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徐达功劳最大,为何朱元璋偏偏不杀徐达?

徐达功劳最大,为何朱元璋偏偏不杀徐达?

朱元璋杀功臣是为了保证朱家的统治。按道理来说,要杀的话也是杀功劳最大的,因为功劳最大也代表能力最大。

但为什么作为开国第一武将的徐达却没有遭到朱元璋的屠杀?难道是因为朱元璋大发慈悲吗?不是,是因为徐达没有杀的必要。

战功累累

徐达从二十二岁就跟随在朱元璋的身边,一直到五十四岁去世,总共给朱元璋卖了三十二年的命。

在这三十二年的时间里,徐达攻打下来的城池数不胜数,但要说到最辉煌的那一战,一定是攻克元大都。

原本将元朝政权毁灭,就已经能够证明徐达的功绩,但徐达在毁灭元朝政权的同时,还走出了划时代的一步,那就是收复幽云十六州。

自从五代十国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来,幽云十六州就有整整四百年的时间不被中原王朝统治。

宋朝的灭亡,跟没有幽云十六州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有幽云十六州,宋朝就不用直接面对游牧民族的铁骑,但可惜偏偏没有。

士兵只能用血肉之躯去抵挡铁骑的冲击,而徐达攻克元大都既标治着幽云十六州再一次回到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徐达的统帅能力没得说是不错,但当时能够与徐达媲美的,还有冯胜,李文忠,常遇春,为什么他是开国第一武将?

因为只有他才担当得起开国第一武将这一名号。冯胜也好,李文忠也好,常遇春也好,都各自有各自的私心。

就比如常遇春,每攻克一座城池都会进行杀戮,朱元璋为此还多次警告过他,但他一直死性不改。

只有徐达,一不喜欢杀戮,二不喜欢美女,三不喜欢财宝,一切以公家为重。

他要是坐不上明朝第一武将这个位置,那就没有人能够做得上。

“所至之处,攻城不屠,与人不戏。凡受命而出,功成而旋,每不自矜。至于对姑苏之府库,置胡宫之美人,财宝无所取,妇女无所爱。”——《御制中山徐武宁王神道碑》

徐达的一生只有一场败仗,就是土剌河之战。

这一仗,因为他曾多次击败北元的王保保,因此产生轻敌冒进的行动,以至于十几万大军陷入王保保的埋伏。

要不是他有极高的军事素质,再加上有蓝玉这一名未来歼灭北元残余势力的猛将在前面扛着,说不定就得光荣殉国。

土剌河之战徐达败的不应该败,但这只不过是百战中的一点小挫折罢了,根本不足一提。

要知道徐达连一天的军事学院都没有上过,在参军之前,他只不过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能够有此成就,超越的将领肯定是不计其数,特别是那些上过军事学院,反而蠢得像头猪一样的将领,就比如李景隆,看到徐达估计都无地自容。

历史不止一次向人们证明,老师或许并不是最好的老师,但天赋一定是最好的老师。

兵权次要,性格主要

皇权到了明朝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在朱元璋之前,历朝历代都有丞相一职,毕竟皇帝就只有一个,精力有限,要是没有丞相,根本不可能处理的了天下大事。

但有丞相也给皇帝带来了一个困扰,那就是制约。

皇权与相权向来都是冲突的,虽然皇帝至高无上,但丞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算得上是至高无上,要不然也不会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说法。

丞相代表的是文官集团,丞相的意见自然也就是文官集团的意见。

正是因此,丞相说出来的话,皇帝都会经过深思熟虑。就算拒绝,也会提出相关的依据,要不然文官集团可不会那么容易放过皇帝。

虽然皇帝能够依靠皇权压制文官集团,但是至于后来的史书是如何描写皇帝,那可就不得而知,十有八九会被冠上“昏庸无道”这个词。

如果仅仅只是提意见,或许皇帝对丞相并不是那么的反感,但是丞相的权力并不仅仅只是提意见,还有处理朝政。

皇帝处理什么事,丞相处理什么事,这条线一直画不清,皇帝勤劳的时候,丞相就少处理一点,皇帝懒惰的时候,丞相就多处理一点。

这多处理一点可不仅仅只是代表着多处理一点,而是代表着直接代替皇帝。

要知道,丞相完全有能力处置犯人,也有能力升降官员,正是因此,朱元璋才下定决心废除丞相制度。

而丞相制度之所以到后来变相恢复,主要原因是由于后来的皇帝没有朱元璋那么勤劳,对于繁多的政事根本处理不过来,只能找帮手。

处理掉文官集团的朱元璋下一步对准的就是武将集团。

掌管全国兵马大权的大都督府被朱元璋分成了五份。分别是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

兵权虽然被分成了五份,但是只有中军都督府才有调兵的金牌。这块金牌分别有两块,还有另一块在兵部的手里。

必须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这两块金牌合在一起就有调兵的权力,真正能够调兵的并不是金牌,而是“走马服牌”。

走马服牌在内府,只有将两块金牌合在一起,上交到皇帝那里,皇帝才会发放走马服牌。

自从明朝开国以来,徐达就一直在外练兵。在丞相制度废除之前,他是挂名的右丞相。在大都督府废除之前,他是挂名的将军。

之所以都是挂名,是因为他一丁点权力都没有,说是右丞相,实际上只是一个教练。说是将军,实际上也还是一个教练。

兵,他是一个也调不动。

对于这么一个人,朱元璋没有怕的理由。

虽然说朱元璋没有怕的理由,但其实对于其他被杀的武将而言,朱元璋也没有怕的理由,因为大部分的武将都与徐达差不多,没有实权。

朱元璋留下徐达,主要还是徐达的性格。

徐达不同于其他的开国武将,其他的开国武将一开国就一个个都露出丑恶的嘴脸,平日里随意屠杀百姓,称霸一方。

甚至有个别的,还公开按照皇帝的规格制作各种家具,唯独徐达从始至终都老实本分。

一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装一年两年可以理解,但要是说他能装三十二年,这就很难理解,因为不可能。

无论是从哪一个方向去想,徐达对朱元璋都没有任何的威胁。更何况徐达的女儿还是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的妻子。

而当时藩王中公认最优秀的只有两位,一位是朱棣,另一位是朱权。

徐达的女儿能够嫁给朱棣,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徐达的信任,他要是有杀掉徐达的心思,就不会将徐达的女儿许配给朱棣。

徐达没有可能被毒死

现如今流传很广的一种说法是,徐达患上瘩背,而患有瘩背的人是不能够吃鹅的,只要一吃鹅,瘩背就会病发身死。

但是朱元璋却偏偏赐了一只烧鹅给徐达。由于是御赐的东西,徐达不敢不吃,只能流着泪,强行将烧鹅吃下去,随之死亡。

电视剧《朱元璋》采取就是这种说法。

但事实上,这种说法完全不可信。屠杀功臣向来都会被后人唾骂。

如果朱元璋要毒死徐达,根本用不着如此明目张胆,以他的智商也不会明目张胆。

要知道,朱元璋在此之前就曾经毒杀过一位大名鼎鼎的开国功臣,这位开国功臣就是刘伯温。

朱元璋故意派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去给刘伯温送药,其中的意思不言自明,但是刘伯温不敢不喝,结果一喝下去,病情直接加重,不到半年的时间,刘伯温驾鹤西去。

你要说是朱元璋杀的,也是朱元璋杀的,你要说不是朱元璋杀的,也不是朱元璋杀的。

以朱元璋的厚黑学水平,他要是想毒杀徐达,有千万种隐秘的方法,而不是采用这种明目张胆的方法。

只能说,这种方法的出现,是来自于后世的抹黑。毕竟他已经杀了那么多的开国功臣,就算加一个在他的身上,别人也不会感到怀疑。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真实的情况是,徐达在洪武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得病,病情发展极其迅速,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起不了床。

病了三个月,到洪武十八年二月二十日死亡。

在这期间,朱元璋曾在全国各个省份寻找名医为他治病(御医没办法),但没有一个名医能够将他的病治好。

徐达去世,朱元璋还特地到他的家里哭丧,亲自写他的碑文,也算得上是一段君臣佳话。

朱元璋屠杀开国功臣,对于现在的人而言,是无情无义。但是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却是大恩大德。对于功臣的恶劣行径,上面已经提过。少一个功臣,那就是对地方百姓最大的造化,百姓巴不得朱元璋将他们全部杀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90572.html
上一篇历史上的四大名人:军事上是天才,政治上却是蠢材,无一得善终
下一篇道光皇帝为什么自夸:朕一纸诏书胜过十万雄兵

为您推荐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为了让朱家子孙活下来,不再自相残杀,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一旦称帝,老朱家血流成河,朱棣可不想看到。一、朱棣皇位“来路不正”,需要树立榜样,明确继承原则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北平以800兵马叫板侄子建文帝,并夺取了明朝江山,是藩王武力夺权的典范。朱棣叫板建
阿合马:元朝丞相,忽必烈宠臣,被30斤重铜锤砸死

阿合马:元朝丞相,忽必烈宠臣,被30斤重铜锤砸死

1282年,丞相阿合马迎接真金太子回京,王著从袖子中拿出30斤重铜锤,将阿合马的脑袋砸碎。阿合马,元朝平章政事,位列丞相,主管财政。忽必烈时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都是“理财”能手,结果都很惨。客观看待,阿合马很有能力,但元朝“儒臣”派与“理财”派斗争激烈,忽必烈又奉行扩张政策,阿合马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三个特殊的卫所统称,其部队都是装备精良的蒙古铁骑,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三个羁縻卫所。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要推翻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时朵颜三卫对朱棣帮助很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却在第三次远征漠北时期,顺道剿灭了朵颜三卫,这又是为何?其实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算是他在位期间的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详解三国蜀汉官制:唯一的丞相,四大将军,四大都督

详解三国蜀汉官制:唯一的丞相,四大将军,四大都督

东汉末年分三国,因此三国官制和东汉官制基本相同,基本上沿袭了东汉官制。但魏、蜀、吴三国官制不但和东汉有些不同,而且各自也有不同之处。为了让大家在读史书、小说或者玩游戏时,对各个三国时期的各个官职有所了解,试着为大家解析一下蜀汉的官制特点:蜀汉没有实行曹魏那种九品官制,因此官制与东汉大体相仿。由于刘备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