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大将蓝玉一埋怨话,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大将蓝玉一埋怨话,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因病去世,朱元璋痛苦万分,念及太子党蓝玉的功劳,将他封为了太子太傅正一品的职位。可是,蓝玉不满足,逢人就说不该说的埋怨,没多久,蓝玉的一句话就经过锦衣卫,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第二年,朱元璋将屠刀挥向了蓝玉,将其皮剥下来,在里面填进去干草,做成了历史上第一件人形玩偶。那么,蓝玉的哪句话让朱元璋顿起杀心?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功臣蓝玉呢?

蓝玉初出道时,就已经是常遇春的小舅子,算是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常遇春是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的岳父。但尽管常遇春向朱元璋多次举荐蓝玉,朱元璋总觉得蓝玉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事实上,朱元璋还真就看不上蓝玉,这时候的朱元璋身边最不缺的就是猛将,像徐达、汤和、傅友德、常遇春等人,哪一个拎出来都能吊打蓝玉。

可是蓝玉总觉得上面有人好办事儿,再加上自己一身的本领,绝对能在朱元璋的手下闯出一片天地,奈何朱元璋并不待见蓝玉,只是让他在军队里干点杂活。直到朱元璋正式建立大明朝之后,元朝旧部逃到了漠北,但却不断骚扰大明朝的边境,朱元璋忍无可忍,决定北征沙漠。

这时候,蓝玉终于等来了机会,他被任命为先锋官,跟随徐达出征,却因一时大意中了元朝大将王宝宝的圈套,蓝玉死里逃生,不过却折损了数万军队。这一次彻底地将蓝玉打醒了,原来自己的水平就那么一点点,朱元璋从来没正眼看过自己是有原因的。从那以后,蓝玉开始苦读兵书,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九年之后,蓝玉再次迎来了机会。

洪武14年,征南将军傅友德出征云南一带,蓝玉奉命跟随,这次出征,蓝玉发挥出色,战功不小,因此还被封为了永昌侯。

洪武20年,朱元璋下令征讨北元的太尉纳哈出,大将军冯胜挂帅出征,蓝玉被封为征虏左副将军,成为急先锋,带领明军千里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辽东门户,紧接着又消灭纳哈出20万大军,此役彻底地肃清了北元在辽东的势力。这场战争的胜利,蓝玉可以说是首功,但是上面还有一个主帅冯胜,蓝玉自然是不能跟主帅抢首功。

然而,就在大军班师回朝的时候,由于主帅冯胜贪污北元的浮财,朱元璋一怒之下夺去了他的帅位,蓝玉一脸错愕地当上了主帅,运气到了,真是挡都挡不住。

洪武21年,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垂垂老矣,有一天,朱元璋突然意识到,自己和北元打了半辈子了,好像永远无法彻底消灭北元,这群势力好像随时都能冒出来,给大明朝狠狠的一击。于是朱元璋决定在自己去世之前,一定要将北元势力消灭掉,不然自己死都不敢闭眼。

可是此时大明的朝堂上,大将军们死的死,病的病,就连自己这个开国皇帝此时也已经跨不上马,拿不起刀,放眼整个大明,也只有蓝玉可以委以重任。于是朱元璋给了蓝玉15万兵马,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彻底的消灭北元势力。

当然,蓝玉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希望,直接将北元彻底破掉。朱元璋听闻大喜,直呼蓝玉就是我的卫青和李靖。

事实证明,人一旦有了功劳,就容易认不清现状,简而言之就是居高自傲,此时的蓝玉在作死的道路上快马加鞭。

前面咱们说过,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一身本领基本上都来自常遇春。常遇春在历史上有一个很大的污点,特别喜欢杀降,蓝玉也逐渐的被常遇春的性格影响,变得极度焦躁。

在蓝玉破北元班师回朝的途中,一时兴起,将元朝皇帝的妃子玷污了,使得元妃自尽而死。如果这件事儿真是蓝玉干的,那就已经戳中朱元璋的忌讳了,元朝皇帝的妃子绝不是他一个武将能够染指的。

再就是他回南京的时候,大半夜的赶到西门关口,守关的将士让蓝玉先驻扎休息,明天一早再过关。没想到居功自傲的蓝玉,竟然将炮口对准了西门关口自己人,打起了自己人,朱元璋这一下气坏了,这也给蓝玉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并没有发作,只是将原本封他的梁国公变成了凉国公,一字之差,实际上已经是天差之别,朱元璋对蓝玉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梁国公,意为栋梁之材的意思,以示嘉奖;凉国公意思是蓝玉的所作所为让圣上心凉,也在暗示蓝玉,你小子再不收敛,就送你一曲凉凉。

蓝玉这个人打仗绝对是个人才,但是在政治眼光上却差很远。当时大明江山走向稳定,已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光景。

朱元璋找蓝玉谈心:你已经征战了大半辈子了,我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啊,接下来你就好好地享受荣华富贵,咱哥俩共享这太平盛世。

朱元璋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你现在就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奴才就行了。可是蓝玉却认为朱元璋觉得自己能力不行了,于是再次领兵征讨四川巴蜀地区,来证明自己宝刀不老。

朱元璋想让蓝玉回京领赏,蓝玉不但不听,反而再次起兵征讨西北地区,并且拉拢冯胜、傅友德等人,进入自己的势力集团。

武将互相拉拢势力绝对是朝廷的大忌,朱元璋深深地感到自己已经控制不住蓝玉了,看见蓝玉就好像看到了胡惟庸的影子,朱元璋很想一道圣旨将蓝玉赐死,但是却又不敢这么做,朱元璋顾忌什么呢?

自然是太子朱标,如果朱元璋一怒之下将蓝玉灭了,朱标的手下将再无可用的武将,因此朱元璋只能忍下这口气。但是在朱元璋的心里,蓝玉已经上了必杀名单,接下来的一件事,更坚定了朱元璋要杀蓝玉的决心。

公元1392年即洪武25年,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让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同时也打乱了朱元璋的政治部署。就在朱标出殡的那一天,朱元璋收到了蓝玉的军报,此时的蓝玉正申请再次出征讨西南,朱元璋非常生气,一道圣旨直接将蓝玉召回了京城,如果这道圣旨叫不回来的话,下一道估计就是赐死的圣旨了。

蓝玉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快马加鞭的来到了京城。众人都以为这一次蓝玉可以在京城老老实实的时候,没想到蓝玉又开始出幺蛾子了。朱元璋念及蓝玉的功劳,封他为太子太傅正一品的职位。

可是,蓝玉这人脑袋跟装了浆糊似的,逢人就说自己的功劳完全可以封为太师。没多久,这句话就经过锦衣卫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对蓝玉动了杀心,既然你对我的赏赐不满意,那么我只有赐你一死了。锦衣卫开始秘密搜集蓝玉造反的证据,终于在洪武26年,朱元璋将屠刀挥向了蓝玉。

在朱元璋的主持下,洪武帝四大案最后一案——蓝玉案正式开始,此次案件共牵连一万三千余人,蓝玉案之后,整个大明开国元老基本上灰飞烟灭。朱元璋为什么坚持要杀蓝玉呢?除了表面上蓝玉的焦躁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外,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蓝玉是坚定的太子党,也是太子朱标的主要武将,然而蓝玉只是太子党,并非皇太孙党,蓝玉必须死,主要是因为太子朱标死了。洪武21年,蓝玉破北元立下不世战功,洪武25年,太子朱标因病去世,洪武26年,蓝玉被朱元璋处死。

可以说,蓝玉的死不是因为他的功劳,而是因为太子朱标死了。蓝玉的性格和地位威胁到了皇孙朱允炆。

朱元璋主持的洪武四大案,每一件都有明确的政治意图,胡惟庸案主要是消灭了明朝官场的结党营私,空印案主要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和皇权,如果太子朱标没有死,明朝绝对没有第四大案——蓝玉案。

朱允炆虽然是朱标的长子,但是在军中是没有威信的,朱允炆出生的时候,大明已经趋于稳定,不用他过多的接触军中事务,而朱标则随着朱元璋一起征南闯北,再加上岳父还是常遇春,所以在军中的威望极高,就连朱棣都不如朱标的威望。

朱标之死彻底打破了朱元璋晚年的部署,为了让朱允炆能坐稳皇位,原本已经杀得足够多的朱元璋,再次拿起了屠刀,为朱允炆扫除一切障碍。

朱元璋的这种做法确实起到了效果,朱允炆坐上皇位之后,身边一个能打的武将都没有,以至于燕王朱棣打来的时候,没有一个能扛事儿的。

总之,太子朱标走了,他的太子党武将蓝玉,也必须得走,否则朱元璋不放心他的皇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6644.html
上一篇都知道唐朝有唐刀,但你知道唐剑长什么样吗?
下一篇塞尔维亚,为什么是俄罗斯在欧洲腹地最铁的“亲密盟友”?

为您推荐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