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家风故事汇|清正廉洁 力挽狂澜——于谦

家风故事汇|清正廉洁 力挽狂澜——于谦

【来源:陕西榆林神木妇联】

在明代200多年的历史中,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忠臣,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有“救时宰相”之称的于谦了。《明史》中称赞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作为一代名臣,于谦在政治、军事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土木堡之变后,他力挽狂澜,拯救了明王朝,尽显民族英雄的担当,名垂千古。

于谦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族,从他爷爷辈起,家里就悬挂起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画像,要求后辈都以文天祥为榜样,忠肝义胆,报效国家。于谦十几岁时写下诗作《石灰吟》,从中即能看出他的道德理想:“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把持朝政,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地方上的官员进京,都必须向王振等人奉上厚礼。刚正不阿的于谦发誓决不趋炎附势。同事劝他,就算不送金银珠宝,至少带点土特产吧?于谦举起宽大的袖子,风趣地说:“带了呀,我带了两袖清风。”从此以后,“两袖清风”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1449年,明英宗率领明军攻打瓦剌,导致20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灭,明英宗也被俘。一时间人心惶惶,不少大臣提议迁都南京,避开瓦剌的攻击。关键时刻,于谦痛斥迁都的提议,并和部分大臣一起向皇太后请求另立新帝,以保持国政的稳定。与此同时,他积极布置北京的军事防御,在瓦剌攻打北京时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避免了国家走向灭亡。

在家庭中,于谦除了给予儿子深深的爱,也注重在道德品质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任山西巡抚时,家里来信说,长子于冕的13岁生日要到了,希望他不要忘记。于谦左思右想,写了一首诗勉励儿子:“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鬖鬖。好亲灯光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于冕收到这份“生日礼物”后,读懂了父亲的深意,认真研读经史、孝敬长辈。

少年志向高远,为官两袖清风,既能力挽狂澜保护国家,又能以身作则教子有方,于谦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不仅受到明代人推崇,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END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1730.html
上一篇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缺点,一个弊在当代,一个祸害未来
下一篇说话慢,能创造奇迹

为您推荐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