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汉武帝连年对外用兵,入不敷出,通过四个方面改革逐步摆脱财政危机

汉武帝连年对外用兵,入不敷出,通过四个方面改革逐步摆脱财政危机

汉武帝连年对外用兵,国库入不敷出,通过四个方面的改革逐步摆脱财政危机

汉武帝为解除匈奴威胁、巩固西北边防,展开了大规模对匈奴的军事行动。要知道在古代打仗是非常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其中财力是支持整个战争进行下去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仅仅靠文景之治带来的,财富是不够的,《史记》记载,是岁费凡百余万。从公元前135年到公元前89年,从未断过战争,尤其是对匈奴的征讨,仅大规模的战争就可达15次,小规模的不计其数。而支持战争背后消耗巨大,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公元前123年和公元前124年,大将军卫青深入匈奴打了两场胜仗。但这两场战役中,汉军损失兵马10余万,抚慰士兵花了20多万斤黄金。在汉代,1斤黄金折合1万钱,前后养兵费用共计20多亿钱。不仅如此,还有间接费用,就是一些战争时期物资转运和战备消耗的开支。别的不说,单是在河套地区的战略要地建一座朔方城,就征调了10万百姓,财政开支高达数十亿乃至上百亿钱。汉朝政的主要来源是土地税和人头税,作者大致折算了一下,一年收入大约是40亿钱。这个数字汉初和汉末变动的弹性不大,因为国土面积就那些。土地收入是帝国最基础的收入来源,而一年的土地收入,建一座战略性的城池就用光了。

仅漠北之战,汉武帝就向前线征调14万马匹,耗费银两不计其数。汉武帝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打匈奴,其国内也爆发了财政危机。

为了解决经济危机,汉武帝重用桑弘羊,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解决国内的财政危机:

一是实施五铢钱制度,统一货币。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下诏实施三铢钱制度,秦朝设立的半两钱成为历史。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实施五铢钱制度,五铢钱重量为五铢,表面刻有“五铢”两字,为圆形方孔钱币。五铢钱出现后,全国所有地区统一用五铢钱做商品买卖,而私自铸造五铢钱的人则被朝廷直接处死,朝廷统一掌控货币。

二是实施盐铁官营。桑弘羊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对私营盐铁业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收取税金的机构从负责皇室日常生活财政开支的“少府”变成国家财政部门大司农。大约从公元前120年开始,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政策就逐步实施。

对于食盐,汉帝国也有“官营”的办法,朝廷允许私营制盐者承担制盐任务,朝廷提供制盐工具。但是,私营制盐者必须将生产的盐统一卖给朝廷设立的专门机构“盐官”,再由“盐官”将盐统一卖给民间。转卖盐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归大司农管理。朝廷通过“铁官”和“盐官”获取财政收入,维持其战争机器的运转。

三是推广均输法和平准法。为了统一把控地方物产的买卖,朝廷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名叫“运输官”,商人从中间买卖环节获利的空间就缩小了,这等于压低商人的利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为了防止物资价格过度上涨,维护国家稳定,桑弘羊又在长安设立了“平准官”机构,将各地“运输官”采购的物资统一放归“平准官”管理。均输法和平准法有机结合,沉重打击了大商人谋取暴利的行为,稳定了国家财政,保证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

四是征收财产税(算账钱)。由于国家连年对外用兵,开销巨大。农民生活日益贫苦,而商人却拥有大量钱财,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为了缓解国家危机,维持战争机器运转,汉武帝于公元前119年实施“财产税“制度。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型的工商业者、高利贷者、靠囤积居奇发家致富的商人,不管有没有户籍,都要向国家公开报告财产。对于工商业者、高利贷者、靠囤积居奇发家的商人,每两块财产收取一钱商业税。对于小手工业者,每四缗财产收取一钱商业税。其次,如果商人阶层不向国家如实报告财产,逃税漏税,知情人可以向国家举报。被举报者的一半财产归被举报者所有,被举报者前往边疆罚一年戍边。最后,商人阶层不得占用土地,占有奴婢。

通过改革货币、盐铁官营、推行均输法和平准法、向商人收取财产税这4个方面的改革,汉帝国逐步摆脱了因连年征战匈奴带来的财政危机。

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后,汉武帝就能对外发动战争,进攻匈奴、朝鲜和大宛,统一西南和闽越,成就了他大一统梦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39550.html
上一篇秦始皇为什么要杀吕不韦?
下一篇不能让屈辱的历史有任何重演的机会!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