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中山风云——五国相王

中山风云——五国相王

导语

周王权威之下,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各国只是诸侯国,诸侯国君为周臣。战国中期,周王权威旁落,各诸侯王国纷纷僭越称王。“五国相王”是魏、赵、韩、燕、中山五国君主相互称王的事件,标志着周天子权威的彻底消失。这亦是代表中山国强盛一时的重要历史事件。

五国相王背景

周室衰微 干戈不绝

周氏衰微不共匡,

干戈终日互争抢。

——唐 周昙

一、魏国失去霸主地位,齐、秦、楚崛起,形成“三强并立”局面

马陵之战后,魏国遭遇了一系列的失败,魏国霸业轰然垮台,其霸主地位被主导了马陵之战的齐国取代;秦国经历商鞅变法,国力蒸蒸日上;楚国则是处于宣威盛世之中,国力强盛。齐国虽强,但是秦、楚两国也不弱,就这样,天下形成了三强并立的局面。

彼时,赵国因为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国力蒸蒸日上,虽远不及秦、齐两国,但也不容小觑。

二、公孙衍离秦归魏国,举“合纵之策”

张仪军功卓然,出任秦国相邦,公孙衍为相的希望落空,后又因建议暂缓攻魏而受到排挤,心灰意冷下,离秦归魏。后被魏惠王任命为犀首,统领魏国军队,举“合纵之策”。公孙衍先是联合齐国击败赵国,但随即便引起秦国警觉,在出兵攻魏的同时,拉拢齐楚两国,成功防止了齐楚魏三国合纵。 当时,秦、齐、楚三国势大,连年攻占魏、韩、赵、燕城池近百座,列国皆面临极大威胁,公孙衍见根本无法拉拢强国组成合纵,便转而寻求与弱国合纵,联合弱国共抗强国,并在陈轸的建议下,开始游走于燕、赵等国,推销自己的合纵策略。

三、中山崛起——入魏则魏强,附齐则齐重

(一)王厝时代

王厝(约公元前327 ~前313年),在位最少14年。王厝的一生,是辉煌而短暂的。约16岁时幼年即位,20岁左右即称王,30岁左右出师伐燕,随即去世。此时期是中山国最为鼎盛之时,国富兵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王厝一生最突出的政绩有两个:一是在韩、赵、魏、中山五国相王活动中纵横捭阖,获得王号;二是乘燕国子之之乱,伐燕得地,开疆拓土。

(二)实力为基

中山称王以中山国的实力为后盾。至王厝统治时期,中山已经复国60余年,除复国之初与燕、赵之间的战争外,没有经过大的战争灾祸,相对来说,中山国内经历了较长的和平发展时期,此时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上都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在军事上,中山已经成为能够战胜万乘之国的“千乘之国”,被后人称为“战国第八强”。在经济上,中山国都灵寿城址规模宏大,道路纵横,手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宫殿区、王陵区布局规整,分工明确,中山国铸造本国的成帛刀币并仿铸布币,并且铸造了大量精美的器物如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十五连盏铜灯等,中山之地以“多美物”著称,这些都反映了中山经济基础的雄厚。

(三)外交条件

中山国历来努力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与齐、燕两国关系融洽, 友好往来。除了 “引水围鄗” 这样的小冲突外,中山也尽量与赵国和平相处。中山地处燕、齐、赵三大强国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在各国的争霸斗争中起到了缓冲和桥梁的作用。在各国争霸的局势中,中山国像一只小砝码,入魏则魏强,附齐则齐重。

中山称王,得益于魏国的大力支持。魏国势微,秦国步步紧逼,齐国袖手旁观,迫切希望联合所有能联合的力量对抗秦国。而魏国曾统治中山20余年,中山复国后依然与魏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魏国关系友好,中山国复国后,曾助齐、魏以攻赵。同时魏国深知中山军队战斗力极强,国力昌盛,已不可小觑。魏国自然乐于支持中山国君称王。

中山国君能够称王,亦受益于燕、赵与齐二派势力的明争暗斗。中山位于燕南、赵北、齐西的中间地带。当时齐国势力较强于赵、燕两国, 中山也一向择强而侍,依附于齐国。中山附齐,齐国攻燕、赵,中山可为前驱和跳板;燕、赵若攻齐,中山亦可起到牵制作用。面对强大的齐国和中山联盟,燕、赵两国自然联合以自保,但以二敌二,尤恐不足。因此,燕、赵试图离间中山与齐的关系,以承认中山称王为诱饵,将中山国拉入燕、赵联盟中以抗齐。中山国君显然未能抵抗尊荣王号的诱惑,一呼即应,积极争取王号,归附燕、赵联盟。

中山称王

步步为艰 纵横捭阖

中山称王的过程波澜起伏,步步为艰。贤士张登设谋定计,游说奔走于齐与燕、赵之间,最终以牺牲齐国的支持为代价,争来了中山的王号。《战国策- 中山策 犀首立五王章》有详细记载。第一步,中山称王之事的研究阶段。中山因为国小,因此其称王颇有歧义,其他四国称王之后,讨论、筹划中山称王之事。此时,齐王深恐中山加燕、赵联盟以抗齐,遂以万乘之国不能与千乘之国同等名号的名义,大力反对,并以武力威胁中山。第二步,中山对齐国诱之以利。中山王派张登出使齐国,提出如果齐国允许中山称王, 中山就会继续保持与齐国的结盟,不加入燕、赵联盟,否则就叛齐,与燕、赵 相王。齐王于是允许中山称王。第三步,中山对魏、赵胁之以兵。张登到赵、魏两国游说,以齐、中山联军的进攻为威胁,指出如果赵、魏允许中山称王,就消灭了齐国、中山联军进攻的危险。赵、魏为避免齐军的进攻,拉拢中山, 同意中山称王。第四步,在齐、赵、魏等大国同意后,中山脱离齐国,加入赵、魏联盟,称王。

=

称王后果

千乘称王 祸根滋蔓

观史古今思进退,

读书养智识春秋。

一、背弃齐国,失去盟国

中山称王的影响是深远的,后果是严重的。中山最终为王号而绝齐,归附燕、赵联盟,齐国大怒,“闭关不通中山之使”,欲施以“大棒政策”以惩罚中山的反叛。中山依违于齐与燕、赵两派势力之间,既希望得到虚名王号,又欲平息齐国的不满。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使中山国失去了齐国的信任,最终无法保持中山与齐国的联盟关系。中山与齐的友好关系从此产生裂缝。《战国策 中山策》记载此事件导致齐国与中山暂时断交,齐国甚至欲以土地收买、联络燕、赵,一起攻打中山。

二、不自知而自负,不识潜在危险

中山以千乘之国而称王,一方面彰显了中山国国势强盛,国际地位与日俱升,逐渐崛起于北方;另一方面,也为中山国的灭亡埋下伏笔。中山以千乘之国而称王,使中山相信自己的实力能与诸国争锋,中山举国在思想上开始自大,为后来的灭亡留下隐患。中山王墓Ml出土众多器物上的“王”字,显示出中山君生前一直以称王为荣。《吕氏春秋 自知》记载“宋、中山不自知而灭”。而《史记 赵世家》记载身为万乘之国国君的赵武灵王,在五国相王后曾经发出“无其实,敢处其名乎?”的自省之言,自动去王号而称君。中山称王后,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以为自此以后,中山即能摆脱依附于强国的附庸地位,独立争霸于众大国之间。后来赵攻中山,中山失助而亡,一大原因即起于称王之事。

鉴古知今,以史明鉴

毋大而肆:中山王鼎铭文警语,中山国王告诫后代,不要因为强大了就放纵恣肆。而中山国的灭亡,很大原因正是没有做到这一点。

观中山之兴亡,希望后世者都能懂得“毋大而肆”的道理,懂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百步之屋,以突隙之烟焚”的道理。读史以明鉴,正如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感慨一样,我们要“中山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且鉴之,莫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习总书记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他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要看到更艰巨的任务,更严峻的挑战,更伟大的事业,更加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和力量。正如总书记所说:“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决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的精神财富,我们庆幸有足够的历史,能够源源不断汲取智慧力量。从历史看未来,知史以明鉴,使中华文明走得更加稳健有力。

部分摘自《鲜虞中山国史》

编辑/冀文慧

审核/裴建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51334.html
上一篇罗马军团骑兵孱弱,一天被杀六万,若与汉朝对垒,结局如何?
下一篇一首凉州词,越过玉门关:甘肃地名为何那么好听?

为您推荐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据淄博文旅: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东岸,有四座巍峨耸立的山丘,且均匀排列,互相连属。夏天,青葱翠绿,气势磅礴。冬天,雪雾朦胧,显得更加神秘、壮观。其实,这不是山,而是战国时期齐国最鼎盛时期的四个君王的王陵。齐国四王冢四王冢呈东西排列,其墓方基圆顶,均匀排列,耸立在山坡上,显得异常醒目。自西向东,齐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