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皇子朱高煦,有这么好的模板学习,为何把造反搞成了闹剧?

皇子朱高煦,有这么好的模板学习,为何把造反搞成了闹剧?

朱高煦是朱棣的二儿子,当年在朱棣造反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是勇往直前,出了不少力,也立下了很多功劳。然而,他却无缘太子之位,可他野心太大了,一心要当接班人,最终也是学着自己的父亲走上了武力夺取的地步。可他有这么好的经验可以学习,却愣是把一场造反搞成了一场闹剧,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啊,造反是没有可比性的,就算父子关系,也不能认为老子赢了,儿子也就一定能赢。毕竟形势变了,当权者也变了,个人的能力也不一样。

从个人能力讲

朱棣的能力毋庸置疑,一代英明之主。而他也是众多儿子中,最像朱元璋的人,心狠手辣,诡计多端,还少了朱元璋一些多疑。他的用兵也是颇有谋略的,不然他也不会在后来五次亲征。可是,相比之下,朱高煦就差太远了,我们说文武双全,而他只有武,带兵打仗也是有点本事的,可要讲战略,就不行了。勇猛有余,谋略不足。

从环境来看

朱元璋把当年跟着他南征北战的功勋给除掉了,留给朱允炆的看似是一个无比稳定的局面,可其实朱允炆手里没有牌了。而朱棣,身边资源有限,可从谋士到武将一应俱全,各个也都是能人。相比之下,朱棣为了让朱高炽接班,可没有那么多事,那些功勋和人才还都在,显然他身边的资源非常厉害。而朱高煦作为新一代藩王,显然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不能与当年的朱棣相比,身边的资源差太多了,就算他拉拢了一些人,但明显不够。

从两人对手看

朱允炆身为和平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接班人,能力稍显不足,太年轻了。可我们看朱瞻基,此人能力不容小觑,可谓文武双全,也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对上他,只能说朱高煦命不太好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93232.html
上一篇世界上下五千年261-270
下一篇“二百五”以前是用来骂人的吗?

为您推荐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为了让朱家子孙活下来,不再自相残杀,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一旦称帝,老朱家血流成河,朱棣可不想看到。一、朱棣皇位“来路不正”,需要树立榜样,明确继承原则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北平以800兵马叫板侄子建文帝,并夺取了明朝江山,是藩王武力夺权的典范。朱棣叫板建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三个特殊的卫所统称,其部队都是装备精良的蒙古铁骑,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三个羁縻卫所。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要推翻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时朵颜三卫对朱棣帮助很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却在第三次远征漠北时期,顺道剿灭了朵颜三卫,这又是为何?其实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算是他在位期间的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