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这位招远人起名叫“州牧”,自己虽未当官,儿子们却飞黄腾达

这位招远人起名叫“州牧”,自己虽未当官,儿子们却飞黄腾达

对于“起名”,从古至今,人们都相当重视。因为,“好的名字可以带来好的运势”这个观念,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基础。“管用不管用”且不说,至少大多数人都愿意先讨个彩头。

明嘉靖之末,一位男婴在山东登州府招远县呱呱坠地。他所在的杨氏家族,乃是当地的书香门第。经过一番商讨,饱读诗书的长辈们决定给他起一个寓意颇佳的名字,那就是“州牧”。

所谓“州牧”,即一州之长(东汉三国时期常见此官职称呼)。以此作为名字,显然寄托了家族对于这位男婴的深厚期望。

在那时的制度下,想要当上“州牧”,主要的途径就是读书科考。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位“杨州牧”也踏上了这条道路。

由于家庭氛围的熏陶,杨州牧很快就进入了招远县学,取得了“廪生”(秀才)的身份。在县学里,他发奋读书,声名鹊起,成为一颗“希望之星”。

不过,造化弄人。在此后的时间里,杨州牧虽努力付出,但功名却始终未能再进一步。为了争取机会,他曾参与万历年间的朝鲜之役,随军参赞计策。期间,他虽崭露头角,可出于种种原因,还是未能得到入仕为官的机会。

自此之后,已逐渐步入中年的他,放弃了上进的念头,转而将主要精力用在了教育儿子们身上。

根据《招远杨氏族谱》(杨金山、杨绍钧主编)的记载,杨州牧有三个儿子,长曰杨觇光,次曰杨觐光,三曰杨观光。在父亲的用心培养下,这三兄弟长大后均成绩斐然:杨觇光入太学读书,杨觐光、杨观光则先后考中了进士。

其中,杨觐光系万历丁未科(1607年)进士。“授行人,转礼兵二部,历江西兵备固原副使,陕西左右布政,南京太仆寺卿,通政使,加赠少司空。”就品衔职务来说,他是明代招远县籍文官中的最高者。

杨观光系崇祯戊辰科(1628年)进士,曾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亦属一时之闻达人物。

古代有封赠制度(生前曰封,死后曰赠)。按此制度,儿子飞黄腾达,父母也可以得到荣誉性的赠官。而随着杨觐光的显赫,杨州牧的赠官头衔也不断更新。根据族谱的记载,他在去世后得到了明朝七次赠官。

《招远县志》也称:“杨州牧,以子觐光贵,累赠资德大夫、南京通政使,崇祀乡贤。”

按照明代制度,资德大夫是加授给正二品文官的散阶,南京通政使则是正三品的职官,而知府只是正四品,左、右副都御史兼巡抚亦多是三品官。如果把后两者比作“州牧”的话,杨州牧的赠官已经要更高一些了。

一言以蔽之,杨州牧虽然生前没有当上“州牧”,但去世后却得到了高于“州牧”的哀荣。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州牧”这个名字的好寓意,也算是应验了。(本文作者:耳左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31572.html
上一篇为什么德国人那么恨犹太人?别被电影洗脑了,当年被剥削太厉害了
下一篇王阳明心学:越是狡诈的人,内心的弱点也越明显,要善于发现

为您推荐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