慈禧车驾,另一支卫队随即散向街道两旁。

“怎么回事?”夏思痛迅速将手伸向腰间。

稍倾,喧嚷声平息了。马玉昆的侍卫队和甘肃布政使岑春煊所率的2000威远军,封锁住街道,四下里抓人。

原来,义和团也在追杀慈禧。刚才,一位名叫郭敦源的义和团战士,只身冲入八旗军仪仗,卫队反应迅速,那个战士很快人头落地。夏思痛手心捏出了水,只得悄然离开。

望着城门悬挂的那颗血淋淋的人头,夏思痛义愤填膺,更添了为这位义和团战士报仇决心!犹如惊弓之鸟的慈禧太后,急令沿途的陕军、甘军、川军全力参与警卫,夏思痛感到机会更少了。

慈禧太后抵达西安之后,把行营扎在陕西巡抚衙门的北院。夏思痛立马在靠近巡抚衙门北院的西安鼓楼回民街找了一家客栈。夏思痛在桃江武潭的老家紧靠着鲊埠回族乡,他非常了解回族同胞的生活习惯。他头戴一顶回族白帽,装扮成一个回民,成天无所事事一般坐在一个回民客栈里吃羊肉馍、酥油饼,喝黄稠酒,暗中观察巡抚衙门的一切动静。

“啧啧,这个人生得背阔腰圆、气宇轩昂,真像一位侠士呢!”

“看,他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他那浓眉大眼黑长的胡子,像不像三国时期的猛将张翼德啊?”

“这人身带杀气气度不凡,必定很有来头呀!”

夏思痛突然造访,其非凡的气度一时引得街坊和食客们驻足观望、评头品足。

夏思痛立马警觉起来,昼伏夜出,寻找行刺的机会。

“哗啦!哗啦!……”一阵拉动枪栓的声响。

“站住!干什么的?”入夜,夏思痛刚刚走近巡抚衙门,站岗的哨兵就一阵喝问。紧接着,一队兵丁提着灯笼从墙脚处朝他走来……

原来,慈禧到达西安之后,各地前来“勤王”、朝觐、趁乱博取慈禧欢心的将领们率兵如潮水般涌来了,西安变成一座“铁城”。夏思痛没有任何下手的机会。

1901年9月,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时局趋于平稳。10月6日,慈禧离开西安重返京城。打听到消息的夏思痛提前来到了慈禧必经的临潼。临潼知县夏良才是个刚直不阿的知县,又与夏思痛同为夏氏子孙,他被夏思痛的文韬武略所折服,便留夏思痛在他的知县衙门里暂住。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来了!”夏思痛心中大喜。他每日与夏良左品茶畅谈,趁机探听慈禧到达此地的具体日期和接待细节,周密地布署他的这次刺杀行动,绝不能再让慈禧老妖逃脱了……

“老爷,接驾差费银2700两,接驾膳食菜品若干,这是李莲英大总管派人送来的清单……”师爷拿着一帕黄绢,来到后堂向正与夏思痛品茶的夏知县禀报。

“一切照办吧!”夏思痛抢先作了回答。

“好吧,照办吧。”夏知县有些无可奈何。

一切准备就绪,慈禧太后明天来临潼县衙用午膳。

第二天上午,穿戴整齐的夏知县站在官道上迎候慈禧太后的鸾驾。夏思痛混在参与接待的乡绅队伍里,在夏知县身后两丈的地方等候着。

“没有!民脂民膏乃民之血汗,怎能任由他榨取!”突然,夏思痛听得夏知县一声怒喝。县衙师爷领来的一位朝中太监,在夏知县的怒斥声中赶忙退身离开了。原来,太监总管李莲英再次派人索要“宫门费”1200两白银,遭到了夏知县的严辞拒绝。夏知县怒气未平之时,一位县衙的快捕跑来禀报,李莲英唆使开路的官兵抢吃了接驾的膳食,诬说夏良左欺君罔上怠慢圣驾没作安排!

这可是人头落地的罪名呀!夏良左仰天一叹,脱下官服扔于一旁,骑一匹快马飞奔而去。

一个刺杀慈禧的绝好机会,就这样被贪得无厌的太监李莲英搅黄了!

不久,夏思痛起兵“勤王”、行刺慈禧的消息泄露。夏思痛再度流亡日本,促成黄兴的华兴会与孙中山联合为同盟会,从此走上了一条彻底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道路。

作者 胡著宣

编辑 刘 莎

审核 莫 斌

监审 刘 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8432.html
上一篇近日多地出现高温天气,我国历史上最热是哪一年?
下一篇【美文诵读】文天祥:风檐展书读 古道照颜色

为您推荐

慈禧最喜欢吃的十道菜

慈禧最喜欢吃的十道菜

主要食材和烹饪方法:清炖肥鸭的主要食材是老鸭,经过拔毛去脏器后进行腌制,然后放入磁罐中蒸煮长达七十二小时。在蒸煮过程中需要持续观察,直到鸭肉变得
光绪皇帝的囚禁之地——玉澜堂

光绪皇帝的囚禁之地——玉澜堂

在颐和园有一处有名的建筑群很引人注目,它就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囚禁光绪皇帝之地——玉澜堂,也是游客游览颐和园的必去之处。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出游前呼后拥,丐帮帮主衣衫破烂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出游前呼后拥,丐帮帮主衣衫破烂

晚清的大事小事、大人物小人物早已化作烟尘,只有那些流传至今的老照片,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彼时的社会图景。清军士兵,站姿端正。这位清军士兵站姿端正笔挺,显然受过严格的训练。他的装束带有新旧交织的特点,是晚清朝廷学习西方、编练新军的结果。端方(左)和陈启泰。这张照片拍摄于1908年,当时端方任两江总督,陈启泰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